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人] 你發生過什麼事? (GP)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 書本資訊

書名:你發生過什麼事?
作者: Oprah Gail Winfrey & Bruce D. Perry   譯者: 康學慧
出版社: 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04
購書管道:momo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首先,我必須盛讚這本書對於如何同理他人,給出了最完整的指引與概念,同時也於我過去的核心思想極為一致「世上沒有真正的惡人,只有滿滿的苦衷與無奈。」而書中則是以「你發生過什麼事」,來理解這些因過去的創傷,而無法融入社會的人們之所以會有種種乖僻、執拗、暴力等行為的緣由,透過這些人的故事,培理醫生則會為他們進行一系列的客製化治療,這些療程絕非吃藥、診療而已,更多的是細緻入微的關懷,陪伴,當然關懷與陪伴並非由培理醫生主持,而是病患的家屬、朋友。
  一個人若要從傷痛中走出,除了自身那顆堅強的心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著一個健康的社群給予支持與鼓勵,透過可預期、正向的回饋網路,病患便會慢慢地打開心扉,一點一點地說出自己不曾面對、不敢面對的過往,從而自我治癒。
盡管人們能夠從創傷中自癒,但那一處處的粗糙的傷疤,卻永遠的留在心底,然而這些醜陋傷疤帶來的並非只有苦痛,更多的是跨過苦痛的勇氣與嚮往未來的希望,而這些正面的力量,都是來自於「真誠的愛」。
  本書一共分成兩大部分,第 1 ~ 5 章主要是介紹創傷對人的影響與原理,第 6 ~ 10 章,則是介紹治癒的方式與原理,作者多次的指出,人們對於受過創傷的人,所做出的異常激烈的舉措,往往有一種「你是有什麼毛病?」的想法,卻鮮少有人會以「你發生過什麼事?」去理解對方究竟為何如此而為?而若要真正治癒一個人的創傷,勢必就要從理解對方的故事開始,如此才能夠真正的理解對方痛苦的源頭。
  創傷並不僅出現在成人、青少年身上,甚至也常常發生在嬰兒身上,這麼說大家可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畢竟嬰兒的皮質發育並不成熟,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什麼記憶力,他們又如何產生創傷呢?在書中,創傷的形成主要是源於一個人長期處於負面回饋的環境之中所導致的,以嬰兒為例,嬰兒之所以會哭鬧,主要是源於他們感到不舒服,這份不舒服感可能源於異常的氣味、溫度太冷或太熱、肚子餓了、尿布髒了,甚至只是想被熟悉且溫柔的雙手所撫摸、擁抱等等,在書中作者將這份不舒服感稱之為節奏感,當嬰兒哭鬧時,若是照顧者無法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回應(如:不規律的回應、錯誤的判斷、不理會、打罵、冷漠),嬰兒的節奏感便會持續處於不正常的境地,長此以往,嬰兒就會逐漸減少哭鬧,甚至更常以目光呆滯的解離狀態面對這份節奏感錯亂的時期,一次次地進入解離狀態,便使得嬰兒的情緒壓力過於敏感,只要遇到輕微的不舒服感,便可能直接進入解離狀態,如此一來,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然會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有學習力低落、情緒暴躁、好動、孤僻等等負面的行為產生。
  而當孩子有了行為能力之後,若他們處於負面的環境中時,他們便有兩種選擇,一是對抗,二則是逃跑,以常見的例子「霸凌」來說,當孩子遭遇霸凌時,他可能會舉起砂鍋大的拳頭與對方拚個輸贏,更可能拔腿就跑,遠離霸凌者,但更常見的霸凌情境則是群體的霸凌(班級霸凌),而在這樣的環境下,被霸凌者往往是無處可逃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只能進入解離狀態,逃往內心深處,就如同嬰兒一般。
  當孩子經歷過上述的負面經驗,而這些經驗形成創傷之後,無論是選擇對抗或是逃跑的孩子,往往會被人誤以為是脾氣暴躁或是擁有過動症的患者,而容易進入解離的孩子,則會被人誤以為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低下的孩子,最後這些孩子都會被貼上問題學生的標籤,隨著他們異常的行為方式而逐漸成長,往往會得到各式各樣負面的評價,使得這些孩子在充滿不被認同的環境中長大,也就是說,他們的行為得不到認可,也得不到理解,他們可能以為自己所釋出的是善意且正確的行為,但在旁人眼中卻是不恰當、不正確的行為,所有的付出幾乎得不到預期的回報,最後他們的世界便更加的扭曲而極端.進而成為人們口中的「社會毒瘤」。
