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不正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確實有個驚人的標題,畢竟正義不正義幾乎是身為道德主體的我們所最敏感的概念,也同時是最模糊的概念,但是本書的內容對我而言就像分析語句一般並不提供有更多的知識,然而這也並不完全是種貶語,反而若我們從Allan G. Johnson對於社會學簡潔地說法而言,這本書將會是本社會學式的著作,因為他提供給我們觀看社會的另一種方式,但所指涉的是既知也是本書重複反覆說明的一個現象:偏見(prejudice)。作者稱這本書涉及三個領域:知識上、倫理上以及政治上,分別是因為偏見所帶來知識上的阻礙、倫理上的錯待以及政治上權力的施展,而這裡的權力不僅是power to,也是power over,更也涉及到整個社會結構中的權力。

文初先說明知識的不正義(epistemic injustice)根據作者的分類有兩種:證言不正義(testimonial injustice)與詮釋不正義(hermeneutical injustice)。前者係指聽眾因偏見對發言者可信度的降低;詮釋不正義是指主體所身處的社會脈絡缺乏詮釋資源,導致特定經驗無法被概念化甚至無法被理解。而之所以使用「(不)正義」乃是因為其中所帶有的「公正」觀念,也就是應得(desert)的觀念,簡言之,是否有其該被賦予的特定涵量,據此標準而言,若非合致者,即為不公正,亦即不正義。而必須特別指名的是,這就像是歧視(discrimination)一樣,歧視若究其義而言是指以區別性的觀點看待,但是在語用上多是直指負面性的區別對待,在這裡也是同樣的,這裡的不正義專指的是給予低於事物該有的評價,蓋因若係高於者,並不會有造成人格上的損害,而不具有道德上錯誤的意涵。

就逕自以知識不正義作為討論標的應無大礙,蓋因即便是細分的二個子項,依然僅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情境討論同一種情況,僅不過詮釋不正義的產生與結構性的因素更具有關聯而已,然而兩者的解方同樣都是某種型態的正義:證言正義或是詮釋正義。無論何者所要求我們的則是身為一個有德聽眾必須要做到的是反思性批判檢視當下的社會處境是否有基於偏見對於發言者給予不公平的對待。而這樣的偏見來自於社會中的差異,種族、性別或是教育、經濟,例如書中就多次以《梅岡城故事》與《天才雷普利》的內容作為舉例,社會中對於特定身分所具有的既定印象,或許基於歷史成因而「自然」形成,或是在社會中的特意造就,這種身分所產生與主流身分的差異成為被(負面)區別對待的基礎,例如黑人體力好腦袋差、女人就是情緒化、沒念高中就沒知識(例如寇延丁被審訊受到的對待)等等。而當這樣的人成為發言者時,聽眾或是基於身分的偏見對於其言論的可信度予以不當(低於應有的)評價,又或者是因為發言者(或與聽眾併同)所身處的群體缺少資源用以形成概念以致經驗無法被概念化進而產生溝通的可能性,一者為證言不正義,一者為詮釋不正義,在這種情境下所產生的知識上、倫理上以及政治上的影響,分別是造成對於真理的阻礙、對於人做為主體的錯待以及權力關係的不當施展。

其實全書也不過是如上內容的擴展爾爾,近似同義反覆(tautalogy),而對於正義的議題而言,有時未必是如同羅爾斯般透過某種社會契約式以及特定假設(無知之幕與原初狀態),也有如同本書這樣的方式透過指出不正義的所在並且將之克服來反向地達成正義的型態。當然這樣的要求或許是理想性的,不過道德準則就像是燈塔,或許永不可及,但那就是我們行動的方向。
avatar-img
82會員
386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文初先感謝 人本教育基金會 予以刊登本文 《亞細亞的孤兒》應是在台灣人的認同上不可或缺的一本著作,雖說情節上有些添補感,然而故事的基軸卻是從一而終的。故事背景在日治時期,胡太明作為主角,父親胡太卿是個中醫,母親阿茶則是個傳統的女性,其傳統之特質即彰顯在縱然夫君納妾,其亦默認,而僅屈就於搬遷
1993 秋 29「一個老先生開一輛紅色跑車,緊貼身旁一隻黑白哈巴狗從開著的車窗看出來,前足搭著窗框,毛茸茸的臉上圓亮的眼睛慧黠張望,分明便是個人。  書店裡一個中年婦人胸前環著一個抱小孩的袋兜,她小心翼翼一手托住底部,兜緣一隻小狗尖尖的腦袋露出來。」 43「哲學要求解釋,宗教要求安慰
