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50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4/18
主編:喵嗚
副編:夏夜筱薔
本次雙週報喵嗚跟夏夜筱薔,捎來春意,分享一本小說,《素食者》、以及一篇對談實錄:魏明毅X胡慕情對談《受苦的倒影》。截然不同的兩個文體,不意外地是對於「人在結構下的社會性受苦」主題的相互映照,向現代社會提出詰問。

《素食者》(作者:韓江;出版公司:漫遊者文化)

「是咆嘯聲在重重地交疊著,是因為肉,我吃了太多的肉,那些生命安靜地滯留在那裡。沒錯!血液和肉塊都被消化,散在身體的每個角落,殘渣也已經排到了體外,可是那些生命卻糾纏不休,牢牢地貼在那裡。我想大喊一聲,只要一次夠了。我想跑進窗外的黑暗中。如果這麼做,這塊東西會跳出我的身體嗎?可以嗎?
誰也沒法幫我。
誰也沒法救我。
誰也沒法讓我呼吸。」
這是一本讓人很難停下來的小說,關於一個女人,她做了一個夢,她開始無法吃肉,只有植物能讓她平靜,被植物包圍著,她感到安全跟同在,她想著那我可以變成一棵樹嗎? 一棵植物。但現實卻不允許她這麼做,她的先生,父親,姐姐,所有的家人都覺得她瘋了,希望她變回本來的樣子。只有他的攝影藝術家姐夫卻從她的異常,看到了生機跟意義,必須有她才能完成心目中絕美的畫面。是慾望嗎? 還是對於藝術的追求? 結果只能是不能容於世的毀滅嗎? 而成為植物就必須去除掉人的部分嗎? 共存的可能性在現實中為何如此渺茫?
看完這本書,很有可能的感嘆是,當人想要用更純粹,屬於自己的方式活著,若不在可理解的範疇內,沒有可溝通的語言跟形式輸出,就可能不得不「被解讀」、「被詮釋」、甚至「被扼殺」。就像精神疾病的某些樣態一樣,經驗主體想要探索的「治癒」若是與之共存,這個社會擁有容納的時間跟空間嗎? 該怎麼創造出社會的餘裕,讓我們有機會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去看待異質性遠高於我們想像的經驗主體?
「姐姐,我正倒立著,我的身體突然長出了葉子,手裡長出葉根伸進了地裡,不斷地,不斷地…嗯,感覺要從跨部開出花朵,所以我打開了雙腿,開得很大…。」

魏明毅X胡慕情對談《受苦的倒影》

文摘:
魏明毅則自剖:「我在基隆跑的田野,我所遇到的這些人,他們都讓我再再決定,我要以書寫作為一種實踐。我要實踐什麼?」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既然沒有人是神,所以我就不可能從源頭讓苦難,控制它少發生一些,或是讓大家變得更強壯一些,恐怕沒有辦法做這些事情。」
「我就問一個其實很微小,很卑微的問題——我不敢奢望苦難不要出現,但是有沒有可能苦難可以少一丁點?就是少一丁點就好了,不要那麼苦。」這便是魏明毅察覺苦難一再發生的時候,凡人能如何行動的方案:將寫作視為對話的開端。
《受苦的倒影》以田野備忘錄的形式出版,是魏明毅帶著人類學養分返回本行後,記載第一線「苦難工作者」的反身性思考。莊瑞琳認為,這本新書深刻表現出諮商心理師的工作特殊性,有別於《靜寂工人》的文學感,展現魏明毅穿梭於心理學與人類學的「雙向」性質:「《靜寂工人》裡面,她帶著諮商師的耳朵進去了(基隆)這個田野,但在《受苦的倒影》,我們會看到人類學的東西,就進到她的諮商心理工作領域。」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將會談談我作為一名有精神疾病的台灣留學生(後稱有病留學生),如何在美國念書的同時尋找自己有辦法負擔的心理健康資源,以及過程中跌跌撞撞的故事。感慨於出國前在網路上幾乎查不到相關資訊,自己也因為準備不足而吃盡苦頭,所以我寫下自己的經驗,希望可以激發更多人的經驗分享。
延續上期雙週報對於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介紹,本期雙週報會進一步了解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兩者的專業化歷程。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本期雙周報帶你看收假症候群與假期憂鬱。
