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教我如何教育不如意就大哭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聽到有人許願 : 誰來教我如何教育不如意就大哭的孩子? 一歲多的孩子,一挫折就大哭,我該怎麼辦?
所以拿起荒廢好久的筆,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圖片出處: 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childrens-health/kid-crying
首先,我邀請各位爸爸媽媽回答兩個問題:
1. 當你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會有什麼感覺及自然反應? 這應該不難回答,生氣、不爽、鬱悶、自認倒楣、不說話、罵人、怪別人、反擊,都有可能是你的答案。
2. 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你通常會如何面對? 我可以想像大家會給出的答案。你們可能會說: 轉移注意力、忍耐、解決問題、當作沒發生、等等。
以上,是成熟的成年人可能會有的答案。我們再想想,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才知道怎麼面對處理不如意的事? 我記得自己在高中時,因為心儀的男生跟別的女生說話,難受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自己都被自己的慌亂情緒嚇到。也記得上大學時,參加一個場面盛大的國際晚會,面對很多不認識的人,說著不同的語言,心裡既興奮又害怕,也是不知所措,只能呆呆的,僵僵的,度過那個夜晚。我再繼續想的話,一樣可以想到在年紀更長的時候,自己的情緒失控經驗。
了解自己,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是一個人一輩子的課題啊! 如果我們現在具備一些還不錯的面對挫折能力,那是我們用了多少人生磨練,修練出來的?
對於一個五歲以下的小孩來說,他們情緒調節的【功力】可以說是零。沒有情緒調節能力是甚麼狀態? 嬰兒剛出生時便是如此,因此,一有不舒服就狂放的表達。肚子餓就哭,太熱就鬧,睡不著也哭,尿布濕了也鬧,看不到媽媽,哭。若被甚麼東西嚇到,更是哭。有些不太哭的嬰兒,不是不害怕,是嚇到僵了,可能會在放鬆後才開始哭鬧。
一個小小孩要怎麼發展出情緒調節的能力呢? 他們一開始會需要一個【外掛】的情緒調節裝置,那就是他們的照顧者。嬰兒在無法了解他的世界發生甚麼事的時候,他得依賴他的照顧者來幫他去理解。對於內在的情緒也是一樣的,一個嬰兒無法意識到自己害怕了,生氣了,不舒服了,只知道哭鬧,這時他們的情緒就像一口又硬又柴的食物卡在喉嚨,吞不進去也吐不出來,難受極了。父母這時扮演一種像是食物調理機一樣的角色,幫孩子把這難以消化的情緒,切碎,研磨,處理成孩子能入口的狀態,再餵給孩子吃。也就是說,當孩子因為你把她心愛玩具收起來而大哭時,我們先不要太快被孩子的哭聲給影響,被說服,覺得自己是傷了孩子心的壞爸爸壞媽媽。也不要太快以大人的標準來看孩子,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因而生氣。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正在經歷一個對他們來說,很難消化,天崩地裂的情緒,這就是在幫孩子【消化】! 孩子可能很生氣他的玩具被拿走了,也可能很錯愕,更可能以為玩具從此消失不會再回到她手中,這些其實都是每個人會有的自然情緒反應,沒有對錯。當爸爸媽媽可以理解她的情緒時,接著可以試著去幫孩子【命名】這些情緒,這就是【把消化過的情緒,再餵給孩子】。例如: 【喔,你好生氣,不能玩了。】【咦,玩具怎麼不見了。】或是【好生氣,媽媽把玩具拿走,好生氣。】你會發現,當我們幫孩子把她自己無法言說的心情說出來時,她的情緒會漸漸地緩和下來。這時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語言解釋發生甚麼事:【玩具回家了,因為寶寶要睡覺啦!】 【跟玩具說掰掰,明天見!】
情緒調節的發展跟腦部前額葉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個人的前額葉要到25歲才達到最成熟的狀態。所以爸爸媽媽們別心急,你們的孩子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你們的幫助與陪伴,學習跟她們的情緒相處。如果,你發現孩子今天比昨天能更快地停止哭泣,那你得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大大的肯定,她已經往前踏了一步啦!
寶寶的哭泣,是她們溝通的方式。仔細,有耐心地去聽聽,她們在表達甚麼。如果寶寶正在經歷一些負面的情緒,那很可能你聽到她們的哭聲時也會有【負面的感覺】,可能是心煩,可能是生氣,可能是無奈或是不耐,因為沒有語言的寶寶就是用這種親子連心的方式,讓爸爸媽媽能對他們的情緒感同身受,以此做為溝通。能向父母表達她負面情緒的孩子是聰明的,是與你親近的,是信任你的。我們愛孩子的天真可愛,愛他們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快樂,也別忘了去愛她們的生氣,挫折,因為那也是你的孩子,而且,當她挫折時,更是需要你的愛,陪她成長與度過啊!
avatar-img
4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踩萍飲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我內在是空虛無所一物的,我生出的怎會是豐腴呢? 若我是不潔汙穢的,從我所出又怎會高尚潔白呢? 若我總是被不美麗的情感淹沒,我創造出來的怎可能給人歡愉呢?
