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不少父母都經歷過這樣的苦惱:

孩子一到青春期,脾氣就變得非常強。

有些事情明明往前走會踩坑,父母好心勸阻,想避免孩子走彎路。

可儘管說得再有理,孩子卻仍然一意孤行,甚至開始逆反,處處和父母對著幹。 這著實讓父母們頭疼不已——

不管不行,可硬要管的話,不僅累,還可能越管越糟。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應對「孩子不撞南牆不回頭」的現象。

raw-image

爹媽有道理,但我偏不聽

來訪者柳柳很苦惱。

早在一年前,剛上高中的兒子開始了早戀。 柳柳發現後立馬勸分手。 還和老師聯合起來不同地給他做思想工作—— 

你還小,現在要以學業為主,長大後再談戀愛;這女孩子成績不好,貪玩,你的成績會被影響;你倆性格不合,在一起老鬧彆扭。 

在這些道理面前,兒子沒有一句反駁,看起來很認同,也表示願意分手。 

而實際上,兩人轉戰地下戀情,不到半年,再次被發現。 柳柳大怒,尤其是聯想到兒子近期成績老上不去,心想全是談戀愛害的,於是開始每天盯著兒子——
和誰聊天,聊了什麼,出門和誰玩,去幹了啥。 

在高壓管控之下,兒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大,而且開始故意和她對著幹—— 說了放假先寫作業,偏要玩到最後。說了有汗的衣服要放桶裡,偏要扔沙發。說了早點回家,偏要晚歸甚至夜不歸宿。 

家裡隔三差五就得吵一架。 兒子仿佛變得野蠻,完全不講道理了。 

而最近一次兒子去約會又被發現了,柳柳又氣又急。 

然而,軟的硬的措施她都做了,即使要管,她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聽完她的話,我說:“要不就別管了。” 

柳柳有些震驚:“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兒子學業越來越糟嗎?” 

我說:“在「如何管孩子」這件事上,你已經絞盡腦汁了,能試過的方法都用了,連你都想不到別的方法,那大概率就是根本沒有方法了。 此外,現在你和兒子之間的相互拉扯也帶來了巨大的損耗,對學業的負面影響甚至遠超過早戀本身了。” 

柳柳雖然無奈,但也明白只能這樣了。 這段戀愛,兒子是談定了。 不過,透過這件事,我們可以讀懂孩子的行為模式。 

這並不意味著完全不管孩子,而是要換一種相處方式。

raw-image
raw-image

家長看重得失,孩子看重「自我」

親子關係中,有很多類似的情況,明擺著家長有理,好心去叮囑——

少喝冰的,免得拉肚子;受了委屈要告老師,不要和人打架。 

可孩子就是偏偏要強,有的還會極力反抗,甚至把好心幫忙的父母看作是仇人一般。 

這時,父母們難免又氣又冤:明明是為了孩子好,為什麼就是不聽呢? 

那是因為,父母看重的是事情的好壞對錯,而孩子看重的是「自己做主」。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把人一生的人格發展劃分為8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心理成長目標。 

而青春期(12-18歲)的目標是實現自我同一性,即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夠按照自身意願去行動,形成自己的個性去生活。 

可以說,想要活出充滿個性的自我,是青春期的本能。 

然而,在大人眼中,此時孩子的做法很多是笨拙且無理的,於是會想要給引導和建議,免得孩子走彎路。 

但如果所有都按照父母長輩們的意思去做的話,孩子就無法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於是Ta們會叛逆、會反抗。 

因為對於此階段的孩子而言,「活出自我」則是頭等大事。 

所以你會發現,即便你明明白白告訴孩子這樣做會導致糟糕的後果,也完全阻止不了他們。 

如果去留意,你會發現那些受青少年喜愛的影視作品,往往都有著一股逆天而行的味道。 

例如前陣子上映的《蜘蛛俠:縱橫宇宙》,主角邁爾斯是個高中生。 片中有這樣的橋段:眾人告訴他,如果他盲目救人,會導致時空錯亂,整個宇宙會毀滅…所有人都勸他不要亂來。 然而,他還是執意去做自己認定的事情,並堅信能夠逆天改命。 

這和很多青少年的心境一致—— 

他們不會因為利益對錯,就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raw-image
raw-image

叛逆或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看到這,或許有人會想: 

那是因為管控的力度不夠,只要家長抓得更嚴一些,孩子就能夠聽話。 

確實,也有這樣的情況,有的家庭父母一直嚴格管控,孩子在成年之前都始終聽話照做。 

然而,待孩子長大之後,又會怎樣呢? 

