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否認改受的危險,每個人都該了解心中的小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一年,盧卡斯才十歲,他試圖從六樓窗戶跳下去...
盧卡斯的父母都是熱情又善良的人,為了心愛的兒子,兩夫妻努力工作賺錢,各自開一間小公司,也買了一間公寓,做為一家人共同生活的保障。
因為兩人都要工作,父母陸續雇用幾個互惠生*到家中幫忙看顧年幼的盧卡斯,偶爾奶奶也會來幫忙照顧,雖然下班時盧卡斯往往都已經睡了,兩夫妻也努力確保一家三口能在週末相聚。
有時盧卡斯會要求多看看他們,他們會答應週末帶他出去玩,一直以來似乎還不錯;直到有一天,盧卡斯趁著父母出門上班,互惠生在廚房備菜,他打開公寓窗戶準備跳下去,忘記帶文件的父親折回家中取物,開門驚見這一幕,即時攔阻才沒釀成悲劇。
*互惠生au pair,類似打工換宿,在家幫忙照顧小孩,可能數個月到一兩年。

否認感受的危險

父親說:如果盧卡斯說他不開心或看起來悶悶不樂,我會安慰他,週末帶他去動物園或買新遊戲機給他。
在心理治療的溝通過程中發現,這些話在小小盧卡斯的心中被解讀為「責備」,爸媽對我這麼好了,我還鬧情緒就是不懂事的行為。
盧卡斯認為自己像顆燙手山芋,過節時,父母把他送到朋友家,接著又送到奶奶家,然後家裡有了互惠生,常聽到父母在電話聯絡安排別人來照顧他,他感覺自己是個麻煩。
有幾個互惠生他很喜歡,但沒多久他們就離開了,換另一個來。一開始他會覺得難過,日子久了卻也忘記他們,或許這些大哥哥大姊姊也不記得他了,他漸漸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感到難過,甚至不知道自己有難過的感覺,當他試著跟父母親說,他們聽不進去,試圖用其他方法讓他開心起來,或乾脆否認那些感受。

