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意與發想來支持危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郝柏瑋
「我媽最近有意無意地透露出想要自殺的想法,是不是要趕快預防?」
「哥哥關在房間裡且一直自言自語已經好幾天了,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我妹最近怪怪的,一直懷疑有人跟蹤,還跟路人起了衝突~」
一般來說我們面對精神危機的因應方式,會想要把事情趕快控制住,一方面是擔心危機狀況越演越烈,會蔓延影響到生活的其他層面、一方面是危機狀況持續在一個不穩定的狀態下,會引起所有人的焦慮感,而在焦慮中我們很本能地會想要做點什麼來回應,使危機回到穩定的狀態。這時候通常會很想要一個明確的、標準的、由專家認可的答案,來嘗試解決問題。
然而解決問題不是不好,畢竟當問題出現之後,把問題消弭應該是所有人都很期待想要做到的事情,但是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支持方法可能會有幾項容易忽略,或者沒有辦法做到的限制。
(1)無法一體適用:現在科技發達,任何問題丟到網路上往往都會得到一些因應方式的建議,但這些建議通常是歸納整理個人或多次處理經驗整理而來,不太能夠針對每個人個性與能力、每個家庭的特殊狀況、文化背景、經濟支持、周邊資源來細緻地回應危機。
(2)倉促干預而衍生更多麻煩:在還沒有了解清楚整體狀況之前就開始行動,往往容易造成更多麻煩。舉例個簡單來說,當一個人開始睡不著、失眠三天,朋友建議他可以運動來把力氣耗盡應該比較好睡。但忽略了其實真正導致失眠可能是多重的生活壓力,若這些壓力沒有逐一去了解、對症下藥,失眠的狀況加上運動的疲累無法好好休息之下,反而又造成另外一個壓力。
(3)未納入周邊系統導致方法窒礙難行:一個好的計畫通常經過細緻的討論,但許多經驗中發現,雖然很多計畫都非常棒,但如果周邊的人並不清楚了解,往往會有自己的意見或者價值觀涉入干預。容易造成因為身邊無法支持而計劃泡湯,因此一個好的計畫除了有個別量身打造的部分之外,還需要考慮到身邊的重要社會支持網絡能否一同協作、執行。
在開放式對話的實踐裡頭,我們嘗試將這些困難用一種整合的方式進行討論,當危機發生的當下,由當事人、身邊重要他人、專業團隊一同集結討論「現在發生什麼事情了?」「以前曾經發生過嗎?」「過去曾經成功因應的方式有效在哪邊?」「這次無效的原因是什麼?」透過多元聲音的集思廣益,集結所有過去與危機交手的經驗,加上專業人員反思與提案,現場立刻跟所有人來來回回的確認討論凝聚計畫的雛形。很多時候經由這樣的對話之後,會有意想不到的計畫出現。而這個計畫也是可以來回調整與修補的,如同《照護的邏輯》一書當中談到:「應該進一步打破『選擇的邏輯』下『醫療人員給予資訊、病患依價值觀進行選擇』的二分。畢竟臨床情境裡,醫療人員和病患都同時具有資訊和價值觀,唯有尊重彼此的經驗,一同從事具有開創性的照護試驗,才能協調出好的照護,達到『作伙修補』的效果。」雖然本書的成書情境是以糖尿病為例,但各種慢性病、精神疾病也有可以參考的部分,從這段節錄的文字,嘗試在說一件事情,就是當我們在考量好的照護、危機處理方法時,不該是只有醫療人員提供選項,把選擇的責任與後果都有當事人來負擔。若從照護的邏輯出發,我們也許可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盪出更具有創造性、更符合個別需求且更有機會能夠實行的方法來。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獨白的優點是有助與談話方向維持一致性,並使會談更具成效,但缺點是會失去多元觀點,甚至容易變成一個人獨攬大局,進行由上而下的講話,使得其他聽者無法加入話語,而覺得不被聽到、不被理解。 對話的意思則是強調當下彼此能夠相互回應,也許觀點不見得一致,但但能在彼此交流的時候真誠地說出所思所感。
當你或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發現精神狀態不對勁、有點怪怪的、用原本的方式因為壓力或情緒都沒有辦法舒緩的時候,也許想想看打通電話詢問一下專線,找人聊聊自己遇到的困境,聽聽別人怎麼說、想想看新的可能,多方了解、多方探聽總是好的。
開放式對話對於精神藥物,並不是把藥物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藥物視為所有協助一個人脫離危機的可能性之一。我們思考藥物如何幫助一個人,同時也討論藥物不見得適合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其它方法來補足。
開放式對話對於眾多聲音的想法是每種聲音都是很重要的。就像是一個生態系一樣,每一個存在在生態系裡面的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的關照,維持豐富多元是讓生態系能夠永續的最重要指標。因此當我們進到一個遇到困難的家庭裡頭,我們不是急著趕快找到問題、趕快想辦法解決,而我們在意的是:「所有的聲音有沒有機會好好的被聽到?」
開放式對話對於差異的處理,不是尋求急切、立即的共識,而是在一個能夠彼此聆聽的對話空間中,看見我們之間的不一樣。而在看到之後,不試圖改變、消弭對方的聲音,「承認」此刻就是沒有共識,並看見各種多元聲音形成的脈絡,然後找到一個可以跟那些差異共處的方法。