「哲學家與法學家所說的懲罰就是修正罪惡、修復損害、改造罪犯、保護社會。因此,懲處最終的合法性就是在受指控的犯行威脅到社會時,恢復社會秩序。然而,如果懲處並非我們所說的那樣,如果它沒有經由我們相信的理由加以合理化,如果它有利於違法行為的再犯,如果它是依罪犯的身分而非違法行為的嚴重而進行制裁,如果
《兒子的大玩偶》這書是由十數篇的短篇小說組成的,首篇即為同名著作,坤樹是在大太陽底下穿著廣告牌的甘苦人,妻子阿珠戲說他是兒子的大玩偶,描寫著貧苦生活中為了生活的無奈以及在夫妻之間的感情拉扯與磨合,看似平淡但卻又樸實地真切,甚至在能換了新工作孩子卻認不出自己時,只能默默地上妝只為了當孩子的大玩偶
羅蘭巴特以他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最為人所廣知,而作者之死所代表的是權威的死亡,除魅後的世界是世俗的,不再具有宗教神祕性,而在文本閱讀上所代表的上帝:作者(Author),同時在英語上與權威(Authority)具有關聯性,在羅蘭巴特的宣稱下也隨之死亡
我看書的習慣是會摺頁,將值得再閱讀的部分紀錄,而這本書在描述侵害經歷以及受到漠視的部分,我的手沒停過。對於這樣傳記式著作的閱讀,是我在文史哲興趣之外,對自己對社會能見度低的處所必須予以正視的要求。 作者幼時三歲被父母送養到奶媽家,直到五歲,而父母每週一次的探視也是冷冷淡淡如同陌生人般,無視
文初先感謝 人本教育基金會 予以刊登本文 《亞細亞的孤兒》應是在台灣人的認同上不可或缺的一本著作,雖說情節上有些添補感,然而故事的基軸卻是從一而終的。故事背景在日治時期,胡太明作為主角,父親胡太卿是個中醫,母親阿茶則是個傳統的女性,其傳統之特質即彰顯在縱然夫君納妾,其亦默認,而僅屈就於搬遷
1993 秋 29「一個老先生開一輛紅色跑車,緊貼身旁一隻黑白哈巴狗從開著的車窗看出來,前足搭著窗框,毛茸茸的臉上圓亮的眼睛慧黠張望,分明便是個人。  書店裡一個中年婦人胸前環著一個抱小孩的袋兜,她小心翼翼一手托住底部,兜緣一隻小狗尖尖的腦袋露出來。」 43「哲學要求解釋,宗教要求安慰
「哲學家與法學家所說的懲罰就是修正罪惡、修復損害、改造罪犯、保護社會。因此,懲處最終的合法性就是在受指控的犯行威脅到社會時,恢復社會秩序。然而,如果懲處並非我們所說的那樣,如果它沒有經由我們相信的理由加以合理化,如果它有利於違法行為的再犯,如果它是依罪犯的身分而非違法行為的嚴重而進行制裁,如果
《兒子的大玩偶》這書是由十數篇的短篇小說組成的,首篇即為同名著作,坤樹是在大太陽底下穿著廣告牌的甘苦人,妻子阿珠戲說他是兒子的大玩偶,描寫著貧苦生活中為了生活的無奈以及在夫妻之間的感情拉扯與磨合,看似平淡但卻又樸實地真切,甚至在能換了新工作孩子卻認不出自己時,只能默默地上妝只為了當孩子的大玩偶
羅蘭巴特以他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最為人所廣知,而作者之死所代表的是權威的死亡,除魅後的世界是世俗的,不再具有宗教神祕性,而在文本閱讀上所代表的上帝:作者(Author),同時在英語上與權威(Authority)具有關聯性,在羅蘭巴特的宣稱下也隨之死亡
我看書的習慣是會摺頁,將值得再閱讀的部分紀錄,而這本書在描述侵害經歷以及受到漠視的部分,我的手沒停過。對於這樣傳記式著作的閱讀,是我在文史哲興趣之外,對自己對社會能見度低的處所必須予以正視的要求。 作者幼時三歲被父母送養到奶媽家,直到五歲,而父母每週一次的探視也是冷冷淡淡如同陌生人般,無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這篇文章意在討論各種「公平」的適當與否,並探討現今所謂的政治正確到底合不合適。作者以女性、原住民、以及身心障礙者等群體為例,詳細討論了各種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以及政治正確是否能真正達到公平的效果。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品格不是建立在如何對待擁有特權的有錢人身上,而是如何對待貧窮、受忽視的族群上的」律師布萊恩說。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個理念、是個觸不可及的理想,在看完《不完美正義》後,這句話儼然成了笑話,因為只要種族正確了,你可以在薄弱到站不住腳的證據下被定罪。當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偏見中,而非事
