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評│近代中國小說獎─頒獎扎記(之 1 )─文學與藝術(12)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作者:陳華夫
楔子:
桂華暈溼向晚。
生面別開的「作文比賽」悄然開鑼。
普羅大眾網路推薦。
「文學史」已然跌入秘史,拔得「近代」的頭籌。
評審團是天上人間,眾聲喧嘩。
末了,牧神午後的「造物者」榮任主委。
諸天為之震動,一腳踩下諾貝爾。
霎時,半掩的帷幕全然褪盡。
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門道,亂烘烘。
1)最佳小說「性敘述」獎:
「主委,大家好!建議大夥先通個氣,議一議,《肉蒲團》《色、戒》是入圍?還是得獎?」
頓時,交頭接耳,眾聲喧嘩。
主委─「造物者」─咳了聲,說:不急,清朝的袁枚有詩云:
『愛好由來著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
大家先看看,「陳老」(陳忠實)的《白鹿原》秘史如何書寫「性敘述」。
「陳老」第一步,先嚷嚷:
「辛亥革命倡導女人放腳,「五四運動」提倡婦女解放,經歷過程卻十分艱難的。於是,我對寫性有了一個基本把握;」
「陳老」揮完大旗後,又宣示:
「如果包含著文化心裡的東西,那就寫;如果不含這個東西,讀者為什麼要看你寫這種東西呢?」
臨末了,「陳老」還著實立了十個字的大字報:
「不迴避,撕開寫,不做誘餌」(《我與白鹿原》第88頁),
貼在他屋裡的日曆版上,交底交心。
不就是寫「性」這事,有這嚴重?
可不?連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一不小心會誤讀成《黃色時代》。
而位於「廢都」中的「孕璜寺」,所孕育出的「黃段子」,瀰漫全書。解禁再版的《廢都》,仍保有很多框框,不知是「仍被刪去」,還是鬻書噱頭?謎底大概只有《廢都》裡的男主角─作家兼書店老闆─「莊敬之」才知道。
《廢都》裡的一些「黃段子」雖看似機巧,卻戲謔過頭,「意在言外」的揭穿了人們「性禁忌」的面具。
就如,人們出門必得衣蔽體,人們的「傳宗接代」也還得戴著「基本尊嚴」的面具。
誰都有母親姊妹,小說裡的「黃段子」,應適可而止,免得小說讀者尷尬。
這時,主委─「造物者」─猛然咳了聲說:「有事說事,比賽比的是『小說文學藝術價值』!」
話說,混沌太初,「造物者」為了避免人種滅絕,就設計了性交的「禁果」,並引誘亞當夏娃去偷吃它。(按:張愛玲《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說:「《海上花》第一個專寫妓院,主題其實是禁果的果園,填寫了百年前人生的一個重要的空白。」(注:張愛玲是指中國社會百年的愛情的「空白」)
張愛玲卻沒想到,她的「禁果」說,卻意外掀起世間的紅塵滾滾。
人是唯一知道自己終歸一死的動物,所以極度怕死,拼死也要「活著」。
人雖怕死,卻更貪心,不僅「此岸」今生要活著,更要「彼岸」萬歲、萬歲,萬萬歲的「三不朽」。
也就是說,人死命的追求「永生」(Immortality)。
中國式的「永生」,就是生兒子,留一塊骨肉,世世代代的「活著」。
但中國式的「永生」卻不人道,張愛玲《自己的文章》說:「投資在兒女身上,囤積了一點人力——最無人道的囤積。」(請看拙文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而最弔詭的是,雖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女兒這塊肉竟然不能傳宗接代!
不是可笑嗎?沒有女兒「母親」,又那有「永生」的兒子呢?
