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芳聊]潤秋燥解百憂的負芳對策,助己排毒也靜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氣候變遷,台灣最明顯

近年夏天,大家應該都很有感覺真的是越來越熱了吧!
當看到1981~2010年台灣節氣與氣候的三十年統計,南部的立夏均溫是27度C。
再看到1991~2020年台灣月份均溫的三十年統計,南部的五月均溫是27.8度C。
芳療師媽媽內心都大喊應該不只吧~~~~我在2018年初春,住進現在的家,一開始都不需要吹冷氣!連懷孕我都不用吹冷氣睡覺的喔!2019年4月底開始,因為小孩午睡一直熱到哭醒!只好開了冷氣~開始了夏天晚上幾乎都需要吹冷氣睡覺的時代!
一開始我以為只是因為小孩體溫高,後來發現連自己白天在家工作,有時都會想要吹冷氣,才能不心浮氣躁地寫文。後來跟不同的冷氣師傅聊天,也都證實了高雄真的越來越熱這回事!!絕不是我貪涼而已XD
再來看中研院分析,台灣升溫速度比全球還快:根據台灣氣象觀測站觀察過去110 年來的年均溫變化,發現相較於全球升溫1.07°C,台灣已升溫1.6°C。
提出這些數據,加上提到無颱風登陸台灣的紀錄,都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加正視氣候變遷的議題,好好思索自己能做些什麼?並且好好為自己的健康,奠定更穩固的基礎,方能面對未來更多的未知數與變化!

白露勿露身

白露是雨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濕邪大勢已去,此時的濕是夾帶著涼意的,有句貼心俗諺: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也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裸露太多身體,早晚記得添加一件衣服。如果感受到濕邪化成的白露之氣,最容易得關節炎和風濕!
從白露開始,天氣陽氣向內收斂。而腎主收藏,此時,腎開始收納陽氣已備過冬。要看一個人在冬天時有沒有足夠的氣血來禦寒,就要看此時腎能量儲備是否充足了!?
因為腎循環系統要養四個月,如果不想要今年冬天手腳冰冷、欲振乏力的!抓緊初秋此時,就開始從『睡前泡澡開始慰問腎經』吧!
🌟芳香泡澡推薦用精油:杜松漿果、大西洋雪松。還可搭配鎂鹽~
更多泡澡鹽可參考芳療師媽媽的另一篇文章: [日常芳聊]常泡澡除了舒壓也提升免疫力
也可以參考芳療師媽媽以下的的負芳對策😊

補腎養元的負芳對策

『補腎養元除濕按摩與足貼腎經大穴

腎水不足不能消心火!因為心腎不交,導致心火獨旺,口舌生瘡!可在湧泉穴、腎兪穴、命門穴、八髎穴,按摩與貼敷【專屬配芳按摩油】,或是24小時穿著【負離子襪】、【元氣護腰】、【負離子內褲】、睡覺躺在CP值最高的【負離子枕套】等,皆可補腎水、滅心火、除濕氣!
🌟【專屬配芳按摩油】參考配方:薑、歐洲赤松/白松、藏茴香、山雞椒

秋天防邪燥

潤燥

  • 時常補充溫開水,時時小口喝,不要等到口乾才喝!尤其推薦喝純露水:
  1. 大馬士革玫瑰純露
  2. 真正薰衣草純露
  3. 羅馬洋甘菊純露
  4. 橙花純露

排憂

秋分,是陽消陰長的開始,日照時間變短,對某些人來說,節氣能量轉換帶來的情緒影響會比較強烈、持續較長、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因為陽光能刺激血清素的分泌,一但日照減少,血清素若跟著減少,情緒就容易出現問題!要多多把握有陽光的時段外出曬曬太陽,登高望遠心胸也跟著開闊起來!