離上一次我寫這個主題已經一年了。今天,台灣的孩子有史以來最長的暑假結束了。
據說當非洲的Himba婦女決定想要小孩時,她會找一棵樹,坐在樹下聆聽。她會一直坐著直到她聽到那個願意被生出的孩子在她心頭響起一首歌。
若是我們的心境能為世界這麼任性恣意地添加色彩,改變它的樣貌,能把艷麗的櫻花變成憤怒的紅,能把粉嫩柔美的風鈴木變成悲傷的顏色,能把活潑陽光的風鈴木黃花看成不堪忍受的刺眼,那我們錯過多少好風景呢? 若這美景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是否也錯過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以上圖片翻攝自/網路 『斷奶Weaning 這個字不只有“戒除”(wean from)的意思,也有“戒向”(wean to) 的意思。我們可以說當一個孩子真正克服斷奶的挫折時,他不只是“戒除”了母親的乳房,也是“戒向”替代物 — 轉向所有帶來喜悅與滿足的來源,這對於建構一個充實,豐富而快樂的生活來說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若我內在是空虛無所一物的,我生出的怎會是豐腴呢? 若我是不潔汙穢的,從我所出又怎會高尚潔白呢? 若我總是被不美麗的情感淹沒,我創造出來的怎可能給人歡愉呢?
離上一次我寫這個主題已經一年了。今天,台灣的孩子有史以來最長的暑假結束了。
據說當非洲的Himba婦女決定想要小孩時,她會找一棵樹,坐在樹下聆聽。她會一直坐著直到她聽到那個願意被生出的孩子在她心頭響起一首歌。
若是我們的心境能為世界這麼任性恣意地添加色彩,改變它的樣貌,能把艷麗的櫻花變成憤怒的紅,能把粉嫩柔美的風鈴木變成悲傷的顏色,能把活潑陽光的風鈴木黃花看成不堪忍受的刺眼,那我們錯過多少好風景呢? 若這美景是我們身邊的人,我們是否也錯過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以上圖片翻攝自/網路 『斷奶Weaning 這個字不只有“戒除”(wean from)的意思,也有“戒向”(wean to) 的意思。我們可以說當一個孩子真正克服斷奶的挫折時,他不只是“戒除”了母親的乳房,也是“戒向”替代物 — 轉向所有帶來喜悅與滿足的來源,這對於建構一個充實,豐富而快樂的生活來說
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孩子啊,那是因為....媽媽不讓他回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在一個瞬間,特別容易受到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模式。本文提出了三種應對方式:準備“情緒急救箱”、核對情緒與事實、調節不屬於當下的情緒。 這些方式有助於預防情緒失控,對於遭受情緒失控困擾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生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情緒,但當孩子表現出怒火時,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本文提供了三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家長理解與管理孩子的情緒:深呼吸、猜測情緒和行動。這些策略能幫助家長在激烈的情緒中保持冷靜,並有效地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與找到解決方案。透過理解與適當的引導,家長與孩子的情緒管理將更加順暢。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有沒有遇過一種情況?在餐廳裡,碰上隔壁桌的孩子因為不好好吃飯在哭鬧著,孩子的媽媽後來爆發,孩子的哭聲也更大了 跟所有的孩子一樣,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有曾經在餐桌上哭鬧的情況 那時的我總是狠下心地對他們說:「不要哭!不然你就自己出去哭完再進來!」 這種方法簡單粗暴但的確有效⋯⋯
Thumbnail
介紹《放心,放手的自然教養》書中分享,在面對情緒失控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試著執行的三個原則與四個步驟。
Thumbnail
所有的情緒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搞定了,「孩子的情緒」就只是一個客觀事件。
Thumbnail
三歲的小孩不但會哭,而且會鬧,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對吧?我也知道這件事,但是我的忍耐力總是不夠用,特別是在自己也承受壓力或勞累的情況下,最終,孩子崩潰了,我也崩潰了⋯⋯
Thumbnail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在一個瞬間,特別容易受到應激源的影響,自動開啟了情緒應激模式。本文提出了三種應對方式:準備“情緒急救箱”、核對情緒與事實、調節不屬於當下的情緒。 這些方式有助於預防情緒失控,對於遭受情緒失控困擾的人有所幫助。
Thumbnail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Thumbnail
當孩子感到不愉快時,家長需要明白讓孩子體驗到負向情緒是正常的,需要在情緒的“累積”階段使用策略,並在崩潰發生之後一起回顧事件、辨識情緒。文章中提供了幾個可以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