這裡分享2個故事。 

曾經一次直播,一位女士分享自了自己的經歷: 這位女士和老公一起開工廠,她的管理經營極強,而老公的想法則相當不實際,可卻總喜歡一意孤行。 儘管每次開會大家都一致認為老闆娘的方案更靠譜,可老公總會發脾氣,認為必須聽自己的。 女士困惑:咱也不是不講道理,可他的方案明明很多漏洞啊,為什麼還這麼固執? 

我說:“聽起來,比起「做對」,他更看重的是「按自己的想法做」。” 

後來我問到男方的成長經歷,才知道他從小到大都是在極其高壓的環境中長大,從來沒機會自己做主,如今的這種不講理,更像是遲來的「中年叛逆」。

另外一個故事,來自于來訪者阿輝。 

他同樣成長在強管控的家庭中,年近40、單身、和父母同住,白天做司機跑車,回到家就玩遊戲。 和前面那位丈夫不同,阿輝並沒有表現出激烈的反抗,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的叛逆。 父母叮囑他去找個好點的工作,去相亲結婚,他都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陽奉陰違,父母催一下,就動一下,其餘時間能不動就不動。 

如果說前者是「積極的叛逆」,那麼阿輝則是「消極的叛逆」。 

在埃裡克森的理論看來,如果一個人「實現自我同一性」的課題沒能完成,內心就會停留在青春期。 

就像一個學生沒有完成學年裡的功課,就會「留級」,直到完成後才能去到下一個階段。 

心理的成長也是如此。 

既然「叛逆」遲早會來,那就不如允許Ta發生,而不是硬要與之對抗。 

在這個最容易衝動的年齡段裡,出點差錯才是常態。 

比起「控制」孩子不出錯,倒不如陪著他去撞南牆,在犯錯中去成長。

raw-image
raw-image

在撞南牆中成長

電影《奇異博士》中有這樣的橋段—— 

主角斯特蘭奇在學習魔法時總是得不到進展,又氣又急。 師傅古一看出了他的困擾,告訴他訣竅:“你要學會屈服。” 萬事萬物都是有規律的,你越想憑自己的意志去用力掌控,事物就越失控。 相反,向規律屈服,順從它,你才能真正掌握。 

青春期孩子會叛逆,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嘗試,這也是一股難以控制的力量,比起強行去控制,家長更能做的是引導。 

因此,當發現孩子一意孤行去做“傻事”時,先別著急擔心,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做—— 

1. 覺察:是否錯把自己的焦慮,當成孩子的事實 

當我們很著急,背後常常是認為「孩子在做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急需阻止。 

這時,不妨停下來,問一下自己: 

這件事真的很糟嗎?還是因為我自身的焦慮投射出來,把它想像得很可怕? 

像柳柳的例子中,其實孩子戀愛雖然會帶來不穩定,但並不意味著學業就完了。 

如果把早戀視作災難,便容易導致過激反應,與孩子的關係相互撕扯、糾纏。 

有時候,後者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遠大於早戀本身,這就適得其反了。 

一種很好的覺察方式,就是多觀察別的孩子和家長,識別自己是否過度反應了。 

如果是家長內心焦慮的話,無論看什麼,都會覺得有問題。 

2. 識別孩子當前的心態,攔不住時別攔

我們依然可以和孩子說清楚事情的好壞利弊,看他的反應。 

通常來講,如果已經至少3次給孩子闡明清楚情況,這件事做下去會有不好的影響,並勸Ta別做。 而Ta依然堅持,那麼說明,這時候孩子看重的並不是「得失」,而是「做自己」。 

這時,只要不是違反大是大非的事情,便可以不用攔著,允許Ta去犯錯、去碰壁、甚至蹉跎一下。 

畢竟,你攔也攔不住,不僅會累了自己,還會破壞眼前的親子關係。 

人生的彎路,其實都是必經之路。 

不阻攔孩子——這條建議看似消極,但其實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維繫住親子間的對話。 

