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線性與循環

以前很少參加比賽,覺得麻煩又無趣。

今年在因緣際會下,一次參加兩個比賽都得獎(行動研究、家庭教育)。

兩件比賽的作品,其實都沒經過特別的潤飾與美化,

只是把過去夥伴們努力的成果稍做梳理、重新論述,就送出去了。

結果,雙雙獲得「優等獎」的肯定。

這代表什麼?

代表我們夥伴認為的日常工作,放在如同大海般的眾多比賽作品中相比,

仍然都是一顆顆充滿亮點的「珍珠」。

 

得獎不應只是績效的展現,而是擴大影響力的開始。

得獎當然很爽,但是在激情過後,還會剩下什麼?

過去我們總是把獲獎單純視為「組織績效的展現」,

得獎之後大肆宣傳、公開授獎;有人記功、有人分獎金。

但往往在達標之後,一切就告終,甚至有團隊就地解散,非常可惜,也並非比賽的目的。

 

所以,我倒覺得可以把這個過程從「線性」走向「循環」思維,

用得獎的結果發揮影響力(如:影響組織外的成員、或反過來推動組織變革)。

不再有所謂的「登頂」或「達標」的一天,

而是關注長期的改變,用小循環來影響大循環,專注在每一件小事。

用獎項反過來影響於我們的起心動念,開始進行有機的組織變革。

將這種思維視為組織文化的一環,最後就會塑造一個「越來越好」的系統。

 

線性必有終點,循環才能永續。

用比賽的結果來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才是參加競賽的終極目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大學是教育系畢業,曾當過義務張老師,最後決定主修輔導。原本立志到偏鄉當熱血教師,卻誤打誤撞來到天龍國蛋黃區。在陪著太太創