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團隊中運用教練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約翰·惠特默的《高績效教練》書中提到,教練的方法非常有助於挖掘集體智慧。很多團隊領導者認爲在新專案啟動和專案結束覆盤的時候使用教練的方法比較好。在這兩個階段教練可以幫助團隊創造一個共同思考、共同學習、共同回顧的環境。
這種教練對話可能會是什麽樣子?設想一個團隊正準備接手一個新專案。團隊教練需要思考的一些重要問題是:
  • 針對這個特定的專案,我如何提高團隊對他們自己的豐富資源在特定項目中的覺察?(重點在整個團隊,而不是每個單獨的成員)
  • 如何使他們有主人翁精神,爲整個專案主動承擔責任?(再次强調,不僅僅是個人的角色,而是做爲一個團隊)
  • 團隊如何成為這個專案强大而又靈活的支持後援

遵循GROW模型
教練可以遵循GROW模型來引導。以下是一些示例問題,實際中具體問題的多少可以視特定的情景來决定。
【目標】
  • 我們的目標是什麽?
  • 這個目標的重要性是什麽?
  • 如果專案/任務取得成功,結果會是什麽樣的?
  • 這個將給我們/我們的客戶/我們的利益關係人帶來什麽不同成果?
  • 如果我們以最佳方式一起工作,會是什麽樣的樣貌?
現狀
  • 做爲團隊,我們有什麽優勢可以用來完成這項任務?
  • 做爲團隊,我們可能會面臨哪些挑戰?(外部與內部)
  • 按照1〜10分來評分,我們處理這些任務的準備度是多少?
  • 我們需要哪些方面的幫助?
選擇
  • 我們還需要爲這項任務做什麽其他準備?(運用腦力激盪法)
  • 誰可以成爲我們的盟友來共同完成這項任務?(列出利益關係人清單)
  • 我們可以做什麽?(腦力激盪出行動方案)
意願
  • 作爲團隊,我們將要做什麽?(創建團隊行動方案)
  • 作爲個人,我們將要做什麽?(個人行動方案和責任)
合作洽談/聯繫:shocareermap@gmail.com
企業面對轉型的複雜挑戰,策略聚焦、團隊凝聚、敏捷創新、業務轉型、目標共識、落地執行、領導力提升…..等一個又一個需要翻越的浪頭,如果你對以上問題好奇,那麽,請跟隨CS團隊教練的鏡頭,走進工作坊全流程解析的直播現場,跟隨教練團的步伐,一起學習融合策略設計思維、團隊教練、引導流程的工作坊設計,並見證其中的精彩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空椅子的三個規律,在團隊教練引導的過程中,空椅子上的人會經歷:傾述宣洩、自我對話和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一個很好的照鏡子工具,有三個不變的原則:第一是接納,引導的過程中,教練一直在「接納」對方,主要接納對方的情緒和動機,然後持續的攪動。
從動力學思維的角度看組織轉型,就更能理解,轉型就是一種組織運作的模式和習慣從原有模式切換成另外一種模式的過程,波浪分析,如果我們把組織隱喻成這幅衝浪的畫面,此刻,是什麼牽引著組織在波浪的呢?組織目前在什麽位置呢?在浪頭、浪尖、浪尾,還是在從浪尖往海平面跨越的橫切面,又或者是在漩渦和暗潮中翻覆拉扯
空椅子的三個規律,在團隊教練引導的過程中,空椅子上的人會經歷:傾述宣洩、自我對話和與他人對話的過程,一個很好的照鏡子工具,有三個不變的原則:第一是接納,引導的過程中,教練一直在「接納」對方,主要接納對方的情緒和動機,然後持續的攪動。
從動力學思維的角度看組織轉型,就更能理解,轉型就是一種組織運作的模式和習慣從原有模式切換成另外一種模式的過程,波浪分析,如果我們把組織隱喻成這幅衝浪的畫面,此刻,是什麼牽引著組織在波浪的呢?組織目前在什麽位置呢?在浪頭、浪尖、浪尾,還是在從浪尖往海平面跨越的橫切面,又或者是在漩渦和暗潮中翻覆拉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有一段話: 「一個能做到互賴的人,既能與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潛力。」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今的企業需要網羅不同領域的人才來組建跨部門團隊一起共創商業價值。當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成員組建成一個團隊,也為團隊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到底要如何管理團隊,才能激發成員的潛力,提高團隊效率呢? 我認為《高績效獲利團隊》書中點出了高效率團隊的本質,也就是良好的團隊氛圍和團隊共同基礎,這都會影響
瞭解業務團隊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本文介紹了七大智慧,包括資源充足的管理、建立信任與共鳴、應對消極成員、協同作業的調和、合理的業績目標設立、衝突解決的技巧、以及變化應對的冷靜面對。
怎麼促進團隊合作?提高團隊凝聚力?掌握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原理是關鍵!跟著我們一起全面了解有效團隊合作的特質和核心價值,學習高效策略技巧來管理團隊,推動成員開放溝通,大家一起掌握高效數位工具來提高團隊合作效率!文末還有團隊建設遊戲喔!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中與不同角色進行溝通和談判的藝術。通過定期會議和主動傾聽建立團隊信任,定期更新和展示同理心管理客戶期望,雙贏思維和充分準備協調三方合作夥伴,以及數據驅動的簡潔匯報獲得高層支持。案例展示靈活應用這些策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完成。
Thumbnail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有一段話: 「一個能做到互賴的人,既能與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潛力。」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章主要討論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率的團隊,並深入剖析2012年的湖人隊所面臨的角色衝突及解決之道。同時參照貝爾賓博士的理論,提出團隊成員的類型及角色,並探討團隊應該如何適度結合各類型的成員。最後,從主管及下屬的角度提出建議,以改善團隊綜效,化解衝突。
Thumbnail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引領團隊從被動執行轉為主動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部門營業目標的轉型實例,包括轉型契機與挑戰、設定績效目標的關鍵步驟、轉型後的成果與反思,並給予其他主管的建議。透過明確的目標、可量化的指標、有效的溝通與回饋,成功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執行到創新的轉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創業團隊在管理壓力和溝通上的心法和經驗,並提到適當的小里程碑能夠維持團隊的前進動力,以及創造溝通環境的自由性,減少溝通上的不安。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現今的企業需要網羅不同領域的人才來組建跨部門團隊一起共創商業價值。當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單位的成員組建成一個團隊,也為團隊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到底要如何管理團隊,才能激發成員的潛力,提高團隊效率呢? 我認為《高績效獲利團隊》書中點出了高效率團隊的本質,也就是良好的團隊氛圍和團隊共同基礎,這都會影響
瞭解業務團隊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本文介紹了七大智慧,包括資源充足的管理、建立信任與共鳴、應對消極成員、協同作業的調和、合理的業績目標設立、衝突解決的技巧、以及變化應對的冷靜面對。
怎麼促進團隊合作?提高團隊凝聚力?掌握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原理是關鍵!跟著我們一起全面了解有效團隊合作的特質和核心價值,學習高效策略技巧來管理團隊,推動成員開放溝通,大家一起掌握高效數位工具來提高團隊合作效率!文末還有團隊建設遊戲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