柳柳後來放棄了反對兒子戀愛,家裡的矛盾便立馬少了很多。 

當她學會了允許,兒子偶爾也願意把和女孩相處的情況和父母說一下。 

這樣一來,至少有什麼情況父母能知情, 總比之前兒子什麼都瞞著要好。

3.不以道理阻撓,用關係去影響孩子

不講道理,不去攔著,並非不管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不易屈服于道理,但卻願意被關係影響。 

曾經我一位當心理老師的朋友,去給中學生講青春期男女關係的課。 以往的老師談這個話題,都是一上來就強調早戀不對。 這樣並不會讓學生不戀愛,只會變成偷偷戀愛,同時也讓學生認為“這老師不懂我們”。 但我這朋友並沒有一上來談對錯,而是和同學分享自己初中時暗戀同學的經歷,以及自己如何以此為動力去讓自己變好,吸引對方注意。 

這樣的分享沒有說教,讓學生們感受到真誠,久而久之,學生遇到什麼煩惱則會願意和老師分享,並尋求幫助。 

這時,則是大人給建議的最好時機,孩子不會對抗,且樂意去接受。 

很多時候,大人作為過來人,知道孩子的一些方式欠佳,總想著提前去講道理,避免孩子走彎路。 

然而,光是聽到的道理,並不能深入人心,每個人都需要在犯錯、碰壁中去領悟。 

這個過程看似磕磕碰碰,但卻是成長的真正捷徑。 

馮驥才曾說: “風可以輕易地吹起一張紙,卻無法吹走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孩子如蝴蝶,大人口中的道理則像風。 我們不必為蝴蝶一時飛錯方向而著急,因為它正在探尋自己的方向。

「轉發」允許孩子成為自己,用愛為Ta撐腰

raw-image




avatar-img
45會員
125內容數
#自我成長 #情感 #育兒 #焦慮 #抑鬱 #催眠 自己看不到全面,需要他人的協助。 亮亮帶你“關注自我和內心”,引領健康生活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飯糰@亮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需要什麼都優秀,優秀是社會技能,不是愛自己的技能,我要不功利的愛自己,寬容,耐心,懶散的慣自己。
在面對湧上心頭的低價值感時,要學會包容和諒解自己,與自我和解,才能更好地構造強大而穩定的心理內核。
戀愛中的負面揣測往往會導致爭吵升級,甚至引發情感攻防戰。你有遇到過類似情況嗎?
“家庭和社會都灌輸女孩,只要乖巧就能獲得認可。只要做個聖母就能在親密關係中生存。”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段親密的關係,必然是伴侶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自愛的忠誠”,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一段美好愉悅的戀情。
接納是成長的動力,而排斥則是摧毀的開始。當你真正接納了自己後,那些接納你的人自然就會出現。
我不需要什麼都優秀,優秀是社會技能,不是愛自己的技能,我要不功利的愛自己,寬容,耐心,懶散的慣自己。
在面對湧上心頭的低價值感時,要學會包容和諒解自己,與自我和解,才能更好地構造強大而穩定的心理內核。
戀愛中的負面揣測往往會導致爭吵升級,甚至引發情感攻防戰。你有遇到過類似情況嗎?
“家庭和社會都灌輸女孩,只要乖巧就能獲得認可。只要做個聖母就能在親密關係中生存。”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段親密的關係,必然是伴侶雙方共同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自愛的忠誠”,我們才能更好的享受一段美好愉悅的戀情。
接納是成長的動力,而排斥則是摧毀的開始。當你真正接納了自己後,那些接納你的人自然就會出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家長面對小孩說難聽話的困擾,以及採取的教育方式。從嚴厲的懲罰到轉變為鼓勵誠懇的教導,希望能夠改善小孩的言行舉止。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家長在面對青少年孩子遲遲不願意上學時的困惑與壓力,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作者透過對家長與青少年間關係的分析,提出了照顧自己與明確界線的重要性,並強調父母親需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Thumbnail
「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們彼此不合,對吧?」 那就千萬別這麼做!!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