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廢退》與被操弄的男性焦慮(三):好的社會,是讓每個性別的人都能擁有更多元的生涯想像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男性廢退》與被操弄的男性焦慮(三):好的社會,是讓每個性別的人都能擁有更多元的生涯想像〉2025-07-20

 

  在前面的兩篇文章裡面,我們談論了書中的幾個問題,包含錯誤的預設與推論、透過抽換概念塑造的「假男性困境」以及實則為男性謀取新特權的「解方」。

 

  如果想持續深入書中令人疑慮與值得批判的問題,其實還有許多細節可以處理。但相較於繼續把心思放在那些截然對立的想法上,我更想聊聊那些書本中對我有所啟發,真正屬於現代男性遭遇之困境的部分。去看看那些,雖然推論過程頗有瑕疵,但結論卻符合現況的部分。並一起思考看看,我們能夠為當前與未來的男孩做些什麼。

  

女性在上升,男性在下降

   《男性廢退》作者雖然同意就業市場依然不利於女性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他卻更重視另外一組數據,也就是「不同性別就業狀況的變化趨勢」。根據書中的數據,美國男性的時薪中位數從1970年代就陷入停滯,甚至有所下跌,女性則顯著上升。

 

  從就業率來看,美國女性就業率從1970年的41.1%成長到2020年(疫情前)的55.8%;男性則是從77.3%降到的66.8%。這些數據意味著,雖然男女對比時,男性仍有巨大優勢,但就單一性別內部的處境來說,現代女性的處境顯著好過她們的母輩,男性卻遠比他們的父輩更難在職場上生存。

 

  同時,產業結構也在發生改變。社會長期以來較鼓勵男性從事與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 (Mathematics)相關的「STEM產業」,鼓勵女性投入健康(Health)、教育(Education)、行政(Administration)、識能(Literacy)相關的「HEAL產業」。前者由於更有可能被工業進步與AI發展所取代而處於衰退,後者則因更難被取代而日益受到重視。

 

  在這樣的一來一回下,現代年輕男性確實很有可能陷入迷茫。因為他們感覺到,無論自己如何努力,似乎都不可能在原來的標準中,達到與父輩相似的成就。然而整個社會卻似乎依然對他們有與過去相似的期望,要求他們「成家立業」、「養家餬口」。

 

  同時,在女性主義持續發展的數十年內,男性群體卻如(作者在書中也引述過的)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所言:「永遠沒有念頭去寫書探討人類男性的古怪處境」,未曾嚴肅地反思過自己的性別角色問題。

 

  當女性的正面形象不再只有「家庭主婦」,變得愈來愈多元的同時;男性的形象不只沒有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得足夠多元,「傳統男性」在社會生活與人際互動中做事情的方式,也在這個時代逐漸變得不適用。

  

找不到適當模範,年輕男性不知何去何從

   在書中,作者強調年輕男性缺乏適當的男性模範,包括男性教師比例過低,以及「直接父親」的缺乏。作者指出,在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型裡面,母親負責照顧孩子、父親則背負更多賺錢養家的責任。

 

  然而,隨著女性經濟地位的上升,母親也能做到傳統上父親可以做到的事情。但同時,許多男性卻不知道如何給予孩子直接的陪伴與支持。於是父親的角色變得更加邊緣化,也使得男孩的身邊缺少能夠直接學習的男性模範。

 

  我不認為存在有那種作者過分強調的「父親與母親截然不同、且不可取代的功能」。譬如書中提到的「老爸負責教導、老媽負責照顧」、「受到父親關懷的青少年兒女,犯罪率較低」,在我看來,都是一些強化刻板印象、形塑另一種危險的「正常家庭單一標準」的荒謬說法。

 

  但在實際的做法上面,我非常認同作者關於「男性也應該有育嬰假」、應當被給予更多陪伴家人機會的提議。這不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種獨特的「父親角色」,而是因為,不分性別,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自己的親人生活在一起,也都需要承擔同等的教育與陪伴責任。

 

