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該停止批判性思考,來點建設性思考,才能為這世界注入正能量如何?我看著書店裡的書本,充滿著心理勵志,也讓我不免覺得充滿正能量,社會總是教你做自己,保有自己的聲音,不去理會別人的閒言閒語,這世界的酸民實在太多,幹嘛管其他人怎麼想,怎麼說你的不是?當然,社會仍有法律與秩序,因此,當社會的公平性受到挑戰時,我們其實該去想想這之間的界線關係。
你別期待平等真的在社會真實發生,所謂的平等,其實是向來的不平等,我一再強調這點,所以,我也從來沒有想要去平等什麼,所有我們應得的平等,性別平等,種族平等,向來都是神話,但並不表示,我們不應該往這條方向前進,請先別誤解我的意思,或是扭曲它。我的意思是說,用哲學的話來看,這整個社會之間去要求平等這件事上,是一種處於兩端很難平衡的事情。
當我看著我的 Apple Watch 錶面,我心裡其實就有不平衡的感覺,因為整體下來要保持一體性,必須考量複雜功能提供的圖樣以及搭配起來的感覺,還有是否可以一目瞭然,操作起來是否可以好看,才是我的宗旨。你可能會說,只不過是錶面而已,有必要想得這麼「複雜」嗎?喔,是的,我就是想得這麼複雜,因為整體搭配的錶面是一種「學問」,不然你仔細去想想,上方的一個圖樣搭配下方的「空蕩蕩」,其實很奇怪,不然就是中間的空洞很難搭配出一個好看的圖樣,還有整體下來是否一體成型的感覺,衣服的穿搭也是這樣,什麼顏色搭配什麼顏色的下半身與鞋子都有關係。因此,我在看整體錶面,或是平衡這一件事情,我看的是整體出來的那種感覺。
不過,正能量依舊發達,比我寫得好的人依舊很多(但是賣得不怎麼樣),社會總是要你提供正向思考,不能被逆境給打倒,當你被要求做你自己,當你的思絡是整個屬於你自己打轉時,喔!對了!我就是在做我自己。做我自己的原則是能夠多方思考,能夠尊重他方或是多方,能夠不那麼自私,也別那麼無私的思考,什麼叫做自私?當中心點偏向你,那中心點是指什麼?就是要求你要做出你不喜歡的事情時,你是否能夠偏向他人,而不是自己?每一個人都喜歡「被愛」勝於去愛,因此,這種中心點一個很重要的脈絡思考是我們在自己的思考上,是否是圍繞自己較多,還是圍繞別人較多?
你當然情願多愛你自己一點,勝於努力去愛別人,關心別人較多,除非是你本性,否則愛你自己的快樂,大概沒有整天關心別人的生活來得居多,畢竟我們有大愛裡的小愛——而大愛,就是以眾生皆為平等為原則,處處擺在一個中間界線,畫出一個「人」,而非身份地位的象徵,例如位階。
總經理,或是總統這樣的「職稱」,不代表什麼。而總經理之間與階級之間的那樣地位,似乎只是某種位階上的意義分層(我在〈赤裸的感覺〉有提過)。階級表示我在你之上,你應該要聽從我的命令,意義是在於你的事情管理與我的事情管理權責之間的分化,誰的事情應該如何,似乎是看宏觀的方向,而非微觀的指令去面對什麼影響,但非真的能夠看到微觀的效應在發酵,總經理是扛整體的職責,員工可能就沒有,代表道歉的是局長、市長,還有最高階的部長,但發生問題的人,或是我們該去思考每一個樹與林之間的影響,似乎只有樹林本身比較重要,勝於一個枝枒帶來的效應。
正能量依然很重要,因為社會很需要這個,當全球陷入經濟恐慌,停滯不前,我們需要正能量來維持社會的運作,因此社會的前進道路很重要。我也從來沒有排斥正能量的需求與看法,我通常只是覺得,平衡正能量的思考很重要,我們應該暫停下來去想想正能量是否過火了?這才是我一貫的看法,因為正能量一直都不缺,只是很容易偏向認知思考,當新聞可以因為信者恆信,而陰謀論可以滿天飛時,政治一直有個「空窗期」,這個空窗期不是厭惡了政治,就是溫和派出現的那一刻,可以對政治的立場有著最嚴正的批判與立場,而堅持這點,持續不減。
