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病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言

昨天聚餐時,問起來,幾乎所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狀況,酸痛是最普遍的症狀,不影響生命,但卻多少影響到生活品質。而且問起來,對病痛的態度很清楚的分成兩派,其一認為一切遵醫矚,把自己病痛完全交給醫生來負責;另一則認為身體是自己的,別人可以協助,但一切還得靠自己;醫生說的有理,我們聽,醫生說的不以為然的,遵照自己的意思即可。原因很簡單,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有檢測的,當然依照檢測結果,沒檢測的,醫生大概是依照別人或自己的經驗來做診治,不見得能精准的適用在具體的個人身上;而且有的病痛,現代的醫療還束手無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酸痛。幾乎所有同年齡層者都有或多或少的酸痛症狀,然而,每個人都看了諸多的醫生,包括西醫、中醫、整復師、復健科等等,然而,酸痛找上了你,大概你就得準備與它長相左右了。

醫學有時無能為力

現代醫學最讓人受不了的地方是某些病症他治不了—例如酸痛—,那你就直接說現代醫學對此尚無能為力就好了,我們反正還得再去找可以幫你處理或減輕你苦痛者(因為你總要設法減輕吧?)。可是事實上不然,你去看西醫,醫生信口開河的給個病名,加上諸多指責—你不應該怎樣怎樣,就因為你怎樣了所以才會如此—,或者張冠李戴的給你一堆藥—你知道嗎?每種藥上面都告訴你可能的副作用,副作用甚至比你的病痛還要多、還可怕—。