  而在職業的選擇上,我和作者也有相同的目標,我們都希望男性可以更有信心地從事「HEAL產業」,而非被困在「男性就應該從事STEM產業」的窠臼中。作者強調,需要讓男性對「HEAL產業不會減損男性氣概」感到放心,我則認為,人們應該要停止去將個人特質與性別相互綁定。

 

  如果說諸如勇氣、堅持、強壯等特質是我們認同的,那不分性別的全人類都值得被如此鼓勵,我們無須去強調它們是一種「男性氣概」,就像溫柔、細心、耐心不該被認為屬於女性,而是全人類都可以追求的特質一樣。

  

你不必「像個男人」,而是像個完整的人

   在我看來,這種「無所適從」確實是當代男性遭遇的一大困境。那些過去被認為「很man」的特質、被鼓勵做出的表現,很多在現代都被認為是不恰當的。傳統上如「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樣的要求,也使得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愈加喪失表達自身情感的能力。

 

  同時,在世界整體產業結構的改變下,男性不再如他們的父輩那樣「只要努力就會成功」。但即便是在「無論如何努力都買不了房」的地方活著的人,社會(或他自己)依然會把「成家立業」的重擔壓在個人身上。讓他們陷入明知不可能辦到,說出來卻又會減損男子氣概的困局之中。

 

  然而,這個問題的解方其實也沒有那麼困難。我們要做的不是像作者追求的,「砸錢、設計制度為現代男性重新創造特權」,而是讓每一個男孩知道,他們的人生不是只有一種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走進那條不合時宜的「男性氣概死胡同」。

 

  男性可以從事那些更加要求溫柔、細心的工作,也能把時間更多地用在陪伴家人、小孩。男孩不是只能把尋找模範的眼光放在那些社會地位最高的傳統男性權威身上,也應該去看看那些被女孩當成模範的新時代女性,如何在社會不同領域中取得成功。

 

  人類當然存在有器官與激素上的差異,但這並不代表「擁有某些器官的人就只能活成某種特定的樣子」。除了生殖活動上的角色在當前的醫療技術上很難克服之外,其他的職業、活動、特質、夢想,都無須與性別進行綁定。

 

  一但我們放下了這種「男性應該要是什麼樣子」、「女性應該要是什麼樣子」的執念。許多使得現代男性陷入困境的難題,都會隨著時間、隨著社會的進展自己解開。

 

  女性主義並不是男性的敵人,相反地,如果所有人可以一起面對、一起打破父權刻板印象對每個人立下的桎梏,不分性別,每個人才有機會更好地發展他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也更幸福的人。