  每一組關係之中,成員間的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對等。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將之辨認出來,並且讓參與的成員都充分地意識到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避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成為系統性的受害者、也讓另一些人沒有機會繼續系統性地加害他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追求公平」,乍聽之下合情和合理一句話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在實人,我看見了許多並非追求「公平」,而是「公正」的場景,在今天被Tony老師點出來後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齊頭式平等絕非是在教育現場應該實現的價值,我們該追求的,是能考量個人狀況不同給出不同的幫助與引導的公正性思維。
Thumbnail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Thumbnail
經由邏輯導通解析歧視的來源,發現有兩種後,便可以更好得帶來美好,說是帶來,其實只是做自己。 而在發現歧視的表象下,是社會中自由、平等、博愛的不暢通時,也許我們應該做的事,是貫徹價值,而非打擊表象。
這篇文章意在討論各種「公平」的適當與否,並探討現今所謂的政治正確到底合不合適。作者以女性、原住民、以及身心障礙者等群體為例,詳細討論了各種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以及政治正確是否能真正達到公平的效果。
Thumbnail
種族歧視,不是種歧視,而是每個人對於該地的無知,以及他們那不改的觀念。   為何說不改的觀念?倒不如說為何不改!因為“自以為是”又或者因為 年紀大,“自認為”明白所有,所以去限制,去辱罵,以“自已”的那觀點,去認定所有。     何為歧視?只因他與我“不同”所以排擠、辱罵或孤立 ,這講的好像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品格不是建立在如何對待擁有特權的有錢人身上,而是如何對待貧窮、受忽視的族群上的」律師布萊恩說。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是個理念、是個觸不可及的理想,在看完《不完美正義》後,這句話儼然成了笑話,因為只要種族正確了,你可以在薄弱到站不住腳的證據下被定罪。當我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的偏見中,而非事
  每一組關係之中,成員間的權力都不可能完全對等。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將之辨認出來,並且讓參與的成員都充分地意識到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避免社會中的特定群體成為系統性的受害者、也讓另一些人沒有機會繼續系統性地加害他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追求公平」,乍聽之下合情和合理一句話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問題,在實人,我看見了許多並非追求「公平」,而是「公正」的場景,在今天被Tony老師點出來後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齊頭式平等絕非是在教育現場應該實現的價值,我們該追求的,是能考量個人狀況不同給出不同的幫助與引導的公正性思維。
Thumbnail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