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本《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具備「鳥眼、蟲眼、魚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收集到的資料,80%是雜訊!!

鈴木進介.2022/10.台灣東販出版.鍾嘉惠譯。

我看的這本《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封面

我看的這本《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封面

推薦給:各式各樣的資料很多,但是不太會整理的人!




撰寫這篇讀書心得時,我一直想到:我自己的這篇分享文,對格友來說是不是也是「雜訊」?這樣真是打臉自己分享此書!

資訊大爆炸!「快速定斷」現象成大趨勢?指出,現代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是1986 年的 5倍,相等於 175 份報紙。若和 1000 年前的古代人相比,每天接收資訊量高出一百萬倍,是他們一輩子接收的訊息量。

真的很多!

更麻煩的是,即使有所體認,要對資訊斷、捨、離也不是容易的事,後續會帶來更多不安?!

那務實一點的想法,先好好地整理有用的資訊吧!作者鈴木進介被他的客戶譽為「思考整理家」,書中提出很多教戰手則,我摘錄看完後最心動的三則分享,希望自己有蒐集到那20%的非雜訊重要資料!

P64  輸入九成取決於保存方式的設定
常聽到有人說,雖然輸入做得很好,但整理不善,輸出時要重新尋找有用的資訊很麻煩!作者鈴木進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

因為是輸入完後才試圖整理,所以會整理不善。

就像丟球比賽,就是把球丟進準備好的籃子裡,你不會在沒有籃子的狀態下丟球對吧?輸入亦然,要先備妥籃子以放入資訊。

重點是列出一些你想取得資訊的主題,並輸入與主題相符的資訊。反過來說,與主題不符的資訊就視為雜訊。 

就像先建立好「資訊抽屜」,就是在電腦裡設置十五個存放資料的檔案夾,在還沒有資料、全是空的狀態就要先設置好。這麼做可以避免胡亂收集資料,被淹沒在資訊的洪流中。

圖片摘自《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第64頁

圖片摘自《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第64頁

唯有一點要注意,就是不能設「其他」。因為一旦設了「其他」就會隨便放入不在設定主題內的資訊,使得目的以外的龐雜訊息愈積愈多,包括垃圾訊息。

以上這點真的讓我很有感,因為我在實體資料夾、電腦檔案夾、便條紙分類等,真的很常使用「其他」!

與抽屜主題不相符的資訊可以乾脆捨棄


P104 具備「鳥眼、蟲眼、魚眼」
所謂「鳥眼」,就是從高空俯瞰全局的感覺,也可以用宏觀一詞替代,就是把"高度"提升到能放眼整體的位置,可以讓人知道"該擴大到什麼程度"。

一旦已透過鳥眼俯微全貌,就可以降落地面靠近觀看,如同「蟲眼」,也可以用微觀一詞代替,抽象的資訊和話語要透過仔細觀看提高解析度,來檢查資訊的品質。

最後,讓我們潛入水中從另一個位置觀看資訊,這就是「魚眼」,魚眼是用來觀察"整體走向",如同魚看水的流向游動。

切換觀看的位置,就能得到新假設的線索。


P172  工作的成果取決於「你把注意力放在哪裡」

「人生並不複雜,複雜的是我們」
---奧斯卡.王爾德/詩人、劇作家


【後記】
因為最近開始試圖以一書、一圖的方式轉成影音分享,並盡量用"雙語"的方式呈現,所以經常去chatGTP請教它中文書名的翻譯建議,今天這本我用指令「請翻譯『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並且要有文青感、書卷氣質…」時,它先給了我這個書名:

資訊濁流中的雅緻整理術

老實說,我覺得帥多了~~


❦一書一圖一推薦《雜訊時代的高效資料整理術》微雙語影音版❦


##
小昕藏書【🚀效率學



avatar-img
202會員
689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小昕❦祕密學院 的其他內容
改變學習方式,讓你突破先天IQ限制的46條用腦法則 ❦推薦給:雖然從書名上看起來是在講有關快速記憶的事,但其實作者是從「記憶」推展到情緒、身、心、腦(還以自身減重經驗來分享),所以是很全方位有關記憶的書,推薦給想知道「記憶-心-腦」之間的
一本揭露所有關於碳的真相,並即時改變之書。 The Carbon Almanac Network (碳年鑑網路團隊)。城邦文化。202209。陳正芬、何玉方譯。 ❦推薦給:對碳相關氣候生態議題還未入門的小白、想補充更新、更多、更量化的碳知識的人。而且請趕快閱讀,因為碳觀念更新得很快…… 這真
哥倫比雅大學 x 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能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 心得之三的內容推薦給:有志難伸的女性 「如何克服性別造成的權利差異」?作者在"女性"的部分著墨較多,想當然爾……
心得之二的內容推薦給: 騎驢找馬但一直沒找到馬,只好回頭看看驢裡的階級有沒有改造可能?的人。
哥倫比雅大學Ⅹ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能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 全書內容推薦給:當你在職場上遭逢朋友變敵人、敵人變成更凶狠的敵人,或想判斷「他是真的因為對不起你而道歉?還是為了他自己」的人。
吉澤久子。2014。太雅出版。李毓昭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中年人、老年人,有老靈魂的人。 本書給我很多啟示,例如作者說她不主動幫忙別人,她的觀點是: 「有人找我商量事情或要求我提供答案時,我要是做不到就的直接表明。出手幫別人解決困難時,對方或許會感恩,但這份恩情有可能會在日後反過來變成他的負擔。
改變學習方式,讓你突破先天IQ限制的46條用腦法則 ❦推薦給:雖然從書名上看起來是在講有關快速記憶的事,但其實作者是從「記憶」推展到情緒、身、心、腦(還以自身減重經驗來分享),所以是很全方位有關記憶的書,推薦給想知道「記憶-心-腦」之間的
一本揭露所有關於碳的真相,並即時改變之書。 The Carbon Almanac Network (碳年鑑網路團隊)。城邦文化。202209。陳正芬、何玉方譯。 ❦推薦給:對碳相關氣候生態議題還未入門的小白、想補充更新、更多、更量化的碳知識的人。而且請趕快閱讀,因為碳觀念更新得很快…… 這真
哥倫比雅大學 x 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能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 心得之三的內容推薦給:有志難伸的女性 「如何克服性別造成的權利差異」?作者在"女性"的部分著墨較多,想當然爾……
心得之二的內容推薦給: 騎驢找馬但一直沒找到馬,只好回頭看看驢裡的階級有沒有改造可能?的人。
哥倫比雅大學Ⅹ華頓商學院聯手,教你掌握合作與競爭之間的能力,當更好的盟友與更令人敬畏的對手。 全書內容推薦給:當你在職場上遭逢朋友變敵人、敵人變成更凶狠的敵人,或想判斷「他是真的因為對不起你而道歉?還是為了他自己」的人。
吉澤久子。2014。太雅出版。李毓昭譯。 書籍封面 推薦給:中年人、老年人,有老靈魂的人。 本書給我很多啟示,例如作者說她不主動幫忙別人,她的觀點是: 「有人找我商量事情或要求我提供答案時,我要是做不到就的直接表明。出手幫別人解決困難時,對方或許會感恩,但這份恩情有可能會在日後反過來變成他的負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1. 利用新聞獲得最新情報: -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這是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他的著書《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新聞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最新知識的方式,特別是從有公信力的媒體上拿到值得細讀的新聞文章。 2. 使用網際網路作為字典與百科全書: - 出口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前言 現代人的數位資料真的是非~常多,為了增加容量,常得付費升級手機、雲端、硬碟...等規格,但這真是必要的花費嗎?如果今天有個課程能讓你省下這筆費用且終身受用,你願不願意嘗試呢? 購買課程原因 撰寫文章整理資料時,發現查找照片、檔案不易,即便用搜索功能也因為命名方式沒有系統,跑出結果還是得在耗時篩
Thumbnail
很開心遇到《整理想法的技術》這本書,它的言簡意賅,讓我閱讀中有了不少啟發,對我而言,如果問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要說的整理就是「捨」,書中很多道理相近,我自己「分類」後,我覺得就是「捨的力量」!而這個捨的力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竟是出奇的有意思,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把這本書運用在生活中的例子,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1. 利用新聞獲得最新情報: -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這是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他的著書《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中提出的觀點。他強調,新聞是一個非常好的獲取最新知識的方式,特別是從有公信力的媒體上拿到值得細讀的新聞文章。 2. 使用網際網路作為字典與百科全書: - 出口
「讀“新聞”來獲得最新的情報。」 「“網際網路”對我而言,是字典與百科全書的替代。」 「當想知道情報的全局,就要活用“書”。」 這3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出口治明[1]的著書, 《いま君に伝えたい知的生産の考え方 》[2]的第134頁。 我一直不知道新聞該怎麼讀,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前言 現代人的數位資料真的是非~常多,為了增加容量,常得付費升級手機、雲端、硬碟...等規格,但這真是必要的花費嗎?如果今天有個課程能讓你省下這筆費用且終身受用,你願不願意嘗試呢? 購買課程原因 撰寫文章整理資料時,發現查找照片、檔案不易,即便用搜索功能也因為命名方式沒有系統,跑出結果還是得在耗時篩
Thumbnail
很開心遇到《整理想法的技術》這本書,它的言簡意賅,讓我閱讀中有了不少啟發,對我而言,如果問我看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要說的整理就是「捨」,書中很多道理相近,我自己「分類」後,我覺得就是「捨的力量」!而這個捨的力量,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竟是出奇的有意思,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我把這本書運用在生活中的例子,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