  綜上所述,一個創傷的形成是源於一次次來自他人的不良回應所導致,而這種創傷往往是會傳承的,比方說小吃店家庭的小孩,父母往往疏於管教,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可能會缺乏被愛的感覺,而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們在孩子與事業之間,也會偏好於選擇事業,因為他們便是在這樣的環境成長的,最後他們的孩子也會如父母一般缺乏愛,他們甚至會認為努力工作,便是對家人愛的展顯。
  從小吃店的舉例,我相信很多人這才意識到,所謂的創傷並不僅限於情傷、霸凌,或其他極端的負面環境,然而也並非任何創傷都是需要治療的,就以小吃店例子來說,在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會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更懂事、孝順,因為他們從小看著父母的辛勞,因此會產生一種想要幫助父母的情緒,而在幫助父母的同時也能稍稍補充那份被缺乏的愛,當然,若是孩子沒有產生幫助父母的念頭,那份缺乏的愛,將會形成創傷,進而影響孩子的一生,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不被認同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在簡單的了解創傷之後,作者便開始介紹如何真正的治癒為創傷所苦的人們。
  首先,由於我們已經知道創傷的形成是源於一次次不可預期、不良的回應所致,因此可預期、正向的回應便是治癒的重點。
  我們必須讓受創傷者知道,他可以向我們傾訴苦痛、我們也不會以有色眼鏡看待他,更不會逼迫他道出過往的故事,我們只需要陪伴他,給予他充足的愛與包容,最後他便會緩緩地道出那段令他不敢直視的痛苦回憶,這樣的過程中他便能緩緩的治癒那道創傷。
  當然有些創傷並非單單依靠陪伴就能解決的,某些氣味、聲音等等,都可能引起創傷的反應,除了方才所說的陪伴之外,則需要以循序漸進,並以可預期的方式慢慢讓他練習,比方說書中的一名老兵,由於戰爭的因素,他對於類似槍聲的巨大聲響會有過激的反應,如煙火、轟隆隆的引擎聲,對他而言,治癒的方式便是以時間短暫,可預期的次數,來進行聲音的訓練,因為是可預期且時間不長,這位老兵慢慢地便能習慣這樣的聲音,最後他也不再被突如其來的巨大響聲而引起過激反應,當然這一環節中,老兵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有著一位愛他的女友全力的陪伴與支持。
  治癒創傷的關鍵,依然在於受創傷者本身是否有想被拯救的慾望,以及親人朋友們是否能給予足夠的陪伴與支持。

三、 心得

  這本書以多則故事、對話來闡述創傷的原理與治癒的方式,讓讀者閱讀起來有種彷彿在看訪談節目的錯覺,在閱讀的感受上是相當舒服的,鮮少有感到煩躁而想合起書的衝動。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書都在介紹如何治癒心底的創傷,但大多都是心靈雞湯,並沒有太多範例,或是以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因此這樣的書籍往往只有少數人才能夠從中受益,進而從創傷中走出,而這本書的結構相當完整,無論是給予受創傷者來讀,或是想幫助他的家人、朋友來讀想必都是有所助益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挫折與磨難,無論是學業、工作、愛情,又或者是親情等等問題,低落與難過的情緒難免會縈繞在心頭,我們當然可以透過娛樂、運動來紓解不滿或悲傷的情緒,但這也僅僅是抒發,很難達到真正的治癒,時間從來無法治癒任何傷口,時間的流逝只會放任傷口化膿、潰瘍,唯有向愛你的人訴說,透過他們的陪伴與包容,你終將明白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是被需要的,那道深可見骨的創傷才能得以癒合、結痂。
  別為你的創傷而感到恥辱,更別認為有創傷是錯誤的、是可恥的,真實而勇敢的面對自己醜陋的那一面,別再向自拍那般刻意隱藏自己不好的一面,好好的檢視自我,當你面對並接受那些使你感到難堪、痛苦的過往,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最後,我想肯定有人會說,以上這些治癒方式是不是根本不適合邊緣人?別忘了,受創傷者想要治癒,最重要的還是源於自己,若是自己都不願意踏出去向旁人訴說,又何談治癒呢?順帶一提,書中也有提到邊緣人的案例,這也是一種創傷的形式。

  最後如果大家還喜歡我的分享的話,還請多多支持,讓我有更多的時間創作更好的內容,分享給大家,謝謝各位的觀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130內容數
