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活動裡,一位三寶媽剛處理完最小那個孩子的生理需求,目送小孩的小屁股離開,隨即眼神黯淡下來,癱瘓在椅子上。我拍拍她的肩膀問她:「妳一天裡有多少自己的時間?」她還沒回神,我自己就猜了答案:「45秒嗎?」我們就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照顧幾個小孩的生理需求雖然很辛苦,但在工作坊裡最常被提到的「多寶媽困境」,還是「兄弟姊妹之間的吵架,該怎麼辦?」
做父母,不要做法官
「爸爸唱黑臉,媽媽唱白臉」的黑百兩道教養術對於「讀過書的家長」來說,已經顯得有點老套,於是一個比較新潮(其實也沒有多新)一點的說法,是將父母比喻為法官,類似「
媽媽要會做律師,爸爸要會做法官」這種說法。
這個比喻除了充滿性別刻板印象之外,將父母跟法官擺在一起談,也恰恰好顯示該文作者既不懂教育也不懂法治。這兩件事情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差別,在於法官(司法)是根據法律來執行權力,而立法是立法機構的權限;父母則是根據自己設定的規則,然後自己去強制執行法律。
這樣的父母不但是法官、律師,甚至還是立法委員跟警察。
所以這樣的說法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缺點,一是它「假裝」跟法治很像,但本質上很接近獨裁,二是父母要身兼多職非常忙碌。
相對於「媽媽做律師,爸爸做法官」這種說法,我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時學到「做父母,不要做法官」這個概念。剛入行的時候,我自己還沒有孩子,也是這樣建議家長們面對手足糾紛。「做父母,不做法官」的建議,強調大人要試著走下「自以為理性客觀的獨裁者」位置,回到父母的角色,才能給孩子較為平等的建議與滋養,在維護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提供孩子們協助。
然而,這些年跟父母的合作經驗增加,加上我自己在教育現場處理衝突的經驗累積,我發現有許多追求民主教育的父母,雖然積極接納了這個建議,但卻發現在實作上實在很難辦到。因為小孩們常常蠻橫激動不可理喻,互相指控是家常便飯,更為難的是把媽媽或爸爸的懷抱或四肢當成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寸土必爭,哭喊著:
「我不給你的,你不能拿!」「媽媽,一點都不能少!」
當這個小孩正在啜泣黏著自己、不讓自己去抱另外一個,另外那個搶輸的小孩跪在旁邊大哭大喊:「媽媽都不抱我!」媽媽心裡很可能會像「孔劉跟彭于晏都哭著要我抱他」那樣深深感到選擇障礙。
我完全理解。當孔劉跟彭于晏都要妳抱他的時候,沒有人可以要求妳理性做媽媽,畢竟這種要求跟這種想像一樣,都是非理性的。
做情人,不要做父母
有一次,有個媽媽問我手足糾紛的問題,大致上的談話如下:
媽:哥哥說我都不愛他,每次吵架我都幫弟弟。天地良心啊,我都很努力不偏袒啊。 我:那哥哥說「妳不愛他」的時候,妳怎麼回答? 媽:我當然說怎麼可能,我很愛他啊。 我:嗯,後來? 媽:後來弟弟就哭了,弟弟說其實我才不愛他。 我:那妳怎麼說? 媽:手心手臂都是肉啊,我兩個一樣愛啊!
想像一下,如果你有兩個或三個伴侶,要平安地度過情人節,最明智的作法是什麼?你會約一約一起吃晚餐,湊一桌嗎?然後在飯桌上伴侶A問你:「你愛不愛我?」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
其實不用認真想啦,因為當你決定要湊這麼一桌的時候,你的回答已經不太重要了。
「有兩個小孩」很像「有兩個伴侶」,比方說他們都是你很愛很重要的人,也是你想要討好的人,你大概也會希望不要讓他們太過傷心。
要面對有兩個(或以上)伴侶的情人節,最明智的方法,大概是不要讓他們知道彼此的存在,分別約早午晚餐分開解決。但有兩個(或以上)小孩的每一天,雖然已經沒辦法不讓他們知道彼此的存在了,但我們仍然可以將他們分開解決,也就是最古老的、傳說中的招數:個別陪伴。
在一些我接觸到的例子裡,我們發現好好陪伴大小孩迎接小弟妹誕生的過程,可以協助大小孩和緩地理解即將誕生的弟妹「是什麼東西」,像是仔細解釋生產過程、說明嬰兒出生後可能會造成的作息改變,以及預告父母的關注可能會轉移到嬰兒身上(但會盡力維持並滿足大孩子的需求)等等。
假如沒有協助大孩子進行這些準備,那麼對大孩子來說,因為小弟妹的出現所造成的各種激烈變化,都可能像是掉落懸崖一般的墜落。作息的改變、父母關注的轉移、物質的分配(玩具、空間、食物)雖然都很令人困擾,但最令人心碎的,可能是「本來只屬於我一個人的爸爸媽媽再也不只屬於我一個了」的挫敗感。
他會漸漸理解到這個嬰兒不是借住幾天的客人,而是不會消失的家庭成員。這是無可挽回的挫敗,除了哭鬧之外他別無他法,但哭鬧卻往往會帶來更冷落的對待。而可能更令他矛盾而難受的,是他也很喜愛這個嬰兒的那份感受。
也許用戀愛關係來比喻,有些人會比較能想像。這就像是你的伴侶突然從某天開始一直說要再交一個伴侶,你雖然有點擔心,但也沒那麼當真。直到某天一覺醒來你發現身邊真的多躺了一個人,而且你的伴侶從那天開始就把大多數的時間分配給他。你試著抱怨,他說「因為他比你更需要我」。
你終於哭鬧,他說「你先來的你要比較理性不要無理取鬧」。因為你的日常生活十分依賴你的伴侶,以致於你無法跟你的伴侶分開;這樣雖然已經夠慘了,但更慘的是,你也根本不想跟你的伴侶分開:因為你無可救藥地、無條件地愛他。
面對這樣心碎而挫敗的孩子,不要去當什麼法官,也不要想著當什麼父母了,可能的話,請你盡可能跟他談戀愛。為你的每一個孩子設定一個只有你們的約會時間,教育教養什麼的,在其他時間裡再說再煩惱。
試著像孩子那樣認真期待那段時間,試著期待你們的約會。在那個時間裡,不要去管世界上其他的任何事情,就只看著他,對他好,讓他感受到你的愛。
那麼他也許就能慢慢接受,他愛的你有很多愛的人,但你仍然是那麼愛他。
小孩是我老婆最愛的伴侶,而我是老婆的大孩子
因為我們沒有第二個小孩,所以我曾經一度以為,我沒有辦法瞭解有兩個以上小孩的困境。但我有一天突然想通了上面那些事情,才發現其實我早就在同樣的困境裡了。
我其實有兩個伴侶啊啊啊!!!
原來我早就是「開放性關係」了呢。只是在我們的三角關係裡,他們兩個比較相愛而已。QQ
關於異性戀關係裡男方的「墜落」,我已經在上面這篇
文章裡提過。假如你覺得我的推論跟你家裡的狀況有87分像的話,和伴侶一起打造一個固定的個別約會時間,可能會是良好溝通的第一步喔。
不過呢,雖然這個方法可能會蠻有用的,但也有其侷限。終究一個禮拜只有七天,請盡量不要超過六個小孩加一個伴侶;俗話說貪多嚼不爛(?),請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