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與求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騎車時,給予我很大的靈感,幫助我完成延宕四個月沒完成的留學計畫與職涯規劃,自己一直是想到什麼做什麼的人,讀書計畫也從來沒有完成過,每次寫完行事曆滿滿的tasks,第一天就都破功,但這次到現在我已經持續完成兩天了,雖然沒有完美地實現所有每日計畫,和未達到每月目標,一切言之尚早,但我知道,這次我不會再輕易一蹶不振了。
  人是一種習慣的動物,就好像不知不覺repeat聽了一首歌上百次,總是在特別的時候做出一樣的行為,連找的對象也有些許的類似特質,只是,可能你一直沒有發現。
  去年7月提著辦公室家當走出公司那一刻,我告訴自己,我不會後悔,我是做好決定的,但可笑的是,那時不成熟的自己以為自己看盡人生百態,傲慢地以為自己很厲害,做了所有能做的表面功夫;真實的自己,早已妄自菲薄失去面對自己的勇氣。
  其實,就只是想向別人證明自己,想要得到別人關注罷了;但現實會告訴你,根本沒有人真的能理解你,真正地成長,是瞭解與面對自己的軟弱,與孤單和平共處。對於自己的計畫和實作細節大致有以下四點
  1. 申請留學文件和TOEFL,GRE考試準備事宜,和具體的排程完成步驟
  2. 刷LeetCode, Practice C/C++ 觀念,以及重新找興趣研究方向和每日目標
  3. 每日有氧運動游泳和無氧運動各兩組棒式、躺臥腳踏車、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鍛鍊
  4. 複習每日進度和檢討缺失訂定隔日計畫,自我管理規律飲食和睡眠與好習慣養成訓練
  就在今天收到了一封信件改變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是有關一個startup的CEO的面試邀請,其實面試邀請很多但因著自卑與自大的複雜情緒就一直都沒有回覆,這兩天把官方的Tutorial練習一遍,和常用的data structure重新再寫過一次,及一些C++一直沒搞懂的概念搞懂,還不夠...雖然效率一天比一天提升,但不過是自我安慰,對於內心真的沒辦法交代這樣廢物的自己,順帶一提這18個月我減了22公斤,這兩天寫的code才驚覺以前到底在寫什麼dirty code,我究竟混了多久?謝謝信仰幫助我找回自己,也謝謝自己現在終於比較會照顧和愛自己。
  其實自己一直不差,但也說不上好,為何當初信誓旦旦說要考博士,現在卻妥協又要面試了?我一直很喜歡跟有自信的人相處,因為,我是如此的沒有自信,所表現出來的只是自我膨脹到快爆掉的脆弱氣球,我想這是美好的過程,包括前幾段失敗的感情與醜陋的虛偽生活,人沒辦法改變世界,只能順著社會的模式,照著偏頗的扭曲價值觀合理化所有的行為,也隨著年紀越來越沒勇氣看「莫忘初衷」這四個字,每每見到天真純真的孩子都覺得他們好像寶,因為他們有夢,長大的世界的夢想,大多都被金錢所蒙蔽了雙眼,最後無所遁形,老大徒傷悲,後悔少壯不努力,留下遺憾。
  今天讀到一個很棒的文章,我擷取了一部分文字當作文章的結尾與大家分享,我想除了激勵自己,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敢地迎向更好的自己。
有一些最好的創辦人往往是在功能失常的家庭中誕生的,以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或許是必須經歷真實的貧窮、背叛與一無所有,從失去一切的斷垣殘壁中能夠活著走出來的人才能放下社會框架以及沒有必要的自尊心作祟,專注於執行、目標的達成以及掃除所有路上的障礙,這種心理的強韌度似乎不是一般的訓練方式可以達成,唯有親身跳下懸崖才有機會成就這種素質,或許隨時可能會死亡的軍事訓練或軍事任務也有機會達成這種水平的磨練。-> not 自我安慰, 悲觀主義,面子,自尊心
  很多具體事項還是沒有描述,我想以後會慢慢隨筆提起,順便把近日所寫的App(尚未上架)和部分完成的task放在以下的連結。
iOS: 美食追蹤App
Data Structure (台大資工正課): 完整範例和所有實作練習檔
Miscellany technical articles: mywebsit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中,常聽到這一串抱怨:「太多事導致分心,代辦事項永遠做不完。」 提高「專注力」,並習得控制專注的訣竅,處事才能達到最大效益。《專注力,就是你的超能力:掌控自我、提升成績的18個學習武器》認為,專注力的高低,並非先天決定,而是用意志力控制。
  對於美國留學,有春季和秋季兩個入學時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申請美國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的區別是什麼?哪個季節入學更好?在什麼時間申請更容易被錄取? 首先介紹一下美國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有什麼聯繫   其實二者之間的聯繫是比較簡單的,對於那些開設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的學校來說,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是
How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如何提高生產力? 首先,我想先引用我前公司老闆在meeting時,傾囊相授給我實用簡單的時間管理圖表。主要可以把每天的事情丟入此圖表,可以幫自己一目瞭然事情的優先順序,將每天要完成的事情陳列出來,做好規劃後即可將這些事做完成與未完成的
  熬夜或日夜作息顛倒,不管是中醫或是西醫都認為對健康不好,中醫更認為每個時辰經脈都走到不同的臟腑,如果不休息,臟腑無法工作,身體內毒素無法排出,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睡覺要選對時間對身體健康才有幫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表示,人體經脈都有特定的排毒時間,尤其晚上11點到凌晨3