除了生兒子,中國式的「永生」另有曲高和寡的「文化永生」,例如:1)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2)黃鶴駕返的瑤池仙境,及3)「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涅槃。
「主委,大家好。插句話,你剛才有無影射有「博士生導師」頭銜的「文學導師」,寫文學批評,也是在拼「三不朽」?」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造物者」拈花微笑的開示:「小說文學的是非恩怨,皆因捕風捉影、對號入座而起。不可不慎。」
有事說事,言歸正傳。
話說當初,混沌出開,「造物者」設計完「禁果」,才發現「禁果」根本不敵人類的獸性─性,《紅樓夢》就說人們:「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禁果」毫無「警世恆言」的效果。
於是琢磨著要把吃「禁果」這字眼,改成「床戲」或「炒飯」。但發現這兩詞,雖有人用,但畢竟「警世」效果還是有限。
再三琢磨後,就把決心把「吃禁果」,改成「吃蹄膀」。
理由是,「食色性也」,不管是漢子,還是婦人,日久沒有「行房」就如日久未食腥羶油膩的蹄膀,死命也要解饞偷吃,可是一旦得手,卻看到就噁心。
《廢都》小說裡,六次提到「噁心」。
錢鐘書小說《紀念》裡也說:「塞飽了油膩的東西」。
當然,最好的理由就是「吃蹄膀」的驚悚效果了。人若模仿《肉蒲團》裡面,兩個人吃完再三個人、五個人吃,並且夜裡吃完,白天還吃。肯定吃不了幾天就心血管阻塞,油枯燈盡,早一班船登上「彼岸」,駕鶴西歸。
而短短三個字的「吃蹄膀」,可以「托物起興」出:「食色性也」,「油膩噁心」,「油枯燈盡」,也就是以最少的字托興出最多的意象,造就超高的「文字密度」。
雖然「造物者」創造了「吃蹄膀」這詞,但還是放心不下人類的「吃蹄膀」,於是就藉口聖人大德,緊急頒佈「三從」(從父、夫、子)及「四德」(婦德、言、容、工),並嚴禁亂倫爬灰、養小叔子。
「造物者」是怕「混帳」的吃「吃蹄膀」,會混淆了的「族姓譜系」,將來即使核對祖宗八代的「八字」,也難免「近親相姦」的「劣生學」。那後果就並非「隔江猶唱後庭花」的亡國之恨,而是畸形癡呆的種族滅絕。
如今,社會進步了,女性自覺了,泯滅人性的「三從四德」掃進了歷史垃圾堆。取而代之的是揮舞「道德倫理」大旗的「文學導師」。
但正如神話宗教大師坎伯說的,英雄朝聖途中所碰到的「英雄導師」是要為英雄「扶上馬,送一程」。
但偏偏有些「文學導師」,一手扛著道德大旗,一手摁下馬頭河邊喝水,結果,水沒喝著,馬已然嗆死。
「文學導師」到底是要「嗆死」,還是「扶上馬,送一程」?其間的琢磨,是智慧。凡是文學作品─包括《廢都》─任何人都可以說上兩句,「文學導師」更是可以評論;但他最好專業的說清楚講明白,缺陷在哪?改進之道如何?要落實體現「扶上馬,送一程」嘛!
「禁果」扯出了一連串的「吃蹄膀」、永生、亂倫、道德、尊嚴、面具、及「很多框框」的《廢都》,但真正嚴重的,是扯出了「罪惡感」。
人若做了錯事,觸犯了「道德」,就會有「內疚」,就會有「罪惡感」;
例如,婦人偷漢子被撞破,羞愧內疚。
然後呢?
「舉身赴清池」或「自掛東南枝」嗎?(注:引自《孔雀東南飛》
中國人並不瞭解「內疚」及「罪惡感」。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說:「現代中國文學之膚淺,歸根究底說來,實由於其對'原罪'之說,或者闡釋罪惡的其他宗教論說,不感興趣,無意認識。」
這次,人類的思考,「造物者」並沒拈花微笑,只咳了聲,開示:
做錯了事會有會有罪惡感(Guilt),而做了不光彩的事會有羞恥感(Shame),但兩者皆不同於基督教裡有神學意義的原罪(Sin),罪惡感的深層心理學的探討,就只有西方兩本知名的書:Escape from Evil(逃避魔鬼)The Denial of Death (否認死亡),作者都是歐內斯特·貝克爾(Ernest Becker )。本文後面會談到高行健的《一個人的聖經》則是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詳細,請看拙文: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及探究華人的「罪惡感」?─驀然回首(6)
(待續)
請看「陳華夫專欄」─文學與藝術寫作─系列文章:

張愛玲的後半生傳奇─文學與藝術(1)
「詩意」的本質與創造─文學與藝術(2)
詩│《鳳凰花開人間落》─文學與藝術(3)
歌評│為何懷念的老歌與民謠能勾起往日的回情懷與老友的重逢─文學與藝術(4)
歌評│論台語歌謠《春花望露》文學魅力─文學與藝術(5)
歌評│如何避免「假音」,以「真音」、「共鳴」唱「高音」及「說話」的竅門?─文學與藝術(6)
寫作│中文的「寫作3W法則」─文學與藝術(7)
寫作│如何寫高品質知識性文章─文學與藝術(8)
寫作│如何寫好故事及小說─文學與藝術(9)
寫作│散文與知(識)性文章不同的寫作訣竅─文學與藝術(10)
畫評│新印象派名畫─喬治·修拉的《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之繪畫訣竅─文學與藝術(11)
文評│近代中國小說獎─頒獎扎記(之 1 )─文學與藝術(12)
影評│好萊塢迪士尼為何要拍真人版《花木蘭》─文學與藝術(13)
影評│《心火》(蘇菲•瑪索主演,1997)─文學與藝術(14)
寫作│如何寫有深度的書評及影評─文學與藝術(15)
書評│《詩的原理》萩原朔太郎著 徐復觀譯─文學藝術(16)
影評│宮鬥劇《步步驚心》及職場電視劇─文學與藝術(17)
影評│《地久天長》王小帥導演─文學與藝術(18)
書評│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國小說史最特殊的「自傳性」贖罪──文學與藝術(19)
影評│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趙婷之《游牧人生》─文學與藝術(20)
樂評│《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是在詮釋白居易的《琵琶行》─文學與藝術(21)
提高文章「可讀性」及「點閱率」之秘訣─文學與藝術(22)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近代畫的比較與賞析─文學與藝術(23)
論路遙《平凡之世界》之貧窮苦難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4)
論賈平凹《廢都》及《金瓶梅》性意識之自我懲罰的贖罪─文學與藝術(25)
論《金瓶梅》之反諷意識─文學與藝術(26)
論余華《兄弟》荒誕血腥污穢低俗的敘事之文學與思想─文學與藝術(27)
論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余華《兄弟》及《金瓶梅》的性與政治─文學與藝術(28)
論張愛玲〈色,戒〉的「由性生愛」主題與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29)
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文學與藝術(30)
論陳華夫小說《黃色信封袋裡的派克金筆》之敘事技巧─文學與藝術(3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76會員
249內容數
思想家─理解、解釋、預測世界。發表:9篇「深度政經分析」、6篇「現代開悟之洞識」、10篇「學習的本質」、13篇「美中關係」、4篇「驀然回首」、21篇「文學與藝術」、36篇「科技與智慧」、9篇「圍棋的本質」、40篇「美中經濟」、28篇「美股的本質」、12篇「美聯儲的本質」、12篇「貨幣及美元的本質」,共201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者:陳華夫 高品質知識性文章的寫作秘訣是內容扎實,邏輯清晰近人,充滿刺點的「感動點」,捏拿讀者的好奇心,抓住讀者的同理心」或同情心,營造文章的反諷,讀者渴望知道結局,而一口氣讀完。
作者:陳華夫 高品質知識性文章的寫作秘訣是內容扎實,邏輯清晰近人,充滿刺點的「感動點」,捏拿讀者的好奇心,抓住讀者的同理心」或同情心,營造文章的反諷,讀者渴望知道結局,而一口氣讀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鹿苑長春》是一九三九年獲普利茲獎的名作,張愛玲形容它是一本橫跨不同年紀都能品嚐箇中滋味的讀物。故事講述一名孩子從「小孩」轉為成熟「大人」的過程,原作者以近乎日常的詩意筆觸,鑽進角色的內核,疊加著張愛玲纖細的情緒展延,自此,一名男孩和他的幼鹿便在讀者心中奔馳了起來。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Thumbnail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作者:He ChangMing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曾不知天高地厚的寫過幾本浮薄之作,這讓我很後悔,甚至羞於提及。之所以說浮薄,是因為它們所關注的僅僅是肉體生命和思想生命(只是個人生活方面的,並非政治意義上的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沒有深入到民族生命和天地生命,更沒有將此四
張愛玲是民國初年文壇的異數。當時比張更受歡迎的作家,大半已被時代淹沒,倒是毀譽參半的張愛玲,反而成了華文文壇永恆的巨星。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始終有人將張的作品改編為影像,讓張愛玲的作品與當代觀眾跨界對話,同時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讀者。 電影相對成功的,倒是張較不出名的短篇小說《色,戒》。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張愛玲筆下描述紅玫瑰王嬌蕊的「那一抹蚊子血」向負盛名,過去少讀書的我最近終於看完了這篇經典。自認沒什麼能力寫書評,而且八十年來相關的優秀書評不在少數。出於我的驚奇,我只是沒有想到,文章一開頭就破了題,把「聖潔的妻」以及「熱烈的情婦」開門就寫了出來: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鹿苑長春》是一九三九年獲普利茲獎的名作,張愛玲形容它是一本橫跨不同年紀都能品嚐箇中滋味的讀物。故事講述一名孩子從「小孩」轉為成熟「大人」的過程,原作者以近乎日常的詩意筆觸,鑽進角色的內核,疊加著張愛玲纖細的情緒展延,自此,一名男孩和他的幼鹿便在讀者心中奔馳了起來。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Thumbnail
(一)真誠而不媚俗  曾經是七○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旗手的小說家黃春明(1939-),自一九八三年發表小說〈大餅〉之後,其創作量銳減,直到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間只發表了十一篇小說,黃春明選其中以老年人為主角的作品十篇,合為《放生》(臺北:聯合文學,一九九九年十月初版),與久違了的讀者見面,不敢去想自己已
作者:He ChangMing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曾不知天高地厚的寫過幾本浮薄之作,這讓我很後悔,甚至羞於提及。之所以說浮薄,是因為它們所關注的僅僅是肉體生命和思想生命(只是個人生活方面的,並非政治意義上的肉體生命、思想生命),沒有深入到民族生命和天地生命,更沒有將此四
張愛玲是民國初年文壇的異數。當時比張更受歡迎的作家,大半已被時代淹沒,倒是毀譽參半的張愛玲,反而成了華文文壇永恆的巨星。除了作品本身的魅力,始終有人將張的作品改編為影像,讓張愛玲的作品與當代觀眾跨界對話,同時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讀者。 電影相對成功的,倒是張較不出名的短篇小說《色,戒》。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張愛玲筆下描述紅玫瑰王嬌蕊的「那一抹蚊子血」向負盛名,過去少讀書的我最近終於看完了這篇經典。自認沒什麼能力寫書評,而且八十年來相關的優秀書評不在少數。出於我的驚奇,我只是沒有想到,文章一開頭就破了題,把「聖潔的妻」以及「熱烈的情婦」開門就寫了出來: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