傾聽感受是第一步

現代人生活步調太緊張,我們很習慣的在面對問題時,立即丟一個解決方案回去,往往連問題都沒有仔細聽清楚。忙碌的雙親,會想要用快速的答案來解決眼前孩子的需求,因此出現了「買什麼給你、週末出去玩」這樣的回答。
情緒是人最複雜的一部份,當這些莫名其妙跑出來的情緒,不知道如何表達,甚至不認識它們,不知道自己的難過傷心從何而來,大吵大鬧原來是需要陪伴而不是要那個玩具;小盧卡斯需要的大人好好的聽他的問題,幫助他了解他心頭上那股複雜的感覺究竟是什麼東西。
盧卡斯的父親說:現在當盧卡斯感到難過,我會問他那是什麼感覺,知不知道原因,當我們接納他的感受時,他覺得自己獲得傾聽,而不是被推開,明顯的這讓他感覺好多了。
盧卡斯的母親非常自責,但父母的內疚對自身和孩子都毫無助益,需要認錯及改變,沒有人是完美的,重點在於我們如何改正錯誤,問題不在於父母都去上班,問題在於這過程中他的感受及接收到的回應,才是讓他覺得孤單的原因,就像經歷地震天災的孩子,不是地震讓孩子容易生病,但若孩子能充份表達他們對於災難的感受,免疫系統比較強健。
許多大人也不擅長處理自己情緒,習慣壓抑、忽視、或對這些感覺感到陌生,都沒有辦法更妥善的與人互動或修復關係,傾聽自己的每一個不愉快的感覺,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什麼情況讓我有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對我造成什麼影響,多了解自己,也就能讓自己不被情緒擺弄。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avatar-img
2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icia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對資訊解讀方式會受到欲望影響,當認定某些結論時,會低估其他違背看法的事實,而對於支持我們想法的例證全盤接受。《覺察力》 白話的說,『自利偏見』讓人在自以為公正客觀的認為自己的看法最好,如果有人勸,那是那些人愚蠢沒見識,如果有第三方資訊,那一定是想帶風向,帶著成見地過濾訊息,是一種自大的成見。 一個
「我想開一家連鎖咖啡店,希望你出資協助創業。熟食店的咖啡賣一美元,平價餐廳賣兩美元,但我打算以七美元的定價販售,店內雖然禁煙但座位舒適。」 從技術層面看不到成功的要素,只聽經營概念也無法理解企圖,如果依賴市場調查,這樣的提案應該會被當場否決。 這是星巴克的世界觀,它以此在全世界闖出名堂,不靠廣告、沒
原本只是想要彌補過錯,詎料越陷越深。 某公司近年來表現不錯,但經理人發現最近可能達不到過去的高成長標準,於是他稍微積極的運用會計操作,這違反了會計原則,但讓業績符合期待,他為自己找藉口「下一季再調整回來就好了」,他沒考慮到的是,未來表現仍然不理想,下一季度的盈利在填補作帳缺口後,距離宣告目標又更遠了
1965年6月,一所嚴格的天主教寄宿學校,六名無聊到極點的學生想出一個出逃計畫,打算乘船到五百英里外的斐濟,甚至一路到紐西蘭,於是他們弄到了一艘船,還是從他們最不喜歡的一位漁夫那"借"來的,最小的13歲,最大的也才16歲,沒有人知道要帶羅盤或地圖,更沒有人有出海經驗,只帶了兩根香蕉、幾顆椰子、和一個
自由之丘一間藝廊老闆說,外國人買藝術品很有趣,一位住在附近的太太帶著小孩路過,逛了一會兒說:「給我那一幅。」感覺像買菜一樣簡單,那可是一幅要價二三十萬日圓的畫作啊。 可日本人不同了,會全部瀏覽一遍後才開口問:「哪個畫家賣得比較好?」為了避免受騙而謹慎的評估。 山口先生和水野先生認為,這是因為沒有勇氣
凱蒂,28歲,熱愛舞蹈,和女友一起住在紐約一間小公寓。 凌晨3:19,她突然在靠近家裡的街角呼喊「救命!有人砍我!」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撕裂的尖叫聲驚醒整個街訪坊,鄰居們紛紛打開窗簾查看,一個人持刀捅了凱蒂,凱蒂試著逃跑,那人又追上來,有鄰居出聲「放了那女孩吧。」攻擊凱蒂的人第三次回來,發現
人對資訊解讀方式會受到欲望影響,當認定某些結論時,會低估其他違背看法的事實,而對於支持我們想法的例證全盤接受。《覺察力》 白話的說,『自利偏見』讓人在自以為公正客觀的認為自己的看法最好,如果有人勸,那是那些人愚蠢沒見識,如果有第三方資訊,那一定是想帶風向,帶著成見地過濾訊息,是一種自大的成見。 一個
「我想開一家連鎖咖啡店,希望你出資協助創業。熟食店的咖啡賣一美元,平價餐廳賣兩美元,但我打算以七美元的定價販售,店內雖然禁煙但座位舒適。」 從技術層面看不到成功的要素,只聽經營概念也無法理解企圖,如果依賴市場調查,這樣的提案應該會被當場否決。 這是星巴克的世界觀,它以此在全世界闖出名堂,不靠廣告、沒
原本只是想要彌補過錯,詎料越陷越深。 某公司近年來表現不錯,但經理人發現最近可能達不到過去的高成長標準,於是他稍微積極的運用會計操作,這違反了會計原則,但讓業績符合期待,他為自己找藉口「下一季再調整回來就好了」,他沒考慮到的是,未來表現仍然不理想,下一季度的盈利在填補作帳缺口後,距離宣告目標又更遠了
1965年6月,一所嚴格的天主教寄宿學校,六名無聊到極點的學生想出一個出逃計畫,打算乘船到五百英里外的斐濟,甚至一路到紐西蘭,於是他們弄到了一艘船,還是從他們最不喜歡的一位漁夫那"借"來的,最小的13歲,最大的也才16歲,沒有人知道要帶羅盤或地圖,更沒有人有出海經驗,只帶了兩根香蕉、幾顆椰子、和一個
自由之丘一間藝廊老闆說,外國人買藝術品很有趣,一位住在附近的太太帶著小孩路過,逛了一會兒說:「給我那一幅。」感覺像買菜一樣簡單,那可是一幅要價二三十萬日圓的畫作啊。 可日本人不同了,會全部瀏覽一遍後才開口問:「哪個畫家賣得比較好?」為了避免受騙而謹慎的評估。 山口先生和水野先生認為,這是因為沒有勇氣
凱蒂,28歲,熱愛舞蹈,和女友一起住在紐約一間小公寓。 凌晨3:19,她突然在靠近家裡的街角呼喊「救命!有人砍我!」 「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撕裂的尖叫聲驚醒整個街訪坊,鄰居們紛紛打開窗簾查看,一個人持刀捅了凱蒂,凱蒂試著逃跑,那人又追上來,有鄰居出聲「放了那女孩吧。」攻擊凱蒂的人第三次回來,發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是否注意到,當孩子的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們的小世界可能正面臨著挑戰? 親愛的父母,當孩子在人際關係的迷宮中徘徊,我們如何成為他們的燈塔,引導他們找到溫暖的港灣? 這篇文章將探討如何透過溫柔的對話,成為孩子心靈的守護者。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父母如何溫柔探索孩子的人際
Thumbnail
每當孩子任性摔東西、哭鬧不休,您是否感到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他們用身體語言在向我們發出的求助訊號。 讓我們學會成為孩子情緒的翻譯官,耐心傾聽和解讀他們真正的需求。從認識到引導,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更能為他們日後的人際溝通技巧奠定基礎。 閱讀全文,探索如何逐步引導孩子用言語代替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家老大。他有時候有在睡夢中醒來,沒看到我在旁邊,會哭得非常的淒慘,會一直在那邊喊著「我想爸爸」、「爸爸你在哪裡」。 這個問題我後來反思過,因為在親子教養的過程中,我曾經使用「你再不聽我的話、再不怎麼樣…我就離開」,造成他因為還想繼續玩玩具,轉頭發現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