危機是創造新故事的機會,如果讓危機有一個空間能對話,不試圖去壓制,而是讓每一個陳述,即便當下聽起來再不合邏輯、沒有道理,都能有機會被聆聽、得到回應。慢慢地,那些深藏在心中最痛苦、最難以言說的經驗就能漸漸展露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而舒坦了、心裡更有彈性了。
獨白的優點是有助與談話方向維持一致性,並使會談更具成效,但缺點是會失去多元觀點,甚至容易變成一個人獨攬大局,進行由上而下的講話,使得其他聽者無法加入話語,而覺得不被聽到、不被理解。 對話的意思則是強調當下彼此能夠相互回應,也許觀點不見得一致,但但能在彼此交流的時候真誠地說出所思所感。
當你或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發現精神狀態不對勁、有點怪怪的、用原本的方式因為壓力或情緒都沒有辦法舒緩的時候,也許想想看打通電話詢問一下專線,找人聊聊自己遇到的困境,聽聽別人怎麼說、想想看新的可能,多方了解、多方探聽總是好的。
開放式對話對於精神藥物,並不是把藥物視為洪水猛獸,而是將藥物視為所有協助一個人脫離危機的可能性之一。我們思考藥物如何幫助一個人,同時也討論藥物不見得適合的地方,以及是否有其它方法來補足。
開放式對話對於眾多聲音的想法是每種聲音都是很重要的。就像是一個生態系一樣,每一個存在在生態系裡面的生命都值得被好好的關照,維持豐富多元是讓生態系能夠永續的最重要指標。因此當我們進到一個遇到困難的家庭裡頭,我們不是急著趕快找到問題、趕快想辦法解決,而我們在意的是:「所有的聲音有沒有機會好好的被聽到?」
開放式對話對於差異的處理,不是尋求急切、立即的共識,而是在一個能夠彼此聆聽的對話空間中,看見我們之間的不一樣。而在看到之後,不試圖改變、消弭對方的聲音,「承認」此刻就是沒有共識,並看見各種多元聲音形成的脈絡,然後找到一個可以跟那些差異共處的方法。
危機是創造新故事的機會,如果讓危機有一個空間能對話,不試圖去壓制,而是讓每一個陳述,即便當下聽起來再不合邏輯、沒有道理,都能有機會被聆聽、得到回應。慢慢地,那些深藏在心中最痛苦、最難以言說的經驗就能漸漸展露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而舒坦了、心裡更有彈性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需要耐心、理解和同情,讓他們感覺到你在聽他們的話,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空氣正在凝結,對質正在持續  「你為什麼這樣對她說話」沒有激昂的情緒,口中的不滿已達到高峰   「有什麼不好嗎?」我的詢問在他眼裡是挑釁   「你明明知道她有憂鬱症,你還對她說『現在沒有人可以幫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幫你自己』」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   「事實而已,所以她對你說了
Thumbnail
在突發狀況下,冷靜處理並給予自己緩衝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這篇文章探討了突發狀況下如何冷靜應對的重要性,並講述了作者在面對突發的睡眠問題時的心路歷程。從中可以學習到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冷靜處理方式。通過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賦予自己能力,使自己有能力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回應親友反覆的負面情緒需要耐心、理解和同情,讓他們感覺到你在聽他們的話,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也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關係。
Thumbnail
成長型思維闡述了大腦運作時,用「最糟的角度」來思考事情的後果。躁鬱症患者基於過去失敗的經驗與大腦的功能缺陷,對糟糕的狀況和感覺更加根深蒂固。將挑戰拆成小任務可以增加自信心,透過成長型思維策略幫助患者更聚焦、更專注在進步的動力。
Thumbnail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空氣正在凝結,對質正在持續  「你為什麼這樣對她說話」沒有激昂的情緒,口中的不滿已達到高峰   「有什麼不好嗎?」我的詢問在他眼裡是挑釁   「你明明知道她有憂鬱症,你還對她說『現在沒有人可以幫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幫你自己』」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   「事實而已,所以她對你說了
Thumbnail
在突發狀況下,冷靜處理並給予自己緩衝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這篇文章探討了突發狀況下如何冷靜應對的重要性,並講述了作者在面對突發的睡眠問題時的心路歷程。從中可以學習到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冷靜處理方式。通過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賦予自己能力,使自己有能力為自己的決定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