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與心理健康假有關的三則新聞,以及分享了台北市政府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方案,以及分享兩本好書。
2022年全球疫情逐漸穩定,各國防疫政策轉向開放。一年下來,台灣在精神障礙者權益上,也有許多修法與事件的爭議。本期《瘋靡雙週報》適逢2022年末出刊,我們整理了今年三大精神障礙者權益相關新聞,包括精神衛生法修法、玉里醫院的防疫措施爭、以及修法延長刑事訴訟法監護處分。除此之外,可喜的是今年以來全台各地
這篇將會談談我作為一名有精神疾病的台灣留學生(後稱有病留學生),如何在美國念書的同時尋找自己有辦法負擔的心理健康資源,以及過程中跌跌撞撞的故事。感慨於出國前在網路上幾乎查不到相關資訊,自己也因為準備不足而吃盡苦頭,所以我寫下自己的經驗,希望可以激發更多人的經驗分享。
延續上期雙週報對於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的介紹,本期雙週報會進一步了解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兩者的專業化歷程。
本期雙週報分為二部分:(1)校園心理輔導待解之問題(2)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異。
本期雙周報帶你看收假症候群與假期憂鬱。
本期《瘋靡雙週報》,我們整理了與心理健康假有關的三則新聞,以及分享了台北市政府社區心理健康中心的方案,以及分享兩本好書。
2022年全球疫情逐漸穩定,各國防疫政策轉向開放。一年下來,台灣在精神障礙者權益上,也有許多修法與事件的爭議。本期《瘋靡雙週報》適逢2022年末出刊,我們整理了今年三大精神障礙者權益相關新聞,包括精神衛生法修法、玉里醫院的防疫措施爭、以及修法延長刑事訴訟法監護處分。除此之外,可喜的是今年以來全台各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未讀過韓國作家的書,因為文學獎挑了韓江的《素食者》來讀,原先帶著一絲擔憂,怕是太過沈重、難以消化的作品,看完反倒覺得氛圍平靜,只是有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憂傷,不曉得到底藏在哪裡。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以三個不同人物視角書寫同一件事情的發生:英惠的老公、英惠姐姊的老公、英惠姊姊。 英惠算是故事主線,是那
Thumbnail
Vian從小大約四歲多已經食素 。 她不想犧牲任何生命來滿足自己的舌頭 。 她更希望非素食者有機會能夠看到她的視頻後 ,嘗試一下吃一餐素食! 無肉更歡 Meatless Movement 最近向她了解她吃素的原因以及為何會創建<素食屋>這一個網絡平台 。 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大家好,我是Vian來
Thumbnail
再續前緣 前兩年,有幸拜讀韓江《素食者》,當時只在圖書館借借,讀得還是千日老師翻譯的版本,能感覺作者文筆細膩,讀來很是壓抑又帶點絕望,現在回頭想想,只想得出「暴力」二字。 最近,碰巧又看到《素食者》這本書,索性買來再讀一遍。這次細細的讀,又嚼出了許多新滋味,把第一遍讀不明白的也給明白了,於是就有
一行人默默吃完這頓飯,向老闆娘道別後踏上歸途,若華與臨峰十指緊扣,走在前頭熱絡的閒聊。 夕顏欣慰的目光緊緊盯著前面的人,側臉卻有幾分寂寞。 天青看著她映上橘黃色街燈的臉,心中微感酸疼。 她需要一個能疼惜她的人,卻在追逐缺損的我。 天青自知自己的心從沒癒合,只是痛到麻痺所以無所謂。 她曾想過
Thumbnail
  「活該。」章軒看著腳被包紮成一大捆木乃伊的悠悠。   「宵夜是什麼?」悠悠指著章軒手中的沉甸甸的塑膠袋。   「都這時候了你還想著吃?」章軒一臉不可思議。   「這不就是你去我家的目的嗎?」悠悠皺起眉,她不喜歡章軒太「正常」的反應。   「骨折嗎?」   懶得回答的悠悠只是輕輕點頭,她
Thumbnail
書名:餘生有你,甜又暖 作者:囧囧有妖 發文日:2022年8月(舊文重發) 文案: 發現自己會被裴聿城的意識附身時,林煙是拒絕的。 明明在酒吧蹦迪,一醒來,躺在了荒郊野嶺。 明明在家裡打遊戲,一醒來,站在了歐洲大街。 明明在跟男神燭光晚餐,一醒來,站在了男洗手間。 這日子沒法過了!