延伸閱讀:
〈《致未來的男孩們》閱讀筆記:名為「想受到女孩子歡迎」的詛咒〉
〈不要把男孩養成一輩子不懂尊重與愛的巨嬰〉
〈避孕藥與母職懲罰:諾獎得主戈丁的兩份重要研究〉
〈「普信男」與女性主義脫口秀:脫口秀作為一種公眾表達〉
〈誰拿走了「父權紅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11會員
990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左派倡議與社會福利向來將這些群體視為核心關注對象,從未如作者所指地「刻意忽視」。人們一直在試圖面對種族議題、貧富差距議題,希望能夠系統性地處理非白人、經濟資源不足者面臨的糟糕處境。這些左派人士對這些高需求對象的關注,往往比右派與民粹主義份子來得更多,只是他們不使用「弱勢男性」這個名目而已。
Thumbnail
2025/07/17
  左派倡議與社會福利向來將這些群體視為核心關注對象,從未如作者所指地「刻意忽視」。人們一直在試圖面對種族議題、貧富差距議題,希望能夠系統性地處理非白人、經濟資源不足者面臨的糟糕處境。這些左派人士對這些高需求對象的關注,往往比右派與民粹主義份子來得更多,只是他們不使用「弱勢男性」這個名目而已。
Thumbnail
2025/07/16
  必須強調的事情是,「受教育」是一種基本權利,但「學業表現好」並不是。如果教育制度有問題,那當然值得批判與調整。但作者李維要求的,是政府需要主動給出系統性的政策,幫男性改善「男孩成績不好的問題」,這就和要求政府幫男性解決找不到伴侶的問題一樣荒謬。完全是在追求特權,而非平權。
Thumbnail
2025/07/16
  必須強調的事情是,「受教育」是一種基本權利,但「學業表現好」並不是。如果教育制度有問題,那當然值得批判與調整。但作者李維要求的,是政府需要主動給出系統性的政策,幫男性改善「男孩成績不好的問題」,這就和要求政府幫男性解決找不到伴侶的問題一樣荒謬。完全是在追求特權,而非平權。
Thumbnail
2025/07/15
  所以在我看來,面對網路分心源,我們只需要一個核心的策略:把它想成冰箱門,要用的時候才打開。我們可以把每一件需要連網的行為,看作冰箱裡獨立的食物,並且取消掉那個動不動打開冰箱,看看裡面有什麼的預設值。如此一來,網路也可以變成一個不使人分心的好工具。
Thumbnail
2025/07/15
  所以在我看來,面對網路分心源,我們只需要一個核心的策略:把它想成冰箱門,要用的時候才打開。我們可以把每一件需要連網的行為,看作冰箱裡獨立的食物,並且取消掉那個動不動打開冰箱,看看裡面有什麼的預設值。如此一來,網路也可以變成一個不使人分心的好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現代男女之間的關係面臨許多挑戰,來自於傳統觀念、溝通障礙、期望落差等,建議透過自我提升、平等對待、溝通交流、尊重差異和學習新觀念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現代男女之間的關係面臨許多挑戰,來自於傳統觀念、溝通障礙、期望落差等,建議透過自我提升、平等對待、溝通交流、尊重差異和學習新觀念來改善現狀。
Thumbnail
最近這一年來,常常聽到身邊的男性友人們,用輕柔但語重心長的口吻對著我說:「我好累.....」 他們都不是會在生活中抱怨的人,更精確的說,他們都是對工作、對家庭超乎盡責的"好男人"。他們的處境常讓人心疼,可相較於社會上的女人們而言,他們能夠傾吐宣洩、連結自身陰性能量的出口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如果
Thumbnail
最近這一年來,常常聽到身邊的男性友人們,用輕柔但語重心長的口吻對著我說:「我好累.....」 他們都不是會在生活中抱怨的人,更精確的說,他們都是對工作、對家庭超乎盡責的"好男人"。他們的處境常讓人心疼,可相較於社會上的女人們而言,他們能夠傾吐宣洩、連結自身陰性能量的出口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如果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稍早與朋友聊天談論到這個社會對於男性還是相對寬容的。 比方說,男性衝刺事業而沒有時間照顧家庭是可以被諒解的,但女性反而被要求要同時兼顧經濟與家庭。 倘若一位父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或踏入麥當勞,會被認為畫面非常溫馨,但如果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買外食則會被指責竟然沒有親自下廚,抑或是帶小孩吃
Thumbnail
最近這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我感受到台灣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期望與現代潮流的不符。在我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大多數涉及到女性與男方家庭的相處衝突。傳統家庭往往希望女性放下自我,包攬生育子女、祀奉公婆、打理家庭,成為先生在外拼搏的後盾。而作為丈夫的男性則自然遵循這對他有利的成規,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結果是許多
Thumbnail
最近這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讓我感受到台灣傳統家庭對女性的期望與現代潮流的不符。在我經手的離婚案件中,大多數涉及到女性與男方家庭的相處衝突。傳統家庭往往希望女性放下自我,包攬生育子女、祀奉公婆、打理家庭,成為先生在外拼搏的後盾。而作為丈夫的男性則自然遵循這對他有利的成規,日子也就這樣過下去,結果是許多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在父權社會下活久了,對事業有成的男人充滿排斥感,我曾經以為這就是菁英去魅,直到我後來發現,其實無論是成功或平淡,只要是內外和諧一致的人,你便贏了自己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