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書評》此生,我們皆短暫燦爛—王鷗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戰爭,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瘀痕和創傷。我們不免俗在教育著我們的學科課本裡讀到「片面」的戰爭流變和種種。只顧著背誦改朝換代或戰爭前因後果,而你是否有想過,一隻筆、一雙眼、一本書、一個人的故事,就算歷經風霜,也能在文字的雕琢下開花結果。
圖便來源:Readmoo

圖便來源:Readmoo

作者「王鷗行」從兩歲起和媽媽脫離戰爭連綿不絕的越南,逃到表面上和平、舒適的美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故事中不斷提到母親、奶奶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如依舊歷歷在目一般描繪「那個時候」的自己。就算是使用類小說、書信的手法加以點綴,但也不難看出作者在創作字句的背後,是如何把最深刻的自己挖空、揣摩。在傳統的社會風氣,膚色、髮色、性向、語言等等,都能夠被視為一種歧視的理由,而作者一家恰巧遇到上述所有情形,讓就算遠在他鄉的作者本人眼感到疲憊和空泛。我記得一段對話,使我印象深刻不已。「妳說:『不要太張揚,低調一點,因為你是越南人。』。」,這段對於我們安居樂業的平凡人是多麽難以承受,每每的出門都是一場冒險,一場不知道生命是否垂危的冒險。語言的溝通障礙在作者的母親身上深深體現,「就算踏入國家的領土,他們終究不會把你視為自己人。畢竟,你的舌頭已經出賣了你。」。在描述上,作者巧妙利用「代名詞」稱呼自己的家人,像是名字、「妳」這類型的第三人稱稱呼,在閱讀上多增加了一份層次和體悟。前言雖然是寫給母親的信,但實質上,是一本極為赤裸的自白和關懷。

健康遠見

健康遠見

因為意外才發現,平凡的日子,也很幸福。

我們住在明主至上的國家,是因為前人的努力爭取和生命換來的自由。不論如何,簡單的日字讓一般人覺得理所當然,但大部分的現代人並不了解那些披荊斬棘的道路是多麽艱苦。作者和母親移民到美國的每一天都過著驚心膽戰的生活,不知道踏出門的第一步會不會因為髮色而遭到泥巴的襲擊,不知道會不會因為膚色的關係而遭到異樣的眼光,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性向的認同非主流而遭到硫酸的侵蝕。我們所生活的社會並不像過往的封閉,反而變得更加自由和多彩。人們的幸福其實是因為日常的點點滴滴慢慢累積,這些幸福在人心中無風無雨的發芽、茁壯,要是現代人有這種「知足」的心,也能把每一天看作特別的一天。

西經

西經

愛的定義由自己去詮釋

字典上所說:「親慕的情緒或親密的感情。」,但字典依舊是字典,人們賦予文字情感和解釋。而人們還是可以自由定義所有字詞,包括「愛」。作者對於母親、外婆甚至是偷嚐禁果的初戀等等充斥著不同的情感,在各種原因和後果,愛屢受阻礙和難行,而這種情感仍然是一根通紅的蠟燭,燒著燒著,流下熱淚,一去而不復返。表面上所說的沒事和故作堅定的勇敢,讓我對閱讀這本書時有很大的共感。

我還記得書中的一句話:「如果說相較地球的歷史,人生只是一瞬,那麼即便我們出生便燦爛,一直到死,那燦爛也極為短暫。」,我們的所有都極為短暫,但就是因為稍縱即逝,才如此多彩多姿、璀璨耀眼。