透過「流浪者之歌」的故事,我充分的體認到,人生最重要的事便是「面對自我」、「認知自我」,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而非隨波逐流。或許,我的感悟,在你的眼裡很是膚淺,我的想法,在你看來太過單純,但這卻是我透過「自問」得到的答案。比起向人尋求人生解答,我更願意多點失敗,多繞點路,只為了找到屬於我的,「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銘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 書本資訊 書名:早知道就待在家 作者: 謝哲青   譯者: 無 出版社: 皇冠  出版日期:2021/07/12 購書管道:momo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心得 早知道就待在家,乍一看,或許會給人一種旅遊遊記,又或者是個人傳記的氛圍,通篇講述作者為何對於旅遊的執著,以及旅遊過程中所遭遇的一
一、 書本資訊 書名: 憂鬱的種類:關於陰暗情緒的希望指南 作者: The School of Life   譯者: 林怡婷 出版社: 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6 購書管道:Readmoo讀墨  書種:電子書 ​ 二、 內容介紹 ​   憂鬱的種類一書共有三十五個章節,分別介紹各式各
一、 書本資訊 書名:十字軍首役:以聖戰為名的權力遊戲,形塑歐洲文明的重要之戰 作者: Peter Frankopan   譯者: 胡宗香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2022/04/21 購書管道:momo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然而有關於突厥人對待基督徒的消息準確嗎?
一、 書本資訊 書名:宗教的40堂公開課:無論你是否擁有信仰,都可以用宗教解答人類對自身和宇宙的疑問! 作者: Richard Holloway   譯者:  林金源、廖綉玉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06 購書管道:誠品實體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四、 心得
一、 書本資訊 書名: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 作者: Ilan Pappé  譯者: 方昱和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日期:2022/04/30 購書管道:PChome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以色列的目標,是霸占最多巴勒斯坦土地,留下最少巴勒斯坦人民。」
一、 書本資訊 書名: 失控的努力文化: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 作者: Celeste Headlee   譯者: 林金源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03 購書管道:Readmoo讀墨  書種:電子書 二、 內容介紹 三、 值得探討       四、 心得   
一、 書本資訊 書名:早知道就待在家 作者: 謝哲青   譯者: 無 出版社: 皇冠  出版日期:2021/07/12 購書管道:momo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心得 早知道就待在家,乍一看,或許會給人一種旅遊遊記,又或者是個人傳記的氛圍,通篇講述作者為何對於旅遊的執著,以及旅遊過程中所遭遇的一
一、 書本資訊 書名: 憂鬱的種類:關於陰暗情緒的希望指南 作者: The School of Life   譯者: 林怡婷 出版社: 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2/07/06 購書管道:Readmoo讀墨  書種:電子書 ​ 二、 內容介紹 ​   憂鬱的種類一書共有三十五個章節,分別介紹各式各
一、 書本資訊 書名:十字軍首役:以聖戰為名的權力遊戲,形塑歐洲文明的重要之戰 作者: Peter Frankopan   譯者: 胡宗香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2022/04/21 購書管道:momo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然而有關於突厥人對待基督徒的消息準確嗎?
