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9期

更新於 2024/01/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021/1/27
主編:復舜
副編:逢瑋
文/逢瑋(新書推薦)

新書推薦:《思覺失調症完全手冊:給病患、家屬及助人者的實用指南》〔第七版〕,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本書正是 #為受到思覺失調症影響的家庭而寫,作者詳細解說思覺失調症的樣貌、症狀、成因和治療;針對家庭如何接受及適應這個疾病提出建議,也解答常見的問題,為患者與照顧者提供實用對策。最重要的,是本書試圖 #破除坊間的各種迷思,將 #思覺失調症除罪化。了解思覺失調症,可以減少迷思,將疾病從邪惡邊緣拉回到理性的範疇。
本書為最新修訂之 #第七版,內容豐富,並收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是一本寶典級的治療指南,不僅 #病患及家屬 能從中得到所需資訊,#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甚至 #社工、#警察、#法律從業相關人士,也都能從本書獲益。」
文/復舜(新聞及相關評論之摘要)

【新聞】性衝動女病患想壞壞找病友做愛3次 台大竹東分院得賠她40萬

【評論】陰道是自己的,究竟要醫院負什麼管理責任? 文/李俊宏(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任)

新聞內容為一名女子小芬(化名)罹患思覺失調症,在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治療時,被檢查出聽幻覺與情色妄想,在住院期間與一名陳姓病友在廁所發生3次性行為,被小芳的母親一狀告上法院。院方表示發現小芳與陳男不適當互動時,醫護人員即提醒應維持適當之身體距離,此外,當小芳與陳姓病友有肢體接觸時,醫護人員有將她隔離與四肢約束,已盡防範監督與照護義務。不過台灣高等法院審理後認為,院方並未告知陳男不可以進入小芳的病房,也沒有對陳男做出約束處置,導致陳男在病房廁所對小芳性侵3次,顯見醫護人員雖有提供醫療照顧,卻惟未盡保護、照顧小芳身體、健康及貞操權附隨義務,因此台大醫院竹東分院應負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責任,與陳男應連帶賠償40萬元。
李俊宏醫師對此有以下評論(摘要):
在美國1972年Wyatt對州立醫院歷時33年的訴訟後,聯邦法庭羅列了32項尊重病患自主權的原則,希望未來州政府在執行精神醫療業務需要遵守,其中一條就是「應該要保有與異性接觸的權利」。
因此,英美的精神科病房是可以允許病患進行性行為的。醫院要提供的是性健康諮詢與篩檢、親密關係的健康衛教、並且針對所謂性自主同意的部分要讓病患清楚知道。比較前進派的精神醫療專家,甚至會倡導健康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對病情恢復或穩定是有助益的。
然而,這樣的概念在台灣容易被挑戰。這個案件若知情同意能力是沒有明顯障礙或顯著受到精神症狀影響的,其實是個身體權力的議題。從新聞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到台灣醫療環境對於病患間的肢體接觸是很畏懼的。而一個人生了病,會不會有肢體接觸的需求?除了家人以外,他可以在何處滿足這個親密感的需求?我們社會對於一個「精神被醫師認定並不影響知情同意」的女性精神病患,是否允許他們想要找人做愛的自由?
主編心得:
作為一名精神醫療的從業人員,其實一直都很在意病房規定。我時常會想像若有一天是自己住進了精神病房,我會不會受不了病房的規定?在台灣,很多醫院的規定都是相當嚴格的,基本上我自己是沒有聽說過有病房會允許病人發生彼此知情合意的性行為。然而李醫師的評論寫到英美的精神科病房是可以允許病患進行性行為的,這就讓我感到非常好奇,究竟為什麼國外做得到,台灣卻做不到呢?在查詢為數不多的文章後,發現其實歐美的精神科病房也不見得就允許病人可以發生性行為,尤其是急性病房更是如此。許多文章都寫說,這個議題本身就是個困難的議題。在一篇分析31家醫院的填答問卷的文章中就發現,這些醫院對此議題最主要的政策方向幾乎都是「禁止性行為」或是「不允許醫護和病人之間發展關係」。不過有另一篇文章提到,也有一些醫院的政策說明了病患也有發生合意性行為的權利。在歐美的醫院比較有共識的是,許多的醫院會提供病人和醫護人員性教育,好讓醫護人員知道如何應對,也讓病人可以懂的自我保護。總之,這幾篇文章看下來,對於「病人可否在病房裡做愛」,其實至今也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和情境十分複雜,牽涉到病人是否有能力做出意思表示、病人的年紀及病況等等,另外也要考慮到若不積極管理,是否會造成更容易發生性騷擾的事件,所以很多狀況都是根據個案來處理。
回到事件本身,爭點或許就是究竟化名小芬的女病患和陳男是否是進行“合意”性行為,若否,那才會是性侵,也才有附帶損害賠償的問題。然而若再退一步思考整個病房管理的系統端,那我們可以思考台灣的精神醫療是否有可以做到歐美部分醫院有嘗試做的——也許,可以提供安全性行為和防範性騷擾的衛教,對於病人發生性行為後的處理也可以嘗試擬定SOP,這樣之後也更容易去做滾動性的修正。

