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小小改變,大大功效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兩年多來的疫情肆虐,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其中之一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與親友、同事進行互動。箇中好處固然顯而易見,卻也不能忽視隨之而來的網路成癮、假新聞及陰謀論帶來的焦慮情緒等負面影響。
有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好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這就是來自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9月初刊登於《Journal Of Public Health》期刊的最新研究,所試圖回答的問題。
研究人員募集了642名受測者,將他們隨機分為以下四組:
  1. 減少每日社群媒體使用時間30分鐘。
  2. 增加每日體能活動(physical activity)時間30分鐘,但是維持原本每日社群媒體使用時間。
  3. 同時減少每日社群媒體使用時間30分鐘、增加每日體能活動時間30分鐘。
  4. 對照組(control group),維持原本每日社群媒體使用與體能活動時間。
研究進行時間為2週,並且分別於研究前、結束2週研究後、研究結束後6個月,透過網路問卷評估受測者的生活滿意度(satisfaction with life)、主觀快樂感受(subjective feeling of happiness)、憂鬱症狀(depressive symptoms)、疫情所帶來的身心壓力負荷(psychological burden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研究發現如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0會員
961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睡眠不足與許多身心疾病息息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而在〈只要一晚沒睡,就會改變你對人的觀感!〉一文中我也曾提到,睡眠不足與人際互動有關: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就會對人產生較負面的觀感,進而降低社交互動意願。 研究分為三個部份,以下為讀者依序說明。
今天分享的最新研究雖然是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主題,但在世界局勢與社會變遷劇烈的此時,卻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 在〈想要快樂嗎?那就不要追求它!〉一文中,我曾提到幾個經過研究確認的「快樂訣竅」,其中之一就是「助人」。然而為什麼實際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隨著近幾年疫情肆虐、通膨爆表、國際情勢動盪,「快樂」這個感受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因此,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篇與快樂有關的最新科普文章,同時談談「如何花對錢買快樂」。 以下是幾個重要結論: ★越是「在意」快樂與否,反而越容易不快樂★ ★「接受」每個時刻的情緒高低、好壞才是關鍵★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這個問題不但已經被討論了很多年(而且至今仍然莫衷一是),對許多有另一半的人來說更是個大困擾。 「備胎」假說(back-up mate hypothesis) 「保險」假說(mate-switching hypothesis)
這次分享的最新研究並非什麼嚴肅、了不起的主題,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小品」,不過卻與大家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連。 每個場景中的受測者(準備進行購物者)都隨機分配為兩組,「實驗組」喝下一杯咖啡因含量100毫克的咖啡,「對照組」喝下同樣重量的低咖啡因咖啡或水。
睡眠不足與許多身心疾病息息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而在〈只要一晚沒睡,就會改變你對人的觀感!〉一文中我也曾提到,睡眠不足與人際互動有關: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就會對人產生較負面的觀感,進而降低社交互動意願。 研究分為三個部份,以下為讀者依序說明。
今天分享的最新研究雖然是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主題,但在世界局勢與社會變遷劇烈的此時,卻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 在〈想要快樂嗎?那就不要追求它!〉一文中,我曾提到幾個經過研究確認的「快樂訣竅」,其中之一就是「助人」。然而為什麼實際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隨著近幾年疫情肆虐、通膨爆表、國際情勢動盪,「快樂」這個感受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因此,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篇與快樂有關的最新科普文章,同時談談「如何花對錢買快樂」。 以下是幾個重要結論: ★越是「在意」快樂與否,反而越容易不快樂★ ★「接受」每個時刻的情緒高低、好壞才是關鍵★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 這個問題不但已經被討論了很多年(而且至今仍然莫衷一是),對許多有另一半的人來說更是個大困擾。 「備胎」假說(back-up mate hypothesis) 「保險」假說(mate-switching hypothesis)