自從上次騎單車約是兩個禮拜前的週末,這次騎的體驗有別於上次,這次 起程: 中和------>華中河濱公園------>大稻埕----->關渡------>淡水------->坐船到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回程: 米飛公園----->八里河岸------>獅子頭隘口----->疏洪生態公園---
  或許你沒辦法改變世界,但可以嘗試每天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跌倒後再爬起,跑不動那就繼續走...   放棄了太多,不想總是半途而廢,一再地自我頹廢和自憐自艾,也知道每個人都忙著為自己的情緒焦頭爛額,自顧不暇汲汲營營地為生活努力,那自己呢?   我決定每天至少一天一篇日記,記錄一些寫實的過程,擺脫嘴
生活中,常聽到這一串抱怨:「太多事導致分心,代辦事項永遠做不完。」 提高「專注力」,並習得控制專注的訣竅,處事才能達到最大效益。《專注力,就是你的超能力:掌控自我、提升成績的18個學習武器》認為,專注力的高低,並非先天決定,而是用意志力控制。
  對於美國留學,有春季和秋季兩個入學時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申請美國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的區別是什麼?哪個季節入學更好?在什麼時間申請更容易被錄取? 首先介紹一下美國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有什麼聯繫   其實二者之間的聯繫是比較簡單的,對於那些開設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的學校來說,春季入學和秋季入學是
How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如何提高生產力? 首先,我想先引用我前公司老闆在meeting時,傾囊相授給我實用簡單的時間管理圖表。主要可以把每天的事情丟入此圖表,可以幫自己一目瞭然事情的優先順序,將每天要完成的事情陳列出來,做好規劃後即可將這些事做完成與未完成的
  熬夜或日夜作息顛倒,不管是中醫或是西醫都認為對健康不好,中醫更認為每個時辰經脈都走到不同的臟腑,如果不休息,臟腑無法工作,身體內毒素無法排出,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因此睡覺要選對時間對身體健康才有幫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表示,人體經脈都有特定的排毒時間,尤其晚上11點到凌晨3
自從上次騎單車約是兩個禮拜前的週末,這次騎的體驗有別於上次,這次 起程: 中和------>華中河濱公園------>大稻埕----->關渡------>淡水------->坐船到八里----->十三行博物館 回程: 米飛公園----->八里河岸------>獅子頭隘口----->疏洪生態公園---
  或許你沒辦法改變世界,但可以嘗試每天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跌倒後再爬起,跑不動那就繼續走...   放棄了太多,不想總是半途而廢,一再地自我頹廢和自憐自艾,也知道每個人都忙著為自己的情緒焦頭爛額,自顧不暇汲汲營營地為生活努力,那自己呢?   我決定每天至少一天一篇日記,記錄一些寫實的過程,擺脫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你的規劃裡從來沒有自己,只是把自己規劃給這個社會而已;努力的很好,不要再努力了。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這幾年養成每一年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目標的習慣,而後往下規劃年目標、月目標,進而到日目標,然後一年檢視一次,再做調整。 當然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寫所謂的新年新希望,然後往往沒多久就破功,但今年我檢視了一下自己去年寫的事,9成以上都完成了,其實有些意外,因為去年寫完後,就鮮少再拿出來看(當然積極一點應該
Thumbnail
旅行 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能力,並不能把它當作強項寫進履歷,但確確實實地能夠訓練一個人的臨機應變、專注,甚至,以我自己而言,是一種放棄規劃的能力。旅行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意外來得永遠想不到,而你永遠都要準備好。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你的規劃裡從來沒有自己,只是把自己規劃給這個社會而已;努力的很好,不要再努力了。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這幾年養成每一年重新檢視自己人生目標的習慣,而後往下規劃年目標、月目標,進而到日目標,然後一年檢視一次,再做調整。 當然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寫所謂的新年新希望,然後往往沒多久就破功,但今年我檢視了一下自己去年寫的事,9成以上都完成了,其實有些意外,因為去年寫完後,就鮮少再拿出來看(當然積極一點應該
Thumbnail
旅行 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能力,並不能把它當作強項寫進履歷,但確確實實地能夠訓練一個人的臨機應變、專注,甚至,以我自己而言,是一種放棄規劃的能力。旅行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意外來得永遠想不到,而你永遠都要準備好。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我認為能在一開始就承認:「自己不知道要做什麼」,遠勝過於:「我以為自己適合做什麼」。 如果有了解我的轉職故事的話,會知道在我在大學畢業以前,非常篤定自己「很適合走語言」這條路,這讓我在遇到機會時出現一個很不可取的思維:「反正我都要走語言相關的路,我幹嘛還要花時間去嘗試毫不相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