Thumbnail
采薇詩中,最荒蕪的不是菜園裏的薇菜,不是漫漫無盡的歸途,也不是身體上的飢渴,而是無人能體會他内心的悲傷︰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魏明毅心理師的第二本作品結合了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實務現場中遇到的個案與社會議題。書中描述了校長對安置學生的偏見及精神科診斷的去脈絡化問題,突顯了社會不平等對孩子們生活的影響。魏明毅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的反思與重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未讀過韓國作家的書,因為文學獎挑了韓江的《素食者》來讀,原先帶著一絲擔憂,怕是太過沈重、難以消化的作品,看完反倒覺得氛圍平靜,只是有無以名狀的深刻的憂傷,不曉得到底藏在哪裡。 故事分成三個章節,以三個不同人物視角書寫同一件事情的發生:英惠的老公、英惠姐姊的老公、英惠姊姊。 英惠算是故事主線,是那
Thumbnail
Vian從小大約四歲多已經食素 。 她不想犧牲任何生命來滿足自己的舌頭 。 她更希望非素食者有機會能夠看到她的視頻後 ,嘗試一下吃一餐素食! 無肉更歡 Meatless Movement 最近向她了解她吃素的原因以及為何會創建<素食屋>這一個網絡平台 。 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大家好,我是Vian來
Thumbnail
再續前緣 前兩年,有幸拜讀韓江《素食者》,當時只在圖書館借借,讀得還是千日老師翻譯的版本,能感覺作者文筆細膩,讀來很是壓抑又帶點絕望,現在回頭想想,只想得出「暴力」二字。 最近,碰巧又看到《素食者》這本書,索性買來再讀一遍。這次細細的讀,又嚼出了許多新滋味,把第一遍讀不明白的也給明白了,於是就有
一行人默默吃完這頓飯,向老闆娘道別後踏上歸途,若華與臨峰十指緊扣,走在前頭熱絡的閒聊。 夕顏欣慰的目光緊緊盯著前面的人,側臉卻有幾分寂寞。 天青看著她映上橘黃色街燈的臉,心中微感酸疼。 她需要一個能疼惜她的人,卻在追逐缺損的我。 天青自知自己的心從沒癒合,只是痛到麻痺所以無所謂。 她曾想過
Thumbnail
  「活該。」章軒看著腳被包紮成一大捆木乃伊的悠悠。   「宵夜是什麼?」悠悠指著章軒手中的沉甸甸的塑膠袋。   「都這時候了你還想著吃?」章軒一臉不可思議。   「這不就是你去我家的目的嗎?」悠悠皺起眉,她不喜歡章軒太「正常」的反應。   「骨折嗎?」   懶得回答的悠悠只是輕輕點頭,她
Thumbnail
書名:餘生有你,甜又暖 作者:囧囧有妖 發文日:2022年8月(舊文重發) 文案: 發現自己會被裴聿城的意識附身時,林煙是拒絕的。 明明在酒吧蹦迪,一醒來,躺在了荒郊野嶺。 明明在家裡打遊戲,一醒來,站在了歐洲大街。 明明在跟男神燭光晚餐,一醒來,站在了男洗手間。 這日子沒法過了!
Thumbnail
采薇詩中,最荒蕪的不是菜園裏的薇菜,不是漫漫無盡的歸途,也不是身體上的飢渴,而是無人能體會他内心的悲傷︰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Thumbnail
魏明毅心理師的第二本作品結合了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視角,深入探討在實務現場中遇到的個案與社會議題。書中描述了校長對安置學生的偏見及精神科診斷的去脈絡化問題,突顯了社會不平等對孩子們生活的影響。魏明毅的經驗分享和思考,引發讀者對心理健康和社會工作的反思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