推薦怎麼樣的人去讀?
  1. 嘗試了解壯闊歷史和征戰的讀友
  2. 喜歡人權、平等、自由這類關鍵詞的讀友
  3. 在生活裡找不到微小幸福的人
推薦指數:🌕🌕🌕🌕🌗




avatar-img
11會員
17內容數
嘗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轉化為文字的高中生, 雖然文筆欠佳、意象淺薄,但每一份文字的重量都成載著大大小小的夢。 就如同海一樣,看似平靜,卻深不見底。 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起面對人生的披荊斬棘,讓彼此對世界有更多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saa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黃色壁紙》屬於歐美美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是大部分美國高中的暑假推薦書單的常勝軍。透過驚悚的第一人稱日記筆觸和女性角度的思維來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對我來說實在非常新鮮。就讓我們看看「壁紙」在聊些什麼吧。
在各大網路推薦書單頻繁看見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終於被我打開廬山真面目。用遊戲的創造和真實世界的社會化闡述不同人在相同背景發生的不同種種。「人生這一場遊戲,是失敗,還是勝利?」,每個人都能夠定義它,也都富有創造它的權利。
戰爭和種族讓許多平民百姓家破人亡,但也培養出惡劣至極的富有惡人。有些人天性善良、溫柔,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耕耘,只為了讓世界的一處角落得以滋潤;有些人則是懦弱、躊躇不前,優柔寡斷使他錯過人生重大的際遇和一切。讓我們利用「風箏」回顧那些杯盤狼藉卻充滿勇氣的過往。
科幻小說的迷幻之處在於,利用種種日常生活難以實現的場景去描繪現代社會下的種種。《如果我們終將分離》就是一個承襲科幻小說美輪美奐的軀體。利用遠觀的朦朧美塑造人們對於世上的價值觀,利用近觀的聚焦感關注社會上敏感的話題。今天讓我們由《如果我們終將分離》討論兩性、愛及替代的關係。
音樂和人密不可分,我們常常遇見彼此,卻不熟悉對方。在這裡,靠我少數的歌單,給予生活在快節奏都市卻始終找不到發光體的那個你。慢慢撿起破碎、疲乏的自己,戴上耳機,向這個世界說一句「待會兒見」。
這是我自己在培養讀書習慣裡第一本海洋文學。說到海洋文學,台灣的指標性人物「廖鴻基」老師的作品想必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出現在不少國小、國中甚至是高中國文課本裡的課文範本之一,當看見《在淺一隻氣瓶就好》時,內心有無數之屬於自己的鯨豚跨過心坎,便和我及此書訂下了一樁屬於我們的海洋良緣。
《黃色壁紙》屬於歐美美的經典短篇小說之一,是大部分美國高中的暑假推薦書單的常勝軍。透過驚悚的第一人稱日記筆觸和女性角度的思維來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對我來說實在非常新鮮。就讓我們看看「壁紙」在聊些什麼吧。
在各大網路推薦書單頻繁看見的《明日明日又明日》終於被我打開廬山真面目。用遊戲的創造和真實世界的社會化闡述不同人在相同背景發生的不同種種。「人生這一場遊戲,是失敗,還是勝利?」,每個人都能夠定義它,也都富有創造它的權利。
戰爭和種族讓許多平民百姓家破人亡,但也培養出惡劣至極的富有惡人。有些人天性善良、溫柔,在看不見的地方默默耕耘,只為了讓世界的一處角落得以滋潤;有些人則是懦弱、躊躇不前,優柔寡斷使他錯過人生重大的際遇和一切。讓我們利用「風箏」回顧那些杯盤狼藉卻充滿勇氣的過往。
科幻小說的迷幻之處在於,利用種種日常生活難以實現的場景去描繪現代社會下的種種。《如果我們終將分離》就是一個承襲科幻小說美輪美奐的軀體。利用遠觀的朦朧美塑造人們對於世上的價值觀,利用近觀的聚焦感關注社會上敏感的話題。今天讓我們由《如果我們終將分離》討論兩性、愛及替代的關係。
音樂和人密不可分,我們常常遇見彼此,卻不熟悉對方。在這裡,靠我少數的歌單,給予生活在快節奏都市卻始終找不到發光體的那個你。慢慢撿起破碎、疲乏的自己,戴上耳機,向這個世界說一句「待會兒見」。
