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親子教養,爸媽可以不當「老闆」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玉媽對上了高中的小玉態度很煩惱。

       小玉愛打遊戲、作業沒寫,以前數學很好,現在數學退步很多,小玉說:「我現在讀的學校,沒有一門想學的科目,我想要轉學。」玉媽反問:「換學校要更認真學習,妳可以嗎?現在玩成這樣,學校功課亂七八糟,轉學就會變嗎?」

      玉媽角度是「小玉以後想要設計遊戲,可是現在不念書,未來怎麼有能力寫程式設計遊戲呢?」小玉表達的是「現在讀的這個科,不適合她,沒有學習動機,現在學校也沒有一門她想學的科目」;溝通沒有對焦,所以孩子接收到的是媽媽的不信任、媽媽沒有認真聽她的真心話,而且當孩子表達想法時,媽媽一直批評她的負面行為與算舊帳(如功課亂七八糟、一直打遊戲),溝通結果無助解決孩子現況。

       我們愛孩子,當孩子好像快「掉下去」了,出於擔心,就不斷叮嚀,但孩子聽來像無聊的教條,並且起了心理的反感。想想,孩子會不會因為「卡住了」,逃避問題轉而拚命打遊戲?有沒有可能當孩子反映「我想要轉學」時,玉媽耐著性子,先別提出孩子應該要改善的態度,而是真心關心孩子,她想學什麼科目?新學校有嗎? 若要去新學校,那她打算要怎麼準備、又需要父母哪些幫助?引導孩子自己描述對未來的具體目標及努力的方式。

       若把親子溝通比喻為企業經營,青春期之前,家長角色往往是老闆、孩子角色是員工,老闆就是訂目標、指揮管理工作進度、盯孩子(員工)作息、交出績效等等,但當孩子(員工)不理睬時,就像企業老闆面對消極被動的員工,身心疲累。但現在我們翻轉想法,把孩子視為是老闆,老闆得承擔企業發展責任,如孩子得面對自己與未來的挑戰;若孩子自己決定轉學、要念什麼科,那是「老闆」自己做了選擇,也是企業擔責的第一步。

        若視孩子為「老闆」,我們家長轉當「顧問」,我們聆聽「老闆」的難處、站在「老闆」角度思考如何伸出援手、跟「老闆」分享新知或經驗,但最終選擇決定權在「老闆」,改變態度、建立好習慣的努力也是在「老闆」孩子身上,這種「顧問」式不急不迫的關心與溝通,除了能讓親子關係融洽外,更是培養青少年自信獨立「轉大人」的賦權教養觀!

本文發表於自由時報於(2021.8.29)

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469467

#孩子叛逆期,家長的成長課

raw-image


avatar-img
72會員
421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話那頭,阿賓語氣懊惱:「昨晚看劇到早上5點才去睡覺,上完10點的課繼續看劇到隔天清晨4點…...」。        隔沒幾天,他再次打Line,告知「耍廢」習慣犯了,又急又猛,整晚連網追劇或打電動到清晨,早上一睡就錯過線上課程,精神不濟,荒廢了數天時光。 如果你的孩
       「我是希望你好!」「我是為你好!」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不管是我們曾經從爸媽、老師口中聽到,還是我們現在常常對孩子這樣說?        我想起孩子五、六歲時發生的事
      最近外甥段考結果沒考到他自己設定的理想成績,我問孩子:「要怎麼安慰你們表弟? 」  上了大學的兒子如何回顧自己的中學生活,並安慰中學生呢?
從家人一句「外面吃膩了,妳隨便煮都好」至今,煮飯年資已達二十年,只是煮飯的程度還是煮飯,沒有進階到廚藝階段,廚神美名遙遙無期。 有天飯桌上我對兒子們說:「等以後你們長大,我住你們家附近可以嗎?」愛吃美食的老二快答:「媽媽,那妳要煮好吃一點啦!妳都沒有進步,要跟阿嬤多學幾招!」
「父母」是很有挑戰的角色,孩子不知何時患了「與父母疏離症」,有的孩子還沒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對家人擺臭臉、對爸媽愛搭不理;這時心臟強的爸媽會安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賀爾蒙變化大,但孩子的轉變真的只是賀爾蒙變化嗎?  本文將從大學生角度來檢視父母.......
樓上的沈老師一罵孩子就震雷乍響,我們樓下鄰居都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你考這麼差?」、「你態度這麼差,這樣以後去工作怎麼辦」、「別人週末都在準備考試,你為何要跟同學去打球」、「為何你房間亂七八槽」、「你早點睡覺,明天上學要早起,不要遲到」、「你11點記得手機交來給我」、「你聯絡簿為什麼又不帶回來」..
       電話那頭,阿賓語氣懊惱:「昨晚看劇到早上5點才去睡覺,上完10點的課繼續看劇到隔天清晨4點…...」。        隔沒幾天,他再次打Line,告知「耍廢」習慣犯了,又急又猛,整晚連網追劇或打電動到清晨,早上一睡就錯過線上課程,精神不濟,荒廢了數天時光。 如果你的孩
       「我是希望你好!」「我是為你好!」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不管是我們曾經從爸媽、老師口中聽到,還是我們現在常常對孩子這樣說?        我想起孩子五、六歲時發生的事
      最近外甥段考結果沒考到他自己設定的理想成績,我問孩子:「要怎麼安慰你們表弟? 」  上了大學的兒子如何回顧自己的中學生活,並安慰中學生呢?
從家人一句「外面吃膩了,妳隨便煮都好」至今,煮飯年資已達二十年,只是煮飯的程度還是煮飯,沒有進階到廚藝階段,廚神美名遙遙無期。 有天飯桌上我對兒子們說:「等以後你們長大,我住你們家附近可以嗎?」愛吃美食的老二快答:「媽媽,那妳要煮好吃一點啦!妳都沒有進步,要跟阿嬤多學幾招!」
「父母」是很有挑戰的角色,孩子不知何時患了「與父母疏離症」,有的孩子還沒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對家人擺臭臉、對爸媽愛搭不理;這時心臟強的爸媽會安慰自己:孩子進入青春期,賀爾蒙變化大,但孩子的轉變真的只是賀爾蒙變化嗎?  本文將從大學生角度來檢視父母.......
樓上的沈老師一罵孩子就震雷乍響,我們樓下鄰居都聽得一清二楚:「為什麼你考這麼差?」、「你態度這麼差,這樣以後去工作怎麼辦」、「別人週末都在準備考試,你為何要跟同學去打球」、「為何你房間亂七八槽」、「你早點睡覺,明天上學要早起,不要遲到」、「你11點記得手機交來給我」、「你聯絡簿為什麼又不帶回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小女兒讀高三時,班上有一位同學,因為努力複習功課,沒時間陪她弟弟玩,卻被父親毆打了很多次。還撂下了一句話:讀書很偉大嗎? 因為臨近考期,小孩也滿十八歲了,我沒時間去跑行政司法程序。所以就讓女兒把她同學帶來社區的圖書室,有時候太晚了,我們就開車載她回家。 有次小朋友突然問我,是不是有點歧視她家?我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