酸痛難受,生活還是要顧

舍弟因為更嚴重的酸痛—手麻,腳麻,因此遵醫矚頸椎開刀,自費八十多萬,以為從此可脫離手麻、腳麻病症,結果雖有稍微減輕,然而"麻"的狀況卻依舊。之前還偶而去游泳,現在也因怕過勞而放棄。年青時桌球打得不錯,也找了許多理由說不行,怕轉身,怕動到頸,怕手麻掉拍,也因此只能整天待在家。他是遵醫矚的一派。我則是只要能動,當然就要多動,醫生的話只能參考的一派。身體是自己的自己最清楚,生活是自己的自己設法富化……。整天擔心東,掛慮西,只想著酸麻不知道會不會怎樣?這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可言。你說是嗎?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言 以往對流言總抱著不以為然的立場,昨天查找的資料卻令人訝異的顯示出流言在群居的人類中的重要性:沒有流言,群體很難維持。   餐中話題 中午家人聚餐,總共有七個人參加,我特意的暗中注意觀察之間的互動的話題—如若沒有互動,那要如何維繫關係?互動如若沒有共同有興趣的主題,也無法持續。 提
一則傳聞 問球友某個經常練球的球友好像最近都沒出現時,他說好像發生車禍.... 「什麼?車禍?」「怎麼一回事?」 「聽說騎機車來打球途中,轉彎時被車子擦到……」「聽說住院了好幾天……」。 有球友問及好幾天沒看到該球友了,趕快把接收到的訊息傳出去……。結果該球友對此事也有所聽聞,因此得到的回復
我一向公正客觀,怎麼可能會有偏見 前言 人經常性的自以為是,也因此經常性的無法公正、客觀的看待與己有關的人、事、物。你不喜歡此人,那麼此人再怎麼做,你都可以找出不喜歡的理由;你不喜歡此事,那麼此事再怎麼小,你都可以找出不喜歡的理由,你不喜歡此物,那麼此物再怎麼好,你都可以找出不喜歡的理由。因為你
別人的看法和我不同,不可能,那一定是他有私心 前言 總統選舉快到了,請問你會選誰?為什麼? 不知道你發現到了沒有:只要你有了答案(不管這個答案是什麼?)那麼別人再怎麼想方設法的—甚至列舉了許許多多的事證想要說服你—,你都不為所動,反而認為別人偏激,帶著有色的眼光,權威性格,過於求全,不夠公正客
任何情境都蘊含著某種意義 前言 看完《象與騎象人》一書關於「人生的意義」的討論,突然想起年青時曾經看過的一本關於集中營的書。作者是猶太人,本是精神科醫生。早期受心理分析訓練,也深受歐洲存在主義影響(換言之,他是學有專精的白領階級)。在二戰時,被納粹抓進集中營,歷盡折磨和痛苦。 之前的所
知道為何,乃能忍受任何 前言 《象與騎象人》的最後一章(第10章)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作者認為此問題可分成兩個子問題,一個是外在的,對外在環境來說,「你活著有什麼意義?」宗教觀點認為: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恩典,是為了服務或執行上帝的旨意;科學觀點認為:人活著出自進化,沒什麼理由。另一個子問題則是
前言 以往對流言總抱著不以為然的立場,昨天查找的資料卻令人訝異的顯示出流言在群居的人類中的重要性:沒有流言,群體很難維持。   餐中話題 中午家人聚餐,總共有七個人參加,我特意的暗中注意觀察之間的互動的話題—如若沒有互動,那要如何維繫關係?互動如若沒有共同有興趣的主題,也無法持續。 提
一則傳聞 問球友某個經常練球的球友好像最近都沒出現時,他說好像發生車禍.... 「什麼?車禍?」「怎麼一回事?」 「聽說騎機車來打球途中,轉彎時被車子擦到……」「聽說住院了好幾天……」。 有球友問及好幾天沒看到該球友了,趕快把接收到的訊息傳出去……。結果該球友對此事也有所聽聞,因此得到的回復
我一向公正客觀,怎麼可能會有偏見 前言 人經常性的自以為是,也因此經常性的無法公正、客觀的看待與己有關的人、事、物。你不喜歡此人,那麼此人再怎麼做,你都可以找出不喜歡的理由;你不喜歡此事,那麼此事再怎麼小,你都可以找出不喜歡的理由,你不喜歡此物,那麼此物再怎麼好,你都可以找出不喜歡的理由。因為你
別人的看法和我不同,不可能,那一定是他有私心 前言 總統選舉快到了,請問你會選誰?為什麼? 不知道你發現到了沒有:只要你有了答案(不管這個答案是什麼?)那麼別人再怎麼想方設法的—甚至列舉了許許多多的事證想要說服你—,你都不為所動,反而認為別人偏激,帶著有色的眼光,權威性格,過於求全,不夠公正客
任何情境都蘊含著某種意義 前言 看完《象與騎象人》一書關於「人生的意義」的討論,突然想起年青時曾經看過的一本關於集中營的書。作者是猶太人,本是精神科醫生。早期受心理分析訓練,也深受歐洲存在主義影響(換言之,他是學有專精的白領階級)。在二戰時,被納粹抓進集中營,歷盡折磨和痛苦。 之前的所
知道為何,乃能忍受任何 前言 《象與騎象人》的最後一章(第10章)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作者認為此問題可分成兩個子問題,一個是外在的,對外在環境來說,「你活著有什麼意義?」宗教觀點認為: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恩典,是為了服務或執行上帝的旨意;科學觀點認為:人活著出自進化,沒什麼理由。另一個子問題則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病識感 病識感,這個詞彙在醫學中代表了一個人對於自身疾病的認識與理解。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時,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一些不適,比如頭痛、發燒、關節疼痛等,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示,提醒我們身體可能出了狀況。然而,並非所有的病痛都能被人們清楚地感知和理解,特別是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或慢性病。這時候,病識感就
Thumbnail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但是,大家如果痛到要去掛急診,應該都會希望醫師讓自己的疼痛快點消失吧? 糟糕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 如果你是女性,醫護人員對你的疼痛比較不會當真喔!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偶爾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是誰生病了?我最不能理解的限制,大概就是先生所在意的事吧。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事情。某天我們帶小孩出遊,吃午餐時,小孩不小心被魚刺卡到喉嚨,他一直很痛,所以講話開始很兇,口氣不太好。我因為知道他的痛,所以安撫他我就近找耳鼻喉科,也順便請他喝水,看看刺痛感大概的位置。
Thumbnail
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它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今天會有這樣的好運、好命、好事發生,以及有這樣不幸、病痛,有這樣的失敗、損失,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原因很難去知道。
看了多年的主治醫師辭職,醫師買了出國的機票卻沒買回程票,於是被轉診到其他醫院換了醫生,醫生說:你的末稍神經受損,長期吃止痛藥不是長久之計,控制血糖才是重點,可能你跟這新醫生比較有緣,你竟然願意戒掉喝茶及咖啡的習慣° 沒止痛藥吃後,曾半夜醒過來,看你用按摩槌打自己的小腿,還有次看你拿吹風機吹小腿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病識感 病識感,這個詞彙在醫學中代表了一個人對於自身疾病的認識與理解。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時,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一些不適,比如頭痛、發燒、關節疼痛等,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示,提醒我們身體可能出了狀況。然而,並非所有的病痛都能被人們清楚地感知和理解,特別是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或慢性病。這時候,病識感就
Thumbnail
每個人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 但是,大家如果痛到要去掛急診,應該都會希望醫師讓自己的疼痛快點消失吧? 糟糕的是,最近的研究發現, 如果你是女性,醫護人員對你的疼痛比較不會當真喔!
Thumbnail
在生活的忙碌與喧囂中,我們常常容易忽視身體發出的疼痛信號。 總以為忍一忍,疼痛就會過去,一切都會自行恢復正常。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身體的痛,若不加以重視,往往不會自己好,反而可能會愈演愈烈。 疼痛,是身體向我們發出的警報。
Thumbnail
我在前些天頭隱隱作痛,吃了點中藥後不痛了就沒太刻意去理。兩天後,在端午節連假開始的這天早上門診,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主訴是左側偏頭痛,他看了西醫,也服用了止痛藥,都沒見改善,要求要來針灸。又過了約一個小時,也來了一位初診先生,一樣是偏頭痛,是右側的抽痛不適,看了牙醫說是三叉神經痛,也吃了
Thumbnail
身體痠痛不只是急性原因,而是因為筋膜系統的失衡所導致的慢性結果。痠痛調理的目標應該從痠痛消除,轉為找到偏移的點,還原筋膜結構。本文將解決痠痛的長遠之道。
Thumbnail
偶爾我甚至會懷疑,到底是誰生病了?我最不能理解的限制,大概就是先生所在意的事吧。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事情。某天我們帶小孩出遊,吃午餐時,小孩不小心被魚刺卡到喉嚨,他一直很痛,所以講話開始很兇,口氣不太好。我因為知道他的痛,所以安撫他我就近找耳鼻喉科,也順便請他喝水,看看刺痛感大概的位置。
Thumbnail
人的身上有很多的病痛,實在都不知道它有很複雜的業因果報。一個人如果沒有禪定神通的能力,沒有辦法去了知因果業報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也就是說,今天會有這樣的好運、好命、好事發生,以及有這樣不幸、病痛,有這樣的失敗、損失,背後都是什麼樣的原因很難去知道。
看了多年的主治醫師辭職,醫師買了出國的機票卻沒買回程票,於是被轉診到其他醫院換了醫生,醫生說:你的末稍神經受損,長期吃止痛藥不是長久之計,控制血糖才是重點,可能你跟這新醫生比較有緣,你竟然願意戒掉喝茶及咖啡的習慣° 沒止痛藥吃後,曾半夜醒過來,看你用按摩槌打自己的小腿,還有次看你拿吹風機吹小腿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身體不適的療愈,除了尋求醫生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