這是我自己在培養讀書習慣裡第一本海洋文學。說到海洋文學,台灣的指標性人物「廖鴻基」老師的作品想必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出現在不少國小、國中甚至是高中國文課本裡的課文範本之一,當看見《在淺一隻氣瓶就好》時,內心有無數之屬於自己的鯨豚跨過心坎,便和我及此書訂下了一樁屬於我們的海洋良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百年前戰爭下的旅行物語,跟活在現下的普羅大眾所想像的,其實很不一樣。你的旅行當然可以因戰爭而取消,但我要在烽火漫天繼續我的行程,也實屬合理,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田威寧 散文家田威寧睽違八年,再度直面傷痛的家族書寫。 父親慣性外遇,母親長期痛苦,精神崩潰,離婚,放下還未上學的田威寧和姊姊, 離開臺灣,飛往夏威夷和早移民定居的舅舅阿姨們一起生活。 沒有母親的小姊妹住在眷村爺爺家,父親時常來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司法通譯是保障移工權益的防線之一,專勤隊、偵訊室間,逃跑外勞的故事透過他的翻譯,訴說著越南人背負的大量的負債、臺灣夢。美玉之島和鬼島之間的差距和故事,在這本書中傾訴。 書名是司法通譯,但夾雜了許多越南史。當年越南的逃難情境,相較臺灣的經濟繁榮,想必處處打黑工、人口販運層出不窮。畢竟每個人都想要翻身
Thumbnail
《朗夜》可以被輕易的放在「女性書寫」、「家族史」的框架下面,但我想畫的重點會是殖民主義和原住民被迫遷的因果。我看完只想說,戰爭及其傷害,從來沒有離你我很遠。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起風了,是秋風。每當風起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道身影,在颯颯的秋風中寂寥地淹沒在我的視線。   又是風撩裙擺的季節,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參加兒子的親師會,當時除了見到了兒子的老師,另外也認識了兒子同學的母親:安筱艷。私底下她不多話,建言時卻口若懸河。是遠從越南嫁到台灣來的外籍新娘,聽說她在越南已是國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最暖的擁抱與最利的刀鋒,都來自家庭。而人最難面對的永遠是自己。–田威寧 散文家田威寧睽違八年,再度直面傷痛的家族書寫。 父親慣性外遇,母親長期痛苦,精神崩潰,離婚,放下還未上學的田威寧和姊姊, 離開臺灣,飛往夏威夷和早移民定居的舅舅阿姨們一起生活。 沒有母親的小姊妹住在眷村爺爺家,父親時常來
Thumbnail
儘管它們並不是正史,甚至不能夠被稱為「事實」,卻反映出了大時代底下,當時庶民們的生活與普遍的際遇,而這樣的特色,或許也更能夠讓台灣的讀者更加深刻且實際地了解到越南人民的民族性是如何演變至今日的樣貌。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司法通譯是保障移工權益的防線之一,專勤隊、偵訊室間,逃跑外勞的故事透過他的翻譯,訴說著越南人背負的大量的負債、臺灣夢。美玉之島和鬼島之間的差距和故事,在這本書中傾訴。 書名是司法通譯,但夾雜了許多越南史。當年越南的逃難情境,相較臺灣的經濟繁榮,想必處處打黑工、人口販運層出不窮。畢竟每個人都想要翻身
Thumbnail
《朗夜》可以被輕易的放在「女性書寫」、「家族史」的框架下面,但我想畫的重點會是殖民主義和原住民被迫遷的因果。我看完只想說,戰爭及其傷害,從來沒有離你我很遠。
Thumbnail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起風了,是秋風。每當風起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一道身影,在颯颯的秋風中寂寥地淹沒在我的視線。   又是風撩裙擺的季節,突然想起去年夏天參加兒子的親師會,當時除了見到了兒子的老師,另外也認識了兒子同學的母親:安筱艷。私底下她不多話,建言時卻口若懸河。是遠從越南嫁到台灣來的外籍新娘,聽說她在越南已是國
Thumbnail
13歲來台的越南移民羅漪文,在食物味道的記憶裡尋找家族的根,在鄉親互動認識當年未曾長大的故鄉事。本來為了拍紀錄片下鄉田調後,發現影視拍攝的困難點,過程中拿到司法通譯證書的她,開始為越南同胞進行溝通翻譯的工作,藉此反思社會問題與新聞時事。讓我聯想起 2023年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臨時通譯莉娜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