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0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印度到荷蘭:各國雙語教育政策比一比

緣起:挑戰、借鏡、機會與反思

在討論台灣雙語教育政策的時候,時不時就會聽到有人說:「你看看哪個國家怎麼樣,人家就是這樣成功的。」有些人卻說:「這哪裡是成功了,明明失敗了!台灣不能往這樣的方向去!」
因著這些討論,所以產生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我將討論幾個在討論雙語教育政策時,常常被抓出來討論的國家的雙語或多語政策,希望藉此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方向,看看這樣的情況是否適用於台灣,以及我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幾個常被拿來當作成功案例的國家,包括:印度、新加坡、香港、菲律賓、加拿大和荷蘭。我將這些國家依照它們本身的歷史和語言狀況,從複雜到單純依序排列。就先從最複雜的印度說起吧!

印度

放任主義的三語言政策:「首重學童的母語教育,後重英語學習。」
印度當前並無統一的國家語言,但印度人的母語有多達約19,500種,只計算一萬人以上所使用的母語121種,甚至整個國家,沒有一種共通的語言,就算是多人口使用的印度語,也僅佔全印度人口的40%左右,國家的官方語言更高達22種。
可以說,印度根本沒有雙語教育,他們被逼得只能採用「多語」教育!國際上,雖然印度人說英語的腔調及口音聞名全世界,但從國際英文檢定的成績來看,印度的英語能力絕對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有人認為英語能力是印度軟體產業成功的要素之一。
而印度現行的語言政策是「三語言方案」(Three Language Formula),所謂三種語言,指的是母語或者地區語言、印度語、和英文,但並不是要求所有學生都要會這三種語言,而是先注重學童的母語教育,後重英語學習。
感覺上印度的語言政策就主打一個放任狀態,因為語言太多了,不管採用哪個語言,都不公平,所以先以母語為主,但為了要溝通,所以要求共同語言,要嘛英文,要嘛印度語,自己選吧。

新加坡

從「講華語運動」到「以英語為主,華語為輔」
新加坡是個由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澳洲人與英國人等移民人口組成,又曾為英國殖民地,所以英文一直是行政、法律、教育以及商業的語言,而在民間,則是多種方言並存的,有點類似印度的情況,但相較於印度的放任主義,新加坡開始推行「講華語運動」,漸漸地把眾多的方言漸漸地拉回到標準華語,但後來又漸漸改成推行「以英語為主,華語為輔」,尋求華語和英文的「雙語社會」。
也或許是這樣的轉變,對於新加坡人的語言狀態,也漸漸有:英文不好,華語也不好的窘迫情況。雖然有人說新加坡人是日常是Singlish,但其實是有辦法說正式的英語,才會導致有人認為新加坡人的英文不好的印象。但對於新加坡的雙語政策到底成功還是失敗,也一直都爭論不休。

香港

三文兩語的語言政策,卻不敵歷史,導致中文的失敗,成就了英文。
香港的情況,有英國殖民的歷史,因為父母多半出生於1997年之前的英國殖民時代,大多都有「重英輕普」的想法,他們自發的英文意識,讓許多孩子一出生就在一個被營造的英語環境下成長,加上香港父母多半是雙薪家庭,需要仰賴外籍女傭照顧孩子,因此許多香港孩童在女傭的照顧下,形塑了第二母語──菲式英語。
雖然香港在回歸之後,政府大力推動普通話,但香港人普遍有:中文就是粵語的觀念,所以在香港,華語的普及程度一直都不高,原本目標的三文兩語政策,實際上只有兩文兩語。

菲律賓

循序漸進,先學母語,然後從小學開始,漸漸進入English Only的校園環境
菲律賓的教育制度經過幾次改革,小學開始口說訓練,之後到寫作與閱讀,逐步的增加英文的學習時間,到了三年級開始,漸漸有科目以全英文授課,且隨著年級越高,全英文授課的科目也越來越多,到了中學,開始有文學,除了菲律賓語外,老師都是以全英文授課。行程在日常生活中講母語,但學校中以全英文授課,到了高等教育更是以英文為授課語言,課堂作業、報告都是英文,和學校行政單位、或授課老師通信,以及學校的正式文件也不例外,有的學校甚至會有學校有English Only的相關政策。

加拿大

「寧靜革命」:從人民開始的沉浸式雙語政策
加拿大的魁北克長久以來就是以法語為母語的人士居多,但早期仍然是英語為母語的人擁有更多的社會和經濟權力,英語也是商業活動主要的溝通語言,因此,法語為母語的人,會因為工作上的需要而學習英語,但平常仍是使用法語。
後來隨著以法語為母語的人士逐漸取得經濟與社會地位而展開了「寧靜革命」,漸漸地在魁北克,法語的地位已經遠遠超過英語,為此在當地以英語為母語的家長團體、教育當局及研究人員共同合作,針對以母語為英語的學生,透過以第二語言(法語)來學習其他學科,由國小、國中至高中逐年降低法語沈浸比例,以遞減方式學習法語,因為學生的母語是英語,在學校沈浸式的學習法語,並增進學生使用法語在學校內進行溝通的機會,使加拿大法語區的人同時具備英文和法文的使用能力。