殺人說有精神病就沒事?他揭法庭真相(記者張雅筑、攝影剪輯江芳緣/台中-彰化報導)

摘要:
這篇主要是採訪彰基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王俸鋼醫師,去回應大眾的質疑:犯案的被告只要宣稱自己有精神疾病就可以有「免死金牌」?
王醫師主要從幾個面向做回覆:
1、主張自己有精神疾病的被告,鑑定出來有疾病,絕對不會就因此可以減刑、免刑。在國外提出這種精神異常抗辯的被告,真正能通過抗辯的不過才百分之一左右,所以我們必須去理解到,光是主張自己有精神疾病,多半仍無法被減刑或免刑,因為許多人的精神疾病的病況是沒有影響到犯案當下的理解和執行能力的。
2、那會不會出現裝病想騙鑑定的可能呢?王醫師表示:疾病是非常難假裝的,特別是精神疾病。
3、嘉義台鐵殺警案一審時被告獲判無罪,導致參與精神鑑定的醫師飽受霸凌,不少人認為鑑定阻礙了「正義」、「公道」。但是事實上,精神鑑定就只是裁判所考慮眾多證據之一,而非「唯一」。就以此案來看,只要看判決書就可以發現,其實法庭不是只有採取鑑定人的意見而已,法庭還問了許多人,這些人都證明了此被告非常的瘋。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歷次的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與各界討論當中,我們常常聽到要充實醫療系統以外的「社區資源」,而其中,由精神障礙者/精神病人自己來參與、創生、協作的資源,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同儕支持」與「會所」。本期就先帶大家來了解:什麼是「會所」?
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個艱辛的一年。在疫情之中,生活仍在滾動,而台灣仍有許多事件在發生。本期的《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2020年十大精神疾病相關事件,有些也許令人振奮,或者令人悲傷,但都帶動社會許多討論,也影響了精神病人、照顧者與各類工作者的處境,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回顧。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與報導。
除了從疾病當事人的視角來看待發聲議題,本週我們也將為大家導讀政治學家Anne Phillips的著作《The Politics of the Human》(暫譯《「人類」的政治學?》)。
本次的瘋靡雙週報將從精神疾病當事人視角以及政治學視角帶來兩篇文章,探討「經驗的發聲」一事在微觀個體身上以及鉅觀社會中所代表的意義,並說明:為什麼我們需要有空間可以讓有過精神困擾的人一起討論疾病經驗?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與書寫。
在歷次的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與各界討論當中,我們常常聽到要充實醫療系統以外的「社區資源」,而其中,由精神障礙者/精神病人自己來參與、創生、協作的資源,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同儕支持」與「會所」。本期就先帶大家來了解:什麼是「會所」?
2020年,對許多人來說,是個艱辛的一年。在疫情之中,生活仍在滾動,而台灣仍有許多事件在發生。本期的《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2020年十大精神疾病相關事件,有些也許令人振奮,或者令人悲傷,但都帶動社會許多討論,也影響了精神病人、照顧者與各類工作者的處境,邀請您與我們一起回顧。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與報導。
除了從疾病當事人的視角來看待發聲議題,本週我們也將為大家導讀政治學家Anne Phillips的著作《The Politics of the Human》(暫譯《「人類」的政治學?》)。
本次的瘋靡雙週報將從精神疾病當事人視角以及政治學視角帶來兩篇文章,探討「經驗的發聲」一事在微觀個體身上以及鉅觀社會中所代表的意義,並說明:為什麼我們需要有空間可以讓有過精神困擾的人一起討論疾病經驗?
瘋靡雙周報 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五則精神疾病相關新聞、書摘與書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影響著全球對身心障礙者權益的重視。臺灣雖非CRPD的正式締約國,但透過施行法承認CRPD人權保障規定,並逐漸在法律上受到重視。藉由介紹國內外案例,探討CRPD在生活中的落實,以及對應法律問題的解決。唯有尊重每個人的價值,才能建立更美好的社會環境。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精神科專護的真實故事,作者講述了小蓮的早期工作經驗以及她在治療思覺失調患者時發生的一系列突發事件。最後,小蓮選擇離開當前的工作環境,轉而到戒酒中心工作。整個故事充滿了對精神健康護理的人性關懷以及醫護人員面對挑戰時的抉擇。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小蓮下個月便將完成在 D 病房的實習,實習……但她萬萬沒想到今天發生的事,除了把過去多月來建立的自信心徹底瓦解之外,還惹來差點被襲擊的意外 「我們這裡的措施不能接收危險*心理病態的患者。」⋯⋯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穗波心理師在加護病房期間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包括他的聽覺體驗、對護理人員們的感受以及一些想法和心情。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17個來自精神病院的真實故事,在崩潰的人生與深藏的創傷中,尋找救贖和希望。
Thumbnail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影響著全球對身心障礙者權益的重視。臺灣雖非CRPD的正式締約國,但透過施行法承認CRPD人權保障規定,並逐漸在法律上受到重視。藉由介紹國內外案例,探討CRPD在生活中的落實,以及對應法律問題的解決。唯有尊重每個人的價值,才能建立更美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