一、 書本資訊 書名:宗教的40堂公開課:無論你是否擁有信仰,都可以用宗教解答人類對自身和宇宙的疑問! 作者: Richard Holloway   譯者:  林金源、廖綉玉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06 購書管道:誠品實體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四、 心得
一、 書本資訊 書名: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 作者: Ilan Pappé  譯者: 方昱和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日期:2022/04/30 購書管道:PChome書店  書種:紙質書 二、 內容分享   「以色列的目標,是霸占最多巴勒斯坦土地,留下最少巴勒斯坦人民。」
一、 書本資訊 書名: 失控的努力文化: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 作者: Celeste Headlee   譯者: 林金源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03 購書管道:Readmoo讀墨  書種:電子書 二、 內容介紹 三、 值得探討       四、 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看見與看不見的兒體印記裡,我重新認識兒虐。 在創傷的時間軸裡,我反覆的在記憶裡翻騰,然後,讓呼吸和心跳引導我回到現在。 在觸動裡的三個學習: 1.什麼是兒虐: 該給卻沒有的經驗 不該有卻發生的經驗 讓幼兒偏離正常曲線的發展 2.什麼是創傷: 生命中非預期的、難以承受的困境,對人的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創傷」不是每個人都想經歷的,很痛苦!很煎熬!很難受! 我有很多的創傷經驗,細數一下,我還真數不出來我有多少的創傷,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這些種種的暴力成為我一輩子的創傷,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必須全部承受下來。 我怎麼叫、怎麼哭,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來拯救我、抱著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看見與看不見的兒體印記裡,我重新認識兒虐。 在創傷的時間軸裡,我反覆的在記憶裡翻騰,然後,讓呼吸和心跳引導我回到現在。 在觸動裡的三個學習: 1.什麼是兒虐: 該給卻沒有的經驗 不該有卻發生的經驗 讓幼兒偏離正常曲線的發展 2.什麼是創傷: 生命中非預期的、難以承受的困境,對人的傷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嬰兒期的失控 孩子失控時,都會歸罪於外部世界   筆者曾看過一部短影片,一隻叫做Buck的小小狗打了兩次嗝,之後牠開始吠叫,而且叫的時候似乎感覺外面世界有敵人,牠是在對那個敵人吠叫的。依照精神分析理論來看,在小動物、嬰幼兒,包括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心理發展水準的成年人身上,可以看到以下現象...
Thumbnail
「創傷」不是每個人都想經歷的,很痛苦!很煎熬!很難受! 我有很多的創傷經驗,細數一下,我還真數不出來我有多少的創傷,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這些種種的暴力成為我一輩子的創傷,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必須全部承受下來。 我怎麼叫、怎麼哭,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來拯救我、抱著
Thumbnail
家人的語言暴力可能是導致創傷的原因之一,長期下來讓人產生「活得好累」的感受。另一個讓人「活得好累」的原因是,從小就得學會如何當「好孩子」,長大後卻依然如此。本文列舉了好孩子常見的行為和人際關係變得輕鬆的心法。作者還分享了「從今以後,我只為自己呼吸」抽書活動的詳情。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覺得這本書對負面情緒的解釋有點過於狹隘,好像所有的憂鬱都是童年不好的經驗所導致,而且一切都是父母的錯。但現實中會影響情緒的因素太多,我並不認為都像書中的諮商過程那樣,只要請每一個個案(真的是每一個)好好回想童年時的創傷,並感受自己的「核心情緒」,就可以豁然開朗。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創傷」就是一種深刻的「孤獨」 在幼小的時代不知道怎麼面對父親痛毆母親、為什麼酒瓶會往自己砸過來、為什麼很親愛的人會在街上被人打死、為什麼某個人一槍把自己斃了,或是整天到晚拿東西痛毆孩子,或是把自己嫌得一無是處?為什麼有時候看來很和藹可親,有時候就會變了一個人?為什麼一邊痛打我又一邊痛哭著說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