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禪修打坐該如何控制心念?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放棄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剛開始禪修打坐的時候,你必然會驚訝地發現,有很多的雜念和妄想。它不斷的從腦中冒出來,干擾你,吸引你、迷惑你。那經常都是在我們平時生活中所碰到、關心,或是感到焦慮的事情。
然而,這並不表示你的問題真的有這麼多,只是它一直都在那裡,而你從沒發現而已。
但你並不需要真的去用什麼努力來去控制它。一但你試圖想要掌控這些虛妄的零碎念頭時,會變得非常困難,而且很耗費心力。一個念頭會接續著下一個念頭不中斷,它就像一場好看的電影般,繽紛的、華麗的、感人的、驚悚的、無厘頭…等,沒有劇終。這就是心念的本質,它不斷的在變化,若想要真正達到無念,那也是不可能的。一個有靈魂的人,怎麼可能會無念?
那該怎麼辦?
放棄抵抗這些念頭就好了!
啥?
是的,就這麼簡單?
大道至簡。
所以,我們在練習禪修靜坐的時候,乾脆就直接放棄,和腦中那些不斷冒出的念頭抵抗。專注在呼吸上,持續放鬆,並且集中我們的注意力。如果你不善於管理注意力,那麼我們也可以讓心忙一點,配合身體的呼吸,在心裡默數123(<-你若數學比較好要算N次方也可以)。或是把自身調成觀眾模式,以旁觀者的角度,觀看心裡的那些念頭,就好像在欣賞一場電影一樣。抽離那些情緒,並給心裡所演出的那場電影打個評分、把它分級,那麼,那些種種奇怪莫名的念頭,往往自然地就平息下來。
一但心念能夠安靜沉澱,真正的提升,也會開始在這個層面顯現。
能抓出念頭是好的,這代表我們正在進步,你逐漸的能夠開始覺察到,原來這些念頭,早已經被我們的大腦切換成「預設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無意識地順著這些念頭行動,以致於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的某些困境,經常都是重覆的、過不去的坎。而只要能夠抓出這些問題,人生過不去的點常常就自有解決之道。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而言,似乎有獲得了些什麼心得或感想,就大方地把它分享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34內容數
將禪修融入日常生活,一開始可能會很不耐煩 為之習慣化後,便能夠為心靈帶來澄明的力量 這些系列文章能夠幫助你對禪修打坐有基本的認識及了解 掌握一些小技巧後,你也可以step by step 規劃一些日常訓練給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禪修、正念、靜心、冥想、樂活…等,這幾年經常被拿來強調可以減壓、增加正能量、繼而達到快樂、幸福健康美滿的感覺,好似所有人生遇到的任何困境、不滿、怨懟、挫折…等,只要禪修打坐就可以通通都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如何看起來像個禪修大師? 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生活中, 利用美妙動人音樂,來輔佐禪修打坐, 會讓這樣的訓練更有品質嗎? 這篇來談談音樂和禪修打坐之間的關係。
禪修靜坐就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的心,讓自我的心這顆心,能夠安靜下來,毋須使用任何外在的語言去控制它或暗示它。 正確的禪修靜坐能幫助我們在混亂的日常生活中,仍能保持心情愉悅,身體輕安快樂,並且能夠更加深入瞭解自己。
禪修、正念、靜心、冥想、樂活…等,這幾年經常被拿來強調可以減壓、增加正能量、繼而達到快樂、幸福健康美滿的感覺,好似所有人生遇到的任何困境、不滿、怨懟、挫折…等,只要禪修打坐就可以通通都解決了,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如何看起來像個禪修大師? 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生活中, 利用美妙動人音樂,來輔佐禪修打坐, 會讓這樣的訓練更有品質嗎? 這篇來談談音樂和禪修打坐之間的關係。
禪修靜坐就只是單純地觀察自己的心,讓自我的心這顆心,能夠安靜下來,毋須使用任何外在的語言去控制它或暗示它。 正確的禪修靜坐能幫助我們在混亂的日常生活中,仍能保持心情愉悅,身體輕安快樂,並且能夠更加深入瞭解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問:法師慈悲!當所緣境被妄想轉移了或模糊了,要再提起找回,法師您說不要太用力。請問什麼是太用力? 所以有妄想,你要知道這是正常的狀態,也不必太過於急切地想要消滅妄想。有妄想的時候,你看到它,練習不要追著它跑就好了。你的心正知,不斷地檢查,看到它起,放掉它;看到它起,放掉它……這樣的話你就不會太用力。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問題是我們怎麼遏止這種能量,你得要先種植好的念頭,經過不斷地輸入好的一切,一心一意專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問:法師慈悲!當所緣境被妄想轉移了或模糊了,要再提起找回,法師您說不要太用力。請問什麼是太用力? 所以有妄想,你要知道這是正常的狀態,也不必太過於急切地想要消滅妄想。有妄想的時候,你看到它,練習不要追著它跑就好了。你的心正知,不斷地檢查,看到它起,放掉它;看到它起,放掉它……這樣的話你就不會太用力。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這時候的首要工作,是從刺激你的對象那邊,把注意力收回來,注意你自己的呼吸,然後注意自己的心念,那麼你的心馬上會平靜和安定下來。接著再以平常的呼吸,注意自己一呼一吸之間的感覺和感受。你的心情放鬆下來,身體也會隨著放鬆,這時候,人家要你生氣,你也氣不起來了;人家要你反擊,你也不會反擊了。
Thumbnail
冥想和正念對於現代忙碌的生活非常重要,這篇文章介紹了冥想和正念的概念、區別和如何練習。同時還提供了四個生動的比喻幫助你沉澱內心。作者通過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冥想和正念對於保持內心平靜和清明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最後,文章還提供了與冥想和正念相關的延伸閱讀建議。
Thumbnail
問題是我們怎麼遏止這種能量,你得要先種植好的念頭,經過不斷地輸入好的一切,一心一意專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正念(mindfulness)是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的心理治療方式,源自於佛教的概念。從字面上來看,似乎是指正向的念頭,但其實正念跟正向心理學沒什麼關聯,正念指的是覺察當下自己的想法及身心狀態。 一、要怎麼來執行正念呢 目前正念已經被醫學界證實,是最有效治療物質濫用的療法了,只要能夠將自己的腦子清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