潤物細無聲的負離子全套產品

負離子不只從細胞層級工作,幫我們活化細胞、淨化血液、調整免疫力、平衡自律神經。更能在能量體上工作,幫我們修補乙太體的破洞,維持情緒穩定,不會讓情緒Down到谷底!
✧✧ ·∙· ·∙· ·∙· ✧ ·∙· ·∙· ·∙·✧✧
本文參考資料:
  • YHC教育訓練與Arte Verde產品資訊
  • 負離子團隊資源
✧✧ ·∙· ·∙· ·∙· ✧ ·∙· ·∙· ·∙·✧✧
以上資訊由〔悦心而行〕芳療師媽媽整理編輯,如果你喜歡本篇文章內容❤️請不吝給予按個愛心支持、或把本文收藏起來、或分享給朋友,也可以在 Liker 註冊後免費按讚幫我拍拍手。如果有任何疑問或鼓勵,也都歡迎留言或line me,讓芳療師媽媽知道我還能如何幫助你。
avatar-img
10會員
101內容數
這裡是芳療師媽媽斜槓負離子健康顧問的分享空間,紀錄與身心靈健康的點滴,匯聚成提升能量的一步一腳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悦心禾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齡化社會來臨,人口老化要面對的問題有三大方向: 慢性疾病、心靈狀況、經濟狀況 這三個都是很大的議題,這一篇就先談談芳療和負離子健康衣物對慢性疾病有何幫助吧!
HPA軸是什麼?與慢性發炎又有何關聯呢? 請看芳療師媽媽為您深入淺出的簡短解說😊
隨著亞洲益生菌權威蔡英傑博士的推廣,「腸道保健才是健康養生的重大關鍵!」已逐漸廣為人知。腹腦的重要性,更是日益被看重! 本篇芳療師媽媽要來跟大家聊聊,芳香療法是如何契合愛養腹腦的養生觀念~
十萬年來最熱的時機,芳療師媽媽與您分享如何穿對衣服,讓自己能好好調節溫度、減少高溫酷暑帶來的不適與不便!以及疏通氣血、清涼一夏的負芳對策!
把握冬病夏治的時機點,除了上中醫診所三伏貼,芳療師媽媽也提供居家簡易的芳療版和負離子版本的三伏貼供大家參考~ 讓夏季氣溫高變成一個養生優勢,趁此時調理虛寒體質問題,讓好發於冬季的疾病症狀都得以減輕!
夏天炎熱天氣帶有強大的『火氣』,而有三種人容易吸引暑熱之氣,可以藉由玉帶環腰起元術來調理經絡!玉帶環腰起元術是一套打通帶脈的按摩手法,很多人嘗試過後,都意外發現可以消肚喃~芳療師媽媽在此分享兩個版本給大家參考😊
高齡化社會來臨,人口老化要面對的問題有三大方向: 慢性疾病、心靈狀況、經濟狀況 這三個都是很大的議題,這一篇就先談談芳療和負離子健康衣物對慢性疾病有何幫助吧!
HPA軸是什麼?與慢性發炎又有何關聯呢? 請看芳療師媽媽為您深入淺出的簡短解說😊
隨著亞洲益生菌權威蔡英傑博士的推廣,「腸道保健才是健康養生的重大關鍵!」已逐漸廣為人知。腹腦的重要性,更是日益被看重! 本篇芳療師媽媽要來跟大家聊聊,芳香療法是如何契合愛養腹腦的養生觀念~
十萬年來最熱的時機,芳療師媽媽與您分享如何穿對衣服,讓自己能好好調節溫度、減少高溫酷暑帶來的不適與不便!以及疏通氣血、清涼一夏的負芳對策!
把握冬病夏治的時機點,除了上中醫診所三伏貼,芳療師媽媽也提供居家簡易的芳療版和負離子版本的三伏貼供大家參考~ 讓夏季氣溫高變成一個養生優勢,趁此時調理虛寒體質問題,讓好發於冬季的疾病症狀都得以減輕!
夏天炎熱天氣帶有強大的『火氣』,而有三種人容易吸引暑熱之氣,可以藉由玉帶環腰起元術來調理經絡!玉帶環腰起元術是一套打通帶脈的按摩手法,很多人嘗試過後,都意外發現可以消肚喃~芳療師媽媽在此分享兩個版本給大家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氣溫節節高升、天氣越來越熱, 大家的身心狀況還好嗎? 是不是想要整天都泡在冷氣房內不出門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 要如何減少我們出門的阻力, 並增加我們在外趴趴造的舒適度呢? 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使用精油 做出能夠讓我們心情愉悅的涼感噴霧吧!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夏季來臨,臺灣高溫讓人苦惱,挑選通風涼爽的衣物布料是改善尷尬異味的最佳良方!挑選透氣、吸汗和散熱度的服裝材質是關鍵。此外,注意挑選適合的削肩背心款式和休假出遊防晒也是很重要。穿搭乾淨、不留異味更是夏季穿搭的基本禮儀。
Thumbnail
炙熱的陽光無情的照耀,迎面吹來的風是燥熱的,讓人彷彿吸不到氧氣。熱辣辣的夏天來了,都會叢林每棟大樓都散發著熱氣,出了門,下了車,就好像進入桑拿房,走兩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我需要消暑,好需要消暑。   山林 天然的芬多精是最佳的消暑祕方,一顆顆的大樹伸長了手為我遮蔽陽光,蟬兒鳥兒的鳴叫讓人感受他們
