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成熟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性格到底是困境還是優勢。
以前常混跡在內向的社團裡,後來不太看的原因,就是有些抱怨的人,常常把自己遭遇到的問題全部向外丟,說自己內向很想改,想要更外向。
我知道他們對於性格有些誤會,或是面對創傷需要合理的解釋,憤怒需要被看見沒錯,但不代表需要地圖砲的譴責其他人。
瞭解榮格的心理類型後,就會知道,性格的設計本來就有內向與外向的部分,榮格稱作傾向,而且存在於人本身,人本來就有向外與向內的功能。
所以,其實內外向的假設,榮格並沒有說,這個傾向影響了社交能力什麼的,的確會有不同風格。
內向心理學也說害羞不是內向的性格,而是後天的社交經驗造就的。
我始終不覺得人一生就只能如此,你想要的為什麼要被現在的性格影響?
我就好一陣子就真的是不管什麼內向外向,我想做我想說的,我就做,管別人怎麼去說,我是我欸,為什麼是理論來框架我。

#成熟比性格本身重要

這也是我們誤會心理學了,心理學的研究都是發生後去觀察或量化的性格的研究和詮釋往往需要更小心。
一定要看兩個面向,就如榮格強調對稱,二元性。
我認為認識性格不是拿來譴責與責怪的,而是認識自己後,學會理解自己,也去欣賞他人。
這是我覺得我近期很大的成長與體悟。
「性格決定命運。」
對我認同,但我們往往忽略了,性格絕對不是只有先天的面向,性格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我們身為人的潛力。
這也是近期與很多很優秀的夥伴聊天,所感悟到的,越是開放心胸,越是願意學習和欣賞的人,越會建立更高的人格成熟度。
這絕對不是年紀可以塑造的,而是人的行動,以及是否願意真誠且不帶誤解的理解這個世界。
保持著相同價值觀的人,不同性格則幫助彼此看到彼此沒看到的,幫助彼此活下來,活的更好。
不然我們就不會是社會性動物了。
不成熟的人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楚世界,成熟的人是願意自省且感恩的。
但我們都是從不成熟,慢慢成熟的。所以,一起成長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對於人際議題啊 只要你保持尊重 你不被喜歡 不是你的問題 也不是對方的問題 問題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只要接受現實就 沒有問題的 就是你不喜歡而已 就這麼單純的事實而已 不論是面對家人、職場、還是伴侶 喜不喜歡是主觀的定義 不是客觀的對與錯 -------- 希望大家被別人責怪、
#雜草性格是一種強大的心理韌性 雜草是大自然中強韌的存在,不論農民怎麼用藥防治、用割草機割除,雜草就是可以演化躲避被藥劑防治的能力,就算割掉了葉片,他們的根部還是有無數的根系攀附著土壤,等待下一次養分降臨,他依舊可以存活著。 做為農夫或園藝工人的日子,我很討厭他們,但擺脫掉這些身份,我覺得雜草很
長越大,我越欣賞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們,他們不會用自己外在的表現來包裝自己的認同感。 我可以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信仰及投入。 曾經我一直陷入「比較的認同」,我以為我需要更多的行銷,更多的包裝才能成為一個看起來成功的人。 現在我知道,我不在乎成為一個別人看起來成功的人,我更想要成為一個自己期
「如果人生只想贏,你反而會失去更多」 以前我是一個很熱愛筆戰的人,雖然可以透過反思與整理資料學到很多,但最後就算爭贏了,我沒有因此感到痛快,有時候站在逆風時,也很容易變成群體攻擊的對象。 大家可能想像不到這麼「雞湯」、這麼訴求同理的昆陽,竟然也有這麼好戰的一面。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的文章寫到
比起無知的聰明人,我寧願當個知道自己是笨蛋的人。
我們都在走自己的路,是吧。前進與遠離都是我們的選擇。 我選擇相信,但也明白承諾並非永遠都兌現的。
對於人際議題啊 只要你保持尊重 你不被喜歡 不是你的問題 也不是對方的問題 問題是現實與理想的落差 只要接受現實就 沒有問題的 就是你不喜歡而已 就這麼單純的事實而已 不論是面對家人、職場、還是伴侶 喜不喜歡是主觀的定義 不是客觀的對與錯 -------- 希望大家被別人責怪、
#雜草性格是一種強大的心理韌性 雜草是大自然中強韌的存在,不論農民怎麼用藥防治、用割草機割除,雜草就是可以演化躲避被藥劑防治的能力,就算割掉了葉片,他們的根部還是有無數的根系攀附著土壤,等待下一次養分降臨,他依舊可以存活著。 做為農夫或園藝工人的日子,我很討厭他們,但擺脫掉這些身份,我覺得雜草很
長越大,我越欣賞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們,他們不會用自己外在的表現來包裝自己的認同感。 我可以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信仰及投入。 曾經我一直陷入「比較的認同」,我以為我需要更多的行銷,更多的包裝才能成為一個看起來成功的人。 現在我知道,我不在乎成為一個別人看起來成功的人,我更想要成為一個自己期
「如果人生只想贏,你反而會失去更多」 以前我是一個很熱愛筆戰的人,雖然可以透過反思與整理資料學到很多,但最後就算爭贏了,我沒有因此感到痛快,有時候站在逆風時,也很容易變成群體攻擊的對象。 大家可能想像不到這麼「雞湯」、這麼訴求同理的昆陽,竟然也有這麼好戰的一面。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的文章寫到
