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諮詢日常之「我都試過還是一樣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

經常聽家長說:「我什麼方法都試過了,但孩子還是老樣子!」尤其是下班回到家早已筋疲力盡,哪還有餘力陪孩子玩?更別說忙著陪姊姊複習考試時,弟弟還興高采烈地拿著玩具跑來要你看——光是兩個孩子的需求就讓人頭大。

不少家長也提到,跟孩子「約法三章」,但他們似乎並不放在心上,總是「耍賴」成功。比如,要求洗澡,他卻拖拖拉拉地說「等一下」,結果這個「等一下」一等就是半小時,甚至最後鬧到不洗。你還沒得逞,他反而已經纏上要獎勵了!

還有更讓人哭笑不得的,很多家長說:「學校老師都說他表現超好耶!」在學校主動完成任務、幫忙老師,從不惹麻煩,怎麼一回家就變成惡魔小孩?讓家長摸不著頭緒的好表現,這還真是「兩面人」的日常了。

身為心理師,我常自問,我的建議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可行?尤其當家長已經心力交瘁,我能真的同理並給出實際的建議嗎?其實,有時候孩子不必完全符合家長的預期,只要他們感受到一點點小改變,有時也是教養的成功。畢竟,教養不應追求完美,而是找到現實生活中的平衡點,讓親子關係朝著更和諧的方向發展。

在親職諮詢中,您會期待心理師提供什麼樣的協助?是否也曾在這些育兒日常中碰過讓人頭疼的小挑戰呢?

分享幾年下來的兒童臨床工作經驗,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孩子遊戲中的想像世界,也同樣花了很多時間與爸爸媽媽們一起討論,期待這些故事與經驗,帶給父母更美好的教養,也帶給孩子更幸福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便利商店成為年輕人放學後的新社交場所。他們在這裡不僅享用食物,還熱衷於透過手機進行線上遊戲,展現出新一代的社交模式。不過,這樣的聚會形式反映了孩子們對於身份認同和社交地位的追求。瞭解這種變化及其背後的情感、社交挑戰,有助於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需求和行為。
如果說看醫生、看牙醫可能會引發白袍恐懼症,那要怎麼讓孩子理解,今天要來上「心理課」呢?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期待、需求以及地雷唷。
擔心孩子專注力不足,但又不想依賴藥物?或是自己也經常在生活和工作中分心、忘東忘西?來看看這些非侵入性、基於大腦科學的實證方法,幫助你提升專注力,輕鬆掌握注意力的訓練技巧。
暑假的結束,孩子終於要回到每天上下學的生活作息,只剩下不到一個星期,要如何引導或協助孩子逐漸調整回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隨著數位時代的到來,便利商店成為年輕人放學後的新社交場所。他們在這裡不僅享用食物,還熱衷於透過手機進行線上遊戲,展現出新一代的社交模式。不過,這樣的聚會形式反映了孩子們對於身份認同和社交地位的追求。瞭解這種變化及其背後的情感、社交挑戰,有助於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需求和行為。
如果說看醫生、看牙醫可能會引發白袍恐懼症,那要怎麼讓孩子理解,今天要來上「心理課」呢?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期待、需求以及地雷唷。
擔心孩子專注力不足,但又不想依賴藥物?或是自己也經常在生活和工作中分心、忘東忘西?來看看這些非侵入性、基於大腦科學的實證方法,幫助你提升專注力,輕鬆掌握注意力的訓練技巧。
暑假的結束,孩子終於要回到每天上下學的生活作息,只剩下不到一個星期,要如何引導或協助孩子逐漸調整回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記錄了家長對兒子一年級下學期IEP會議的感受和孩子學校生活的一些小事。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記錄了家長對兒子一年級下學期IEP會議的感受和孩子學校生活的一些小事。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