Thumbnail
小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升高,濕氣增多,我們需要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適量攝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以及調節心情都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夏天炎熱濕氣重,大家往往只想待在冷氣房內,卻造成身體難以發汗排毒,進而更不舒服。只要掌握以下方法,夏天泡湯不僅可以放鬆身心,更能消除暑氣、排濕、治冬病!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小滿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濕熱悶人,需注意清淡飲食、食苦嘗鮮、保持運動並靜心養神等養生要點,以促進身體代謝,排濕祛熱,調節情緒,保持健康活力。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
Thumbnail
最近氣溫節節高升、天氣越來越熱, 大家的身心狀況還好嗎? 是不是想要整天都泡在冷氣房內不出門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 要如何減少我們出門的阻力, 並增加我們在外趴趴造的舒適度呢? 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使用精油 做出能夠讓我們心情愉悅的涼感噴霧吧!
Thumbnail
夏日氣溫升高,空氣的濕悶總讓人煩躁難安。太多的冰冷甜食,終日待在冷氣房裡,都會容易讓身體外熱內寒,體內濕氣過重,身體變得沉重浮腫,腸胃的不適症狀也變多了。  夏日五大常見困擾 1.心煩氣躁 2.腹脹不適 3.皮膚好油 4.身體沉重 5.蚊蟲攻擊
Thumbnail
夏季來臨,臺灣高溫讓人苦惱,挑選通風涼爽的衣物布料是改善尷尬異味的最佳良方!挑選透氣、吸汗和散熱度的服裝材質是關鍵。此外,注意挑選適合的削肩背心款式和休假出遊防晒也是很重要。穿搭乾淨、不留異味更是夏季穿搭的基本禮儀。
Thumbnail
炙熱的陽光無情的照耀,迎面吹來的風是燥熱的,讓人彷彿吸不到氧氣。熱辣辣的夏天來了,都會叢林每棟大樓都散發著熱氣,出了門,下了車,就好像進入桑拿房,走兩步就讓人汗流浹背。我需要消暑,好需要消暑。   山林 天然的芬多精是最佳的消暑祕方,一顆顆的大樹伸長了手為我遮蔽陽光,蟬兒鳥兒的鳴叫讓人感受他們
Thumbnail
小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這個時候,氣溫開始升高,濕氣增多,我們需要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適量攝取維生素豐富的食物,補充足夠的水分,保持規律的作息,適度運動,以及調節心情都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夏天炎熱濕氣重,大家往往只想待在冷氣房內,卻造成身體難以發汗排毒,進而更不舒服。只要掌握以下方法,夏天泡湯不僅可以放鬆身心,更能消除暑氣、排濕、治冬病!
Thumbnail
頭頂上的太陽熾炎炎,汗珠在皮膚上滴滴流,盛夏裡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最熱的時段,多數人都會選擇避開此時段,避免成為戶外火行者,其中幼兒和老年人在高溫下的風險更高,也反映在近期的熱傷害急診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對於氣候變遷每年高溫爆表的夏天,我們的生理系統如何應對極端溫度的傷害呢?
Thumbnail
小滿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濕熱悶人,需注意清淡飲食、食苦嘗鮮、保持運動並靜心養神等養生要點,以促進身體代謝,排濕祛熱,調節情緒,保持健康活力。
「傷寒,六七日,下利便發熱」,傷寒邪入厥陰,六七天之後下利,然後發熱,這是陽脫的發熱現象,而不是陽回頭手腳慢慢溫熱的現象,「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病人不停的流汗,汗血同源,腸胃津液不停的流失,這是死症,「有陰無陽故也」,陰寒至甚,陽脫發熱的死症。倪氏曰:用白通湯加豬膽汁和人尿,白通湯可以通陽,大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