荷蘭

致力於保護當地語言,卻因為環境與需求,意外創造出的雙語國家
荷蘭約有 90% ~ 93% 的人會說英語,是全世界母語非英語的國家中,英語普及程度名列前茅,但荷蘭政府卻從未明確頒布雙語政策,相反的,如同眾多的歐洲國家,荷蘭對英語抱持著警覺性,為了防範英語過度擴張,並保持荷蘭語的主導地位。
雖然從中學階段開始,英語仍是必修學分,國際學校與雙語學校在荷蘭雖然也相當流行,但這些學校在提供雙語教育的同時,主要學科仍是以荷蘭語教授,甚至有些大學還會因為使用過多英語授課而被調查,荷蘭一直以來,都是以多語制度作為語言政策的核心。
至於為什麼荷蘭人的英文這麼好,有語言學家認為是因為語支相同,讓荷蘭人學起英文更駕輕就熟,但和英語語支相同的也不只荷蘭,對於這樣的說法,有不少人抱持懷疑態度。也有人認為,荷蘭人的英文好,歸功於他們的歷史與生活環境:荷蘭以國際貿易為本的歷史脈絡,有著悠久的國際貿易和商業歷史,隨著英語成為全球商務語言,以國際貿易為本的荷蘭當然也不會落於人後,加上和英國離的近,生活上本就充斥著英文,所以就算在教育上,英文的地位不如荷蘭語,但仍然是僅次於荷蘭語和數學的核心學科。

回到台灣

我們現在在哪裡?未來要往哪裡去?
上面,討論了許多不同國家的狀況後,該回到台灣了! 就像是看地圖一樣,總該先找出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以及我們想去的地方。
這一篇中,我想藉著介紹幾個雙語政策很出名的國家,來提出對台灣雙語教育政策的反思:目前的台灣,我們在哪裡?未來要往哪邊去?想要以誰作為範本?我們的路線應該怎麼規劃!
上面的例子中,印度、新加坡、菲律賓和香港的例子都是因為太多語言,或是有殖民的歷史,在人民已經習慣了以英文作為溝通語言的情況下,造就了英文成為公共場合的主流語言的環境。而加拿大與荷蘭,本身就是深受英文文化影響的國家。

台灣雙語政策:反思與挑戰

Q1. 我們與上述國家的差異?
也是上述例子中,與台灣最大的不同之處:對於上面這些國家來說,要取的英文師資,或者是目標語言的師資,都是相對容易的,且人民也對目標語言有相當的認識,知道這個目標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本質。
但在台灣,英語師資是缺乏的,不是說我們沒有英語老師,而是缺乏英語口語能力很強的英語教師,人民也沒有習慣把英文當作公共場合的語言,也因此很直觀的來說,我們沒人沒環境,也就是說我們缺乏上述國家的優勢情形,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怎麼創造這樣的氛圍環境呢?
Q2. 上述的差異,該如補足?
英語教學與使用英語進行學科教學是截然不同的專業,會說英文就會用英文教學的是個非常錯誤,卻又普遍被認可的認知。若教師的口語程度不夠好,會有難以解釋抽象概念,在引導學生進行高階思考時也容易遇到困難,而因此可能回到傳統的講授型教學(lecturebased teaching),教師也會不願意進行需要更多臨場口說技巧的活動,我們總不能假設只要老師在教授學科內容時只說英語,語言和知識就會在課堂上自動地獲得吧。
Q3. 從上述國家的例子,我們能學到什麼?
有人說新加坡為了與國際接軌放棄了母語,香港也遲遲無法跳脫舊有思維模式,也有人說香港與新加坡的雙語教育都是受到社會環境影響,在母語基礎沒打好的情況下就加入英文,對於他們來說是否是真正的「雙語」有諸多的爭議。
而印度、菲律賓、加拿大與荷蘭則是先保護了自己的語言後才逐步增加目標語言,那臺灣呢?台灣是準備學習香港與新加坡,做好放棄自己母語的打算?還是學習印度、菲律賓、加拿大與荷蘭,先保住台灣現有的主流語言後,在逐步增加英語的練習?

我想說的是:

雙語教育不僅僅是教授英語(或者外語),不管是國外,還是台灣的雙語教育,都有許多問題,有些是社會環境影響,有些是現行主流語言與英語的競爭,有的則是教師教育課程,更有些是學科知識與語言作出連結的教學訓練,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可能遇到語言障礙,這些都需要政府、教師、學生與人民共同面對。而這些,都無法是一兩篇文章可以說清楚的。

最後

我是Yawen,在前輩們有意無意的引導下走上主修語言測驗的路,任職過台灣的某入學測驗中心,也任職過國際語言檢定的測驗中心,目前雖然已經沒有任職於測驗中心,但依然屬於教育產業,也時常關注教育相關的議題。
我覺得議題是需要討論才會更明朗,所以藉著寫方格子的機會,和大家交流。
我更新得不快,但你的支持會加快我更新的速度。 按下【愛心】讓我知道你喜歡我的文章。 按下【追蹤】或【贊助】,讓我知道你支持我繼續寫相關的文章。 如果你想要告訴我你的想法,或者和我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
我的Mail:iamloyawen@gmail.com 我的Instagram:yawen.book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