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慣於自學–找尋我的隱藏版天賦】

Photo By Wes Hicks on Unsplash
以前困在升學體制的我,只懂得在自己的位子裡好好乖乖的做事,一直以為用功讀書就可以得到大人以為的結果,社會承諾的定位。直到我在幾家大公司裡雖然得到了職位,卻被體制得規範壓得感覺喘不過氣,一直感覺扮演不像自己的我,一直去做公司吩咐下來的決定,一直扮演所謂自以為的好形象。

一直被要求燃燒自己,照亮公司與別人。(泣)

直到感覺實在要被掏空了,在社會中一直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定位,卻一直被要求去當社會中的定位(好繞口),才決定給自己一個自18歲起想到27歲才敢執行的"空檔年"Gap year。(其實好多其他亞州國家的年輕人都是這種模式出來的,相比於歐美,我們雖然年紀比較大,但是有本錢得多)
揣著自己工作數年的存款與朋友飛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國家,自己學習在國外工作網架廣告,英文面試,學習辨識合作夥伴,網路考調酒證照,辦證件與表達,學習當地人的溝通邏輯好談判與相處技巧,學習騎馬、在有機農場種菜、趕羊、殺雞(感受生命的消逝)、餵羊、浮潛,還要學習與處理各國人際關係相處的禮儀,彼此合作與溝通,自我調解思鄉之愁與煮食物,自己找地方住與搬家,自己學習調解溝通不順或失戀。
那些年,因為生活而必須學習好多事。但也因此自我發現原來身上具備了這些能力:
  • 與動物溝通的能力(以同理心為基礎設想)
  • 查覺到當事人身上尚未知道的隱藏版才能(畫面一閃的靈感)
  • 嗅覺靈敏、很快看出事情癥結與解決之道(天生能力)
  • 有判斷情勢的直覺,但是不知道掌握與安排會發生的時機點
  • 即使語言不通,也可從表情及情勢大概猜出對方的語意表達
  • 開始學習芳療以及中西方廚藝,開發出自我擅長的料理
  • 文字易感染人
這些都不是以往苦苦讀書的我所能想到的能力,也是在我一生之中意想不到的事。
在讀到愛拉與穴熊族之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很大的地方可以容許自我的生存。
原來自己身上的才能在其他地方是被珍視的,而不再是強求自己融入外界社會所要求的規範下。


在需要勞力密集的國度與年代,因為需要大量的人力來幫助產業,因此組織的思考就是希望把自己的效能擴充到最大化,希望每位小螺絲釘都能盡守本分的"穩固本職"。
工業時代的線性思維是社會帶來的價值觀,認為每個人都該努力攀登世俗階梯,達到頂峰才是成功,當今的學校教育,是工廠生產線的延伸。教育的目的不是幫助個別學生的發展,而是滿足生產線對各類專才的需求。引自Bryan Yao大人學
在結束國外之旅回來之後,又因為經濟緊張因素,把自己妥協式地投入了台灣職場勉強自己去上班賺錢,在某天的公車上,我思索著這段文字,猛然間一抬頭,發覺到滿車的上班族、學生族都在意興闌珊地搖頭晃腦,隨著交通車的擺盪,有氣無力的準備上工。
我詫異地環顧四周,腦海裡的文字轟隆隆地在作響:「我們就是那制度下培養出來的工人!」心中一凜,覺得自己又重新回到那段出國前消耗自己的時光回憶。

我的天賦呢?

在那天之後,我盤算了一下存到的金額,預先支付了理財與投資課的金額,把消費款的信用卡額先付掉,節制自己的物欲不買新衣褲,擬好了辭職書。也預約了離職後的內觀課日期。

我開始學習建構自己的品牌、系統、

開始與不同人連結之旅的道路,也開始建構寫作生涯。

歡迎關注我的medium,

了解我的未來更多造反過程

【老娘的十年造反計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