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困難,孩子略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華人社會的傳統觀念仍然在現實中橫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與關懷,常常以隱諱的方式表現。愛你難以啟齒,關心你變成碎念,一切都是為孩子好,然而有幾個孩子能夠真正明白話語背後的涵義?有多少父母能夠理解孩子行為的動機?
父母細心呵護,希望孩子們都能「盛開」。(圖:Carly)
從小就知道爸爸不是英雄,媽媽不是慈母,他們都是普通人
小孩的辨識能力很強,也可以說是本能,我們在面對父母時,都會先投以希望被照顧的憧憬,然而並非每一位父母都是超人,他們也有情緒,也有困擾,他們也是從錯誤中學習成長,沒有天生就會教育的父母,面對一個新生命,給予的愛永無止盡,只是愛的方式各有不同。
我們深愛彼此,卻很難說出內心真正的感受,因此默默為孩子付出,有很多貼心的舉動,但從來都不是直接的,這些舉動都期待著被發現,然後等待感謝,可是大多時候這些等待都落空了,只有少數幾次得到感謝,就像中樂透一般開心,繼續為孩子付出更多,這樣苦中帶甜的滋味,很難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愛。
不論西方社會或是東方社會,社會看待「情緒」的方式,往往造成我們錯誤辨識內心真正的情緒,在東方社會更弔詭的是,我們的「愛」以「礙」的形式表現,我愛你,我也擔心你,於是我隱藏內心的擔憂,以碎念或是責備的方式來表達我對你的關懷,甚至說出「以後你就聽不到了」、「我是為你好」來情緒勒索孩子們接收愛,結果往往卻是背道而馳,我不會說「父母為你好其實只是為自己好」,我們要知道父母這個身分背負的責任超乎我們想像,養育我們已經不容易了,照顧我們的心靈更是需要互相學習,以及投入更多的耐心,很多時候他們連自己都不一定能夠妥善照顧自身心靈,以及其深處的傷口與恐懼,我們需要互相傾聽彼此心中的想法,而非否定對方或斥責。
不管父母說什麼,小孩都有話要說
人之常情,無論你是社會標籤的乖小孩或是叛逆的小孩,父母說的話,小孩總是能反駁,天馬行空又涉世未深的思維,碰上順應社會框架已久的思維,簡直要發生家庭革命,能真正放下自己,認真傾聽的人並不多,因此出現代溝,甚至發生許多令人惋惜的憾事,父母與小孩都渴望著彼此的愛,卻又句句傷人,最後越離越遠,以悲劇收場。我們都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卻又再次互相傷害,累積到最後形成未爆彈。
難道我們沒有辦法解決嗎?最近我有一個體悟,我忽然理解到,父母關心的背後是擔心,擔心的背後是不信任,父母希望孩子們能夠獨當一面,卻又無法完全放手,父母不想讓孩子受苦,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接受孩子長大的事實,因此拼命地圍繞在孩子身旁,成為他們一生的保護傘。父母的擔憂與焦急都反應在行為上,一不小心就大吵一架,做父母的滿是挫折,然而父母應該將擔憂擱置一旁,相信與孩子們共同成長、互相學習是一件難得的好事,再一同著手解決問題,給予提醒不插手,孩子會更有信心處理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arly卡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生地圖就握在手中。(圖:Carly) 失去方向 在交叉路上迷惘 徘徊千百回 始終不見希望 地圖就在手中 慢慢描繪輪廓 留下曾經的輝煌 路很遠很大 勇敢邁開步伐 戰勝心魔和疲乏 走過無數日夜 流過多少淚水 看見專屬的希望
試著不去在意 卻還是心底有你 強忍悲痛 笑笑看著傷口 是什麼讓自己不如意 是在意 在意,你是我的唯一 在意,你是我的動力 夜色降臨 帶著幾分醉意 好讓憂愁快快消去 阿~在意 阿~在意
人生可能不只經歷一次空白的階段,不論是畢業、留職停薪、失業,抑或是轉職,都有可能會遇上,然而,留白並沒有不好,珍惜完全空閒的時光,從事有趣的活動或是大休息,都能夠為自己帶來正面的影響。
母親鮮少與我談及「獨旅」、「徒步旅行」或是「窮遊」這類型的旅行話題,通常是觀光勝地較常是討論的重點。昨晚於用餐完畢後,母親主動討論她最近看到一位女性獨自行走朝聖之路的文章,並熱烈地分享她的觀點,我聽完滿是驕傲和喜悅。
在提倡愛自己的流行價值觀不停傳播之下,我們也開始口口聲聲說要愛自己,但我們真的知道如何愛自己嗎?或許我們看了網路上的許多文章,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但我們知道該怎麼做嗎? 愛自己是一種滿足感
人生地圖就握在手中。(圖:Carly) 失去方向 在交叉路上迷惘 徘徊千百回 始終不見希望 地圖就在手中 慢慢描繪輪廓 留下曾經的輝煌 路很遠很大 勇敢邁開步伐 戰勝心魔和疲乏 走過無數日夜 流過多少淚水 看見專屬的希望
試著不去在意 卻還是心底有你 強忍悲痛 笑笑看著傷口 是什麼讓自己不如意 是在意 在意,你是我的唯一 在意,你是我的動力 夜色降臨 帶著幾分醉意 好讓憂愁快快消去 阿~在意 阿~在意
人生可能不只經歷一次空白的階段,不論是畢業、留職停薪、失業,抑或是轉職,都有可能會遇上,然而,留白並沒有不好,珍惜完全空閒的時光,從事有趣的活動或是大休息,都能夠為自己帶來正面的影響。
母親鮮少與我談及「獨旅」、「徒步旅行」或是「窮遊」這類型的旅行話題,通常是觀光勝地較常是討論的重點。昨晚於用餐完畢後,母親主動討論她最近看到一位女性獨自行走朝聖之路的文章,並熱烈地分享她的觀點,我聽完滿是驕傲和喜悅。
在提倡愛自己的流行價值觀不停傳播之下,我們也開始口口聲聲說要愛自己,但我們真的知道如何愛自己嗎?或許我們看了網路上的許多文章,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但我們知道該怎麼做嗎? 愛自己是一種滿足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親子溝通中的挑戰,特別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我們反思了情感表達的重要性,以及家長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如何也需要照顧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想了解如何改善這種親子關係,讓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愛,請繼續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親子溝通中的挑戰,特別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父母的愛。我們反思了情感表達的重要性,以及家長在關心孩子的同時,如何也需要照顧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想了解如何改善這種親子關係,讓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愛,請繼續閱讀。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情緒與事實的糾纏,父母如何成為他們情感與現實間的明燈? 從認識情緒到表達事實,探索如何透過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清楚分辨內心的情緒與外在的事實的不同,培養出他們的情緒智力。 閱讀全文,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清晰表達:情感與事實的分離 在父母眼中,孩子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