比起無知的聰明人,我寧願當個知道自己是笨蛋的人。
我們都在走自己的路,是吧。前進與遠離都是我們的選擇。 我選擇相信,但也明白承諾並非永遠都兌現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來解釋我眼中每個人的"ego"視角: 等級初級: 易受影響,看法標準隨群眾擺盪,很明顯地有自我是否被人群接納的憂慮。 心理年齡大概在8~15歲左右 第二級: 自我意識較為強烈,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喜好分明,需要熟悉的社交圈來 維持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你想改變個性嗎?讓生活更美好 通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有想改變個性的想法呢? 不喜歡自己的個性或習慣, 或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或習慣造成一些問題, 也許是人際關係,也許是健康因素,也許是能力表現。 那麼我們的個性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這之前,必須先說明一個概念。 想想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特質論中的諸多理論,如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和Jeffery Gray的強化敏感度理論。同時,文章還指出了社會焦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影響。對於特質論的應用,文中提及了特質論在工作徵才和測驗上的應用,以及特質論的一些限制和缺陷。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己並成為真實的自己,但性格測驗可能會限制人們的潛力。文章提倡不斷嘗試和創造自己,並強調改變的重要性。引用故事和名言,鼓勵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擺脫創傷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建立一個正面的環境來幫助自我成長。
Thumbnail
任何性格都有優缺點,但是不是優點還是缺點是主觀的
賦了形象的基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來解釋我眼中每個人的"ego"視角: 等級初級: 易受影響,看法標準隨群眾擺盪,很明顯地有自我是否被人群接納的憂慮。 心理年齡大概在8~15歲左右 第二級: 自我意識較為強烈,開始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喜好分明,需要熟悉的社交圈來 維持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你想改變個性嗎?讓生活更美好 通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有想改變個性的想法呢? 不喜歡自己的個性或習慣, 或是因為自己的個性或習慣造成一些問題, 也許是人際關係,也許是健康因素,也許是能力表現。 那麼我們的個性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這之前,必須先說明一個概念。 想想看,這個世界有那麼多
Thumbnail
外向的人適合做管理,內向的人適合做專業或技術方面的事,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先定義內向與外向的差別,所謂的「外向」其實是比較容易從社交或與人交流中獲得能量的人,他更容易在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對方的善意跟溫暖,從而得到某種力量的支持 而「內向」的人則是在獨處時更容易獲取能量,他之所以覺得社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特質論中的諸多理論,如Hans Eysenck提出的super trait和Jeffery Gray的強化敏感度理論。同時,文章還指出了社會焦慮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和影響。對於特質論的應用,文中提及了特質論在工作徵才和測驗上的應用,以及特質論的一些限制和缺陷。
Thumbnail
神經科學與性格之間的關係,人類大腦具備可塑性,受生活經驗、環境影響。激素、基因、環境等對人類性格有影響。縱貫式的研究發現個體思考自己性格,父母教養對性格發展重要。研究指出純真的自己和原本樣子值得被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認識自己並成為真實的自己,但性格測驗可能會限制人們的潛力。文章提倡不斷嘗試和創造自己,並強調改變的重要性。引用故事和名言,鼓勵人們重新認識自己,擺脫創傷的束縛,以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並建立一個正面的環境來幫助自我成長。
Thumbnail
任何性格都有優缺點,但是不是優點還是缺點是主觀的
賦了形象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