作為一人創業家,時間就是你最大的資產。沒有老闆、沒有同事分擔,你必須成為自己的「專注大師」和「時間守護者」。
然而,在這個充滿通知和誘惑的數位世界裡,「專注」已成為稀有的奢侈品。我們參考了《專注的藝術》(The Art of Focus)和正念習慣,為你整理出 8 個高意識(Mindful)習慣,讓你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不再是線性增長,而是指數級爆發!
💡 專注習慣啟動器:將工作變為有意識的修練
1. 晨間儀式:以「存在感」啟動一天
許多人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抓起手機,讓混亂的資訊洪流立刻佔據大腦——這是效率的殺手。- 實踐:保護前 30 分鐘。這段時間不看電郵、不看新聞、不看社群媒體。你可以:
- 寫下今日三個最重要的任務(M.I.T.s)
- 靜坐 5 分鐘
- 喝一杯水,專注於當下的感受
- 創業價值:你在一天開始時就確立了主導權,而不是被動地被別人的訊息牽著鼻子走。
2. 單任務紀律:追求深度,拒絕多工
一心多用(Multitasking)是神話,它只會導致高昂的「情境切換成本」。
- 實踐:承諾在完成一件事(或至少達到一個自然休息點)之前,不切換到其他任務。
- 方法:關閉所有瀏覽器分頁、靜音通知,專心撰寫文案、程式碼或設計。
- 創業價值:深度工作(Deep Work)才能產生高價值、難以複製的成果。
3. 建立「專注信號」儀式
大腦需要清晰的訊號來知道:現在是「玩樂時間」還是「工作時間」。
- 實踐:在開始深度工作前,進行簡短的「啟動儀式」。例如:
- 戴上特定耳機
- 點燃香薰或使用精油
- 喝一杯特定的茶
- 做 3 次深呼吸
- 創業價值:這些儀式能快速讓你進入「心流」(Flow)狀態,縮短進入專注的時間。
4. 有目的的休息:真正地充電
真正的休息不是滑手機。讓休息變得有意識,才能真正修復心力。
- 實踐:使用番茄鐘或其他方法工作 $50$ 至 $90$ 分鐘後,進行 $5$ 至 $10$ 分鐘的休息。
- 錯誤的休息:無意識地瀏覽 Instagram
- 正確的休息:站起來伸展、遠望窗外、聽一首音樂(不帶歌詞)、或做簡單的眼部運動
- 創業價值:規律且有意識的休息能防止倦怠(Burnout),並讓大腦有時間處理和鞏固資訊。
5. 衝刺式工作,拒絕馬拉松
大腦就像肌肉,需要間歇性的高強度訓練和恢復。
- 實踐:將工作時間劃分為緊湊的「衝刺塊」(Sprints)。無論你選擇 25 分鐘(傳統番茄鐘)還是 90 分鐘(深度工作區塊),關鍵在於高強度和嚴格界限。
- 創業價值:衝刺讓你對時間產生緊迫感,更容易啟動「玩」的心態,在壓力下表現出色。
6. 清理環境,清理思緒
混亂的環境是分散注意力的溫床。工作空間應該只包含當下任務所需的物品。
- 實踐:在開始工作前,花 60 秒進行「桌面重置」(Desk Reset)。
- 整理文件、丟棄不必要的紙張、清潔螢幕
- 你的電腦桌面也一樣:關閉所有不相關的應用程式和瀏覽器分頁
- 創業價值:創造極簡的工作環境,能直接為大腦騰出空間,減少精神上的「背景噪音」。
7. 勇敢說「不」:保護你的邊界
對一人創業家來說,最大的專注力殺手往往是過度承諾(Overcommitment)。你對不重要事情的每個「Yes」,都是對核心目標說「No」。
- 實踐:學習優雅地拒絕不符合短期或長期目標的請求。
- 對不必要的會議說不
- 對低價值、可委託的任務說不
- 保護深度工作時間,對非緊急的社交邀請說不
- 創業價值:說「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行動,它保護了你的核心資產——時間與專注力。
8. 審視與收尾:用感恩做結
高品質的結束,是為下一個高品質的開始做準備。
- 實踐:在每天收工前,花 5 分鐘進行「審視與收尾」:
- 清單檢視:寫下今天完成的三件成就
- 規劃明日:寫下明天必須完成的三個核心任務
- 感恩時刻:寫下一件讓你感到感激的事
- 創業價值:這能帶來工作上的閉環感(Closure),讓大腦知道「今天結束了」,從而獲得真正的休息,防止工作焦慮蔓延到個人生活。
🔥 成為你的生產力遊戲玩家
記住,專注不是天賦,而是一種可以訓練的習慣。將這 8 個習慣融入創業日常,把它們當作提升遊戲技能的練習。當你越有意識地實踐,就越能進入「心流」狀態,享受創業旅程中的每個高光時刻!
下一步行動:從這 8 個習慣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最容易上手的,並承諾明天實踐它。你想先從「晨間儀式」開始,還是從「單任務紀律」開始?
—
準備好嘅話,歡迎 join 埋我哋一齊玩!我係 Kevin,連續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行,一齊玩,一齊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