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哪一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上個月開始,我每個禮拜三中午的午休時段會空出來,幫兩個學生補救英文字母和拼音。這兩個學生,一個是願意學,但基礎不好,一個是基礎不好,家境也不好。
雖然現在的政策已經從國小開始有英文課,且行之有年,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學生上國中後還是全部得重教一遍。提早學英文沒有讓學生贏在起跑點,反而導致分岐提早開始。
一般大班上課,跟本沒辦法停下來針對每個人的問題去解決,我沒有辦法看著一雙雙眼睛,從有靈魂變成沒靈魂,於是從這禮拜開始,我又挪出每個禮拜一的中午,幫同一班另外有需求的學生上課。
只是問題來了,有個別需求的學生,一個班不只有兩個,可能是六個;另一個班,如果認真算的話,可能也有四到六個。但我一個禮拜最多只能開兩個中午時段了,因為我其它三天的下午都有課,再多開一個時段,我中午沒辦法吃飯休息,自己會先垮掉。
也就是說,如果我只開兩個時段,我就只能收四個學生,於是我必須經歷掙扎的選擇過程。如果我選了某兩個學生,就意味著其他的學生會暫時被我放掉;在思考的過程中,一直想到某些電影裡面地震的橋段,「先救哪一個?」總是最難的問題。
後來跟他們的班導討論後,禮拜一的時段決定選了兩個學習動機較高,家境也有困難的學生。這兩個學生,並不知道老師是基於哪些考量選中了自己,而我對於那些被暫且放下的學生,也很難卸除掉自責。
每次面臨到教育現場真實發生的兩難問題,總是一再的考驗我的智慧與能力。我一邊要盡可能的照顧我想照顧的學生,一邊也要努力照顧自己,維持續航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107內容數
教育界像是個粉筆堆成的象牙塔,圈子裡的我還在適應,希望能在完全融入前,留下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教學觀察紀錄,怕自己以後忘記。有可能一直都是心靈上的圈外人,不過也沒關係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踢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通常我在上完課程的一個小進度後,下一堂課的開頭會用問答的方式來做個複習,不過我的某一個任教班有個小小的特色,就是很喜歡用相反的答案回答我。
雙語教育是教育圈最近的熱門話題。講到雙語,大家最先擔心的是雙語教育實施下去會造成學生程度落差更大,以及雙語師資專業度的問題。
又到了家長選學校的時候了,不管是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都是很重要的選擇,決定往後的三年要在哪一種環境下度過。身為一個國中教師,以自己的觀察來提供兩個可能會被忽略的思考切入點。 學校是不是有過多的宣傳? 小校一定比較好嗎?
前一陣子有一個北一女中學霸申請上耶魯大學的故事,本來寫這篇文章的原作者可能是想讓大家把重點放在這個女孩從小沒補習,一路都念公立學校,靠熱愛閱讀申請上名校的勵志過程。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這學期的生涯輔導課在授課老師朝氣蓬勃的引導下拉開序幕。跟很多課的慣例一樣,一開始都讓同學們討論課程期待,許多同學們提到,目前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孩子普遍對未來沒有方向感,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興趣在哪裡,因此希望可以在這堂課學到引導的方法和技巧。
通常我在上完課程的一個小進度後,下一堂課的開頭會用問答的方式來做個複習,不過我的某一個任教班有個小小的特色,就是很喜歡用相反的答案回答我。
雙語教育是教育圈最近的熱門話題。講到雙語,大家最先擔心的是雙語教育實施下去會造成學生程度落差更大,以及雙語師資專業度的問題。
又到了家長選學校的時候了,不管是國小升國中,國中升高中,都是很重要的選擇,決定往後的三年要在哪一種環境下度過。身為一個國中教師,以自己的觀察來提供兩個可能會被忽略的思考切入點。 學校是不是有過多的宣傳? 小校一定比較好嗎?
