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比孩子更需要正向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管你的孩子讀明星學校、一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中學生活都是每個人生的必經過程。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為什麼呢?

        因為家長們就是從「考試成績排名」競爭之路長大,現在也仍處於大家習慣互相比較孩子表現的環境氛圍中。因此,學習真實面對並接納自己對孩子的心情,學著讓自己的「情緒停格」是家長的成長課。

       想想你以前國中階段很會讀書嗎?若不會讀書,你現在不是好好地生活,是不是因為成績不好,反而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只有讀書這一條路?若你國中很會讀書、成績很好,那你現在真的很出人頭地?若你很有成就,環顧你周遭那些成功人士,瞭解他們的國中階段,真的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成績很好?不盡然吧!

      那些活出豐富人生的人物,都有著對某件事的「熱情」、「行動力」、不被挫折打敗的「恆毅力」。人生的「資優生」絕對不是只有在成績表現與學業成就上,生活中更有人際關係、興趣經營、自由休閒、想法的實踐、智慧歷練、累積的實力等等課題等著我們跟孩子。

      所以讓心情轉個彎,把自己的情緒安頓好,為了成績搞壞親子關係真的很不值得,因為人生會有不停歇的大大小小考試,對吧? 不管孩子成績如何,我們一分愛都不會少,父母可以一直當孩子的打氣筒。 

開車看不見前方視野,猶如無打開心房的教養

開車看不見前方視野,猶如無打開心房的教養



avatar-img
72會員
429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孩子上大學後住校,大兒子很少跟我們聯繫,理由是「沒有什麼事好說」,而遠在南部的老二則遵守他的承諾,一周打電話回家2次,偶而還主動打電話給阿嬤問候。不用比較,因為兄弟個性不同,早已習慣他們的各自表述。但兒子突然返家....      
我就打電話跟兒子說:「媽媽不敢回家、爸爸出差,那家裡就由你負責阿嬤的三餐、陽台的花草要澆、廚餘桶每晚要拿到後陽台、回收垃圾周三倒……
       「媽,妳剛過馬路怎麼都沒看? 摩托車騎士在叭妳哩」! 我一過馬路,2個兒子大聲跟我說。 低頭想事情、拿著陽傘遮大太陽的我,沒有左右張望就直接過馬路,完全沒有注意到有摩托車閃過,還叭叭我!        「馬路最怕三寶,就是在說妳這種啦!」老二指著我說。到底被撞時, 我們要如何處理呢?
現在要跟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搏感情,都要「交換」。很少進補習班的老二要去詢問分數落點,我主動表示要相陪,以此為交換,請他陪我去貼手機包膜。
媽媽: 認真學習,等你畢業找份好工作,未來就靠你自己了,自己當富一代。 阿修: 我去小七工作。(老媽先冷靜................喝口免疫茶)
       玉媽對上了高中的小玉態度很煩惱。        小玉愛打遊戲、作業沒寫,以前數學很好,現在數學退步很多,小玉說:「我現在讀的學校,沒有一門想學的科目,我想要轉學。」玉媽反問:「換學校要更認真學習,妳可以嗎?現在玩成這樣,學校功課亂七八糟,轉學就會變嗎?」    
孩子上大學後住校,大兒子很少跟我們聯繫,理由是「沒有什麼事好說」,而遠在南部的老二則遵守他的承諾,一周打電話回家2次,偶而還主動打電話給阿嬤問候。不用比較,因為兄弟個性不同,早已習慣他們的各自表述。但兒子突然返家....      
我就打電話跟兒子說:「媽媽不敢回家、爸爸出差,那家裡就由你負責阿嬤的三餐、陽台的花草要澆、廚餘桶每晚要拿到後陽台、回收垃圾周三倒……
       「媽,妳剛過馬路怎麼都沒看? 摩托車騎士在叭妳哩」! 我一過馬路,2個兒子大聲跟我說。 低頭想事情、拿著陽傘遮大太陽的我,沒有左右張望就直接過馬路,完全沒有注意到有摩托車閃過,還叭叭我!        「馬路最怕三寶,就是在說妳這種啦!」老二指著我說。到底被撞時, 我們要如何處理呢?
現在要跟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搏感情,都要「交換」。很少進補習班的老二要去詢問分數落點,我主動表示要相陪,以此為交換,請他陪我去貼手機包膜。
媽媽: 認真學習,等你畢業找份好工作,未來就靠你自己了,自己當富一代。 阿修: 我去小七工作。(老媽先冷靜................喝口免疫茶)
       玉媽對上了高中的小玉態度很煩惱。        小玉愛打遊戲、作業沒寫,以前數學很好,現在數學退步很多,小玉說:「我現在讀的學校,沒有一門想學的科目,我想要轉學。」玉媽反問:「換學校要更認真學習,妳可以嗎?現在玩成這樣,學校功課亂七八糟,轉學就會變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時看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出爐後無奈憤怒地說:「我幫你買了那麼多參考書、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為什麼還考成這樣?」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回,滿臉自責無奈。這讓人不禁想問:這份失望到底是因為孩子沒達到標準,還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當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過多的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結果往往是彼此都不好受。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評估的態度令人擔憂。許多學生不再重視考試,甚至交白卷,這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教育人員如何看待當前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教育期望,強調父母設定目標於孩子未來學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焦慮和期待,特別是面對現代教育體系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分享瞭如何在學業競爭中保持孩子的學習動機,以及避免讓成績成為孩子的唯一衡量標準。文章指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內在學習動機,並提供支持和理解,而非僅以成績來評價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有時看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出爐後無奈憤怒地說:「我幫你買了那麼多參考書、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為什麼還考成這樣?」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回,滿臉自責無奈。這讓人不禁想問:這份失望到底是因為孩子沒達到標準,還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當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過多的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結果往往是彼此都不好受。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評估的態度令人擔憂。許多學生不再重視考試,甚至交白卷,這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教育人員如何看待當前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教育期望,強調父母設定目標於孩子未來學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焦慮和期待,特別是面對現代教育體系帶來的壓力與挑戰。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分享瞭如何在學業競爭中保持孩子的學習動機,以及避免讓成績成為孩子的唯一衡量標準。文章指出,家長應注重孩子的內在學習動機,並提供支持和理解,而非僅以成績來評價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Thumbnail
成績,似乎與臺灣的教育密不可分。時常把成績掛在嘴邊的父母、時常將成績作為評判標準的老師、時常將成績互相比較的同學隨處可見。 究竟成績要怎麼看待?在經過國中三年、高中半年多的洗禮後,這篇文章透露作者對成績及競爭的看法,讓人反思自己對成績的態度。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