而當政治光譜越來越「發揚光大」時,整體的政治變成了兩種派系最鮮明的聲音,一如右派與左派的戰火一樣,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光譜會形成,不是沒有原因,一是我們害怕,一是我們不了解而拒絕接受,一是我們自己生活有困難而不得不拒絕,一是我們要接受,首先得先接受害怕與未知。兩派的拉鋸,從難民開始,從傳統開始,從我們要改變開始,都有著有困難點開始,正能量會這麼火紅,也是因為宗教的思考理論開始讓我們信自者,得永生開始——這裏的自者當然是指自己——還有教導你的神,不管是基督耶穌,還是聖母,或是穆罕默德,或是釋迦佛陀,都可以,其中的真理,都在反覆教我們領悟這其中的「正相關」是什麼,例如家庭勝於事業的成功,或是救苦窮人,期許自己可以更好,帶領眾生,脫離「苦海」。
然後到了吸引力法則,或是靈性思考,裡面的「精神」都是保有自己的靈魂,能夠「正」,而非反,能夠堅強,而非放棄,能夠堅持,而非打敗,能夠更好,而非更差,能夠更幫助更多人,而非自私自利。社會的好與不好,自私與非自私,是否有該其道理,都是我們一套個體合理推敲出來,以及社會給我們的思考,而有的社會合理去發聲,去影響,去處處讓我們連結更有力,更為強韌,這都是社會帶來「正向」思考上的整體光芒,沒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我們都想要發大財,受人歡迎,更為成功,更上層樓,好還要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社會或是國家絕對不缺這個,因為社會是給人們需要持續成長的地方,即使還有黑暗面。當路燈亮起,當這些燈光照不到這些地方角落,就是黑暗崛起的時刻。也說真的,遊民依然很多,貧窮依舊是很難吃得了「一餐」,而何謂一餐?一個麵包,或是一碗泡麵?沒熱水泡,也真夠窮了,放眼整體的角落,兩種世界帶來的兩種差距,宛如貧富很難真的不可能平等的情況下,只是把這條貧富線,努力拉升另一個層次而已,不是沒有解決,而是解決的方向不是挑戰平等,而是平衡著另一個斜線而已。
性別呢?男女既然不可能男女同時看待,那麼男生的角色始終就是男生,而非女生。女生呢?始終扮演女生的要角,而非男生的定義,即使你外貌像男人婆。男生在定義上早已經被定型,誰要剛強,誰要柔弱,不是你說了算,即使你個性像娘娘腔。這種生來不平等,你也不可能要求去平等出一個界線,因此,想要平等,或是不平等,整個社會的平衡力也往那一條斜槓的界線去延伸,去思考,去往上另一個方向去前進。
什麼叫做自私?當中心點偏向你,那中心點是指什麼?就是要求你要做出你不喜歡的事情時,你是否能夠偏向他人,而不是自己?
我不缺正能量,只是去思考這樣的問題點是什麼,我到頭來都只有探討意義一途,為什麼?就像現在「『為什麼那個很重要』系列書籍」探討的那樣,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思考與意義的重要性,這不能否認。當我們一昧或不一昧去討論其真正重要性時,其實是把某些推向某項範疇內,而真正忘了去思考真正該重要的意義是什麼,而非真意義或是偽意義可以去解釋,而我說出偽意義時,或是泛意義,甚至有個意義時,都是在討論真正意義,而不能被曲解,或是被斷定某些事實或是意義,就是真正存在的意義,而只看到那個。
社會的應該放在哪裡,我真的不知道,但是一直了解的是,不是在偽意義去認識它,而真正了解那就是意義的目的性。好,社會一直都在有這項潛力,但意義呢?是否真正(不)一昧去思考完整的發展,其延伸出來的各種影響效力呢?畢竟,說實話,社會的影響下,在「正字標記」這樣的脈絡去追尋,我們真的很容易為了好而更好,為了該有意義而去有意義,為了三享去三享,甚至去三創,創造更好,更有力,更為讓人滿意的生活。
如果讓人滿意,我為什麼還是無法對社會整體滿意?畢竟,正面與反面的思考,在這種斜槓的延伸下,不斷往上蔓延,是沒有達到一種平衡的力道,窮人還是很多,弱勢還是很多,要讓人處處有溫情,角落也需要黑暗的印照,就像自然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