前一陣子有一個北一女中學霸申請上耶魯大學的故事,本來寫這篇文章的原作者可能是想讓大家把重點放在這個女孩從小沒補習,一路都念公立學校,靠熱愛閱讀申請上名校的勵志過程。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這學期的生涯輔導課在授課老師朝氣蓬勃的引導下拉開序幕。跟很多課的慣例一樣,一開始都讓同學們討論課程期待,許多同學們提到,目前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孩子普遍對未來沒有方向感,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興趣在哪裡,因此希望可以在這堂課學到引導的方法和技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這幾天奔波於各個英文班之間,為了安排孩子順利銜接到另一家補習班,我們一直在做測驗評估程度再挑選適合的班級,無限循環。 為什麼一直挑不到適合的呢?因為他的程度卡在一個進新班太簡單,插班又跟不上的尷尬處境。 之所以要換英文班,就是我和孩子的爸發現,原本附設安親班內的英文課在八月初突然要停課好幾週。
Thumbnail
這學期的學習扶助課程,大部分都是跟我不錯的同事的班上孩子。我喜歡教這些孩子, 第一,他們教的孩子來我這裡,先有品質保證,不是說我不教其他的學生,而是這樣我可以省下不少心力。 第二,我可以比較知道他們老師的風格,可以用他們比較適應的方式教(ㄉㄧㄤ)他們。 上星期我無意間發現其中二個孩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有個機會幫忙代課、幸好最終決定送完小姐之後直接進校 赫然發現過去最遠都只有放生小孩到操場 原來中年級孩子的教室真的-很遠-,還在超操場另一邊 難怪他們忘記作業就常常"一去不回" 為什麼這棟特別遠?? 越過操場要再爬上5樓、結果我爬到4樓就轉進去,想說找不到空教室why?? 一早、就有
    今天的任務是幫小一、小二生複習注音1.5小時。雖然主負責老師有事先提醒,但同樣的狀況:上多久、用什麼教材、有沒有作業,這群孩子(混齡)學到哪、以往老師都怎麼上,我竟然要到現場問小朋友才知道。「每一次來的老師都不一樣」、「老師我們可以玩上次那個老師的遊戲嗎」、「老師贏的人可以拿到獎品嗎」「老師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
Thumbnail
我讀的國中並沒有採取能力分班,而是S型編班。在小六升國一的暑假有一場全部新生的考試,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場考試是要幹嘛,還以為要區分資優班和放牛班,結果是從第1名到第25名分在1到25班,第26名到第50名再從25班分回1班這樣。國一到國三,整整三年不分班,而導師則是一年換一個。   所以,每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這幾天奔波於各個英文班之間,為了安排孩子順利銜接到另一家補習班,我們一直在做測驗評估程度再挑選適合的班級,無限循環。 為什麼一直挑不到適合的呢?因為他的程度卡在一個進新班太簡單,插班又跟不上的尷尬處境。 之所以要換英文班,就是我和孩子的爸發現,原本附設安親班內的英文課在八月初突然要停課好幾週。
Thumbnail
這學期的學習扶助課程,大部分都是跟我不錯的同事的班上孩子。我喜歡教這些孩子, 第一,他們教的孩子來我這裡,先有品質保證,不是說我不教其他的學生,而是這樣我可以省下不少心力。 第二,我可以比較知道他們老師的風格,可以用他們比較適應的方式教(ㄉㄧㄤ)他們。 上星期我無意間發現其中二個孩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時所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在不明確的教育政策下,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孩子的學習壓力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困難。
有個機會幫忙代課、幸好最終決定送完小姐之後直接進校 赫然發現過去最遠都只有放生小孩到操場 原來中年級孩子的教室真的-很遠-,還在超操場另一邊 難怪他們忘記作業就常常"一去不回" 為什麼這棟特別遠?? 越過操場要再爬上5樓、結果我爬到4樓就轉進去,想說找不到空教室why?? 一早、就有
    今天的任務是幫小一、小二生複習注音1.5小時。雖然主負責老師有事先提醒,但同樣的狀況:上多久、用什麼教材、有沒有作業,這群孩子(混齡)學到哪、以往老師都怎麼上,我竟然要到現場問小朋友才知道。「每一次來的老師都不一樣」、「老師我們可以玩上次那個老師的遊戲嗎」、「老師贏的人可以拿到獎品嗎」「老師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親師溝通很重要,也對老師很尊重,但昨天跟孩子班導的溝通卻讓我懷疑是不是代溝的問題。 我讓孩子參加課後班的動機很簡單,就是適應他所要待的求學生涯最長的環境。班上留課後班的同學只有個位數,但從這學期開始問題不斷。之前同學抱他、為他打架我想老師都處理好了我也就沒再詢問後續。
Thumbnail
一個班級裡那麼多學生, 這些是情緒問題、 那些是學業問題、 這群是行為問題、 那群是感情問題……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輔海無涯無法上岸。 從哪一隻開始輔導起? 講白了就是: 從接到那通家長電話 的小孩 開始輔導起。 ## 【🥦菜b導日記】
Thumbnail
我讀的國中並沒有採取能力分班,而是S型編班。在小六升國一的暑假有一場全部新生的考試,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場考試是要幹嘛,還以為要區分資優班和放牛班,結果是從第1名到第25名分在1到25班,第26名到第50名再從25班分回1班這樣。國一到國三,整整三年不分班,而導師則是一年換一個。   所以,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