這次分享的最新研究並非什麼嚴肅、了不起的主題,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小品」,不過卻與大家的日常生活有密切關連。 每個場景中的受測者(準備進行購物者)都隨機分配為兩組,「實驗組」喝下一杯咖啡因含量100毫克的咖啡,「對照組」喝下同樣重量的低咖啡因咖啡或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過度的多巴胺刺激使我們的心理健康遭受影響。本文探討多巴胺的作用及其斷食的概念,介紹有效的三種方法,如閱讀、散步和伸展,來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增進自控能力,恢復心理健康。最終,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平衡,改善專注力與情緒。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上次 我們聊到了近年社群媒體的改變,及全球平均上網的時數 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談 「數位段捨離」「Digital Detox 數位排毒」   ​ (圖片出處:https://themillennialbuzz.com/online-overload/)   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的生活似乎漸漸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過去許多研究探討生活在網路時代的人,一方面享受數位時代的便利,另一方面則可能面臨許多不同型式的潛在心理負面影響。上網連線,不論是與人的社交連結,或是資訊知識的傳遞,我們每天花許多時間上網進行各種活動,到底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還是更焦慮? 連線上網和幸福感的關係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發現一群定期走路的民眾,出現膽固醇降低與血壓降低明顯改善狀況,靜止心率也大幅下滑,甚至有研究研究發現,每周走路5天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指出運動不僅可以帶來生理上的益處,運動時心情變好,有助於緩解壓力、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時常在外,想要維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較為困難。在不知不覺的習慣當中,其實已經慢慢的累積出許多會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等到生病後才意識到需要保養的重要性時,身體狀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如果能夠提早的防患未然及改變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造就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什麼是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在科技主導的現代社會,過度的多巴胺刺激使我們的心理健康遭受影響。本文探討多巴胺的作用及其斷食的概念,介紹有效的三種方法,如閱讀、散步和伸展,來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增進自控能力,恢復心理健康。最終,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找到生活的平衡,改善專注力與情緒。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社群網路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衍生了許多焦慮與比較心態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三種有效的方法以擺脫網路成癮,保持身心健康,並面對社交媒體帶來的挑戰,包括減少手機使用、提高自我覺察以及改變思維模式。這些策略不僅能降低負面情緒,還能幫助人們重新專注於現實生活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上次 我們聊到了近年社群媒體的改變,及全球平均上網的時數 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談 「數位段捨離」「Digital Detox 數位排毒」   ​ (圖片出處:https://themillennialbuzz.com/online-overload/)   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的生活似乎漸漸
在現代生活的節奏中,我們的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物分散。無論是社交媒體上的新動態、電子郵件的通知聲,還是無數未完成的待辦事項,這些分心的瞬間不僅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讓我們的快樂指數逐漸下降,焦慮感日益增加。焦慮和不開心,成為了損失生命能量的罪魁禍首。
在現代社會,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改變了我們獲取和分享資訊的方式,也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過去許多研究探討生活在網路時代的人,一方面享受數位時代的便利,另一方面則可能面臨許多不同型式的潛在心理負面影響。上網連線,不論是與人的社交連結,或是資訊知識的傳遞,我們每天花許多時間上網進行各種活動,到底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還是更焦慮? 連線上網和幸福感的關係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首先說明了社群媒體正在改變的趨勢,特別是短影音平臺對於社群媒體生態的影響;接著,我從社群媒體演算法的調整延伸至內容平臺的經營重心調整,最後提出寫作者應該如何看待社群媒體的建議。
Thumbnail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BritishJournalofSportsMedicine)刊登一篇研究,發現一群定期走路的民眾,出現膽固醇降低與血壓降低明顯改善狀況,靜止心率也大幅下滑,甚至有研究研究發現,每周走路5天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醫師指出運動不僅可以帶來生理上的益處,運動時心情變好,有助於緩解壓力、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忙碌、三餐時常在外,想要維持飲食均衡、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較為困難。在不知不覺的習慣當中,其實已經慢慢的累積出許多會影響健康的危險因子,等到生病後才意識到需要保養的重要性時,身體狀態卻已經回不到從前。如果能夠提早的防患未然及改變生活方式,將有助於造就更加幸福美滿的未來。 什麼是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