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厚譴損

    不是台語很難,而是我們這一代的台語能力下降了!語言乃溝通之工具,需要於日常生活中,不斷的聽到,用到,講到!而,目前的環境,卻是如於一大湖中,偶而丟下一塊小石頭,震起的漣漪,引不起什麼大波浪!台語流失的老詞彙,語音,讓人有巧婦無米之炊的無力感!為什麼有些台語劇,會參雜國語在裡面,這個問題,不言而喻!漢學私塾的消亡,是另一個台灣人無法讀說書面字(文讀音)的原因!兩者疊加,更限縮使用自己母語的能力!在這一區塊,有一些人默默在付出努力,從詩詞,兒童啟蒙書,三字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甚至四書五經等,大量的留下文讀注音以及音頻語音,寄望這些星星之苗能在灰暗的大地,留下薪傳的火種,使母語文化不至於完全滅絕!
    以下為轉載:
    在八卦板有人問起,如果要和朋友各出十題台語詞彙互考,有沒有必殺題?新詞彙且不去談,光是台語流失的老詞彙就不知有多少了。 在回文中,我將必殺題分成「舊事物」、「俗讀訛音」、「破音字」、「難發音」、「華語易字」、「老話」、「文音」及其他。 每個詞彙後面都附發音連結。 台語難講的詞語有幾大類。 第一種是這個東西現代基本上已經沒有了,或者不太會接觸到,所以現代人不太會講。 例如: 舵公 https://goo.gl/sklPAI 激腦 https://goo.gl/LmJtpj 糶米 https://goo.gl/GM0vSE 馬鞍 https://goo.gl/YGzCFa 加轆仔 https://goo.gl/P0Yxrd 第二種是一般人以為會講,結果發音原來是錯的。 例如: 軍艦 https://goo.gl/ESfRzk 避免 https://goo.gl/Dbtb8g 寂寞 https://goo.gl/M2jO75 植物 https://goo.gl/phtJEa 支援 https://goo.gl/vqLqYG 賄選 https://goo.gl/GyVwFh 笑容 https://goo.gl/3jPiBh 情況 https://goo.gl/hdVlze 碩士 https://goo.gl/hYhwGF (sik8-su7, 俗念 sik-su7) 第三種是破音字,對方以為會念,這個字偏偏讀別的音,是別的意思。 呼蛋 https://goo.gl/DZpBUC 石榴 https://goo.gl/gynJFw 上水 https://goo.gl/e0LWJJ 帶孝 https://goo.gl/KO7Tvj 第四種是難音字,現代小朋友不太會發音的字。(附文白對比) 虐待 https://goo.gl/JMo28f (gik8) 蠍仔 https://goo.gl/0Biljl (hiat vs. giat) 六畜 https://goo.gl/XKiZE3 (hiok vs.thiok) 歡迎 https://goo.gl/8mD5Vh ging5 迎神 https://goo.gl/UnP7vB ngia5 第五種是國語很常見而且簡單的字,但台語偏偏不知道怎麼念。 森林 https://goo.gl/fhaoOG 花瓶 https://goo.gl/kMlGCw 榮譽 https://goo.gl/NCDgBc 白鶴 https://goo.gl/QdAwmS 第六種是現在大概只有阿公阿媽才會用的古老詞彙。 厚譴損(迷信) https://goo.gl/BIfWGn 娘仔繭(蠶繭) https://goo.gl/EQYs9b 發酵 https://goo.gl/Q3vocL 粿粞(做湯圓或年糕的糯米團) https://goo.gl/EVPSgc 第七種是文音,要受過早期私塾訓練才會講。 平仄 https://goo.gl/Or5nNG 夕陽 https://goo.gl/xybdlH 第八種,其他國臺對照考題: 圍兜:頷垂 https://goo.gl/AFqjjS 腋下:胳下空 https://goo.gl/NMhH9M (我說 kueh-lang-kha) 手汗:手液 https://goo.gl/MgXqZa (sik vs. sioh) 翻白眼:反白睚 https://goo.gl/PaEEIJ (gai5 vs. kaninn5) 食指:指指 https://goo.gl/Mi5Nhr 木魚:嘓魚 https://goo.gl/W6bYqw 圖片這本1895年出版的《台灣地誌及台灣言語集》,紀錄了澎湖當地的語言,有不少就是現在已經沒人聽過的說法。其中「大砲」我們小時候不說「大砲」而說「大貢」,查了一下,原來明朝就有「大貢銃」這種稱呼,居然出處有典哩。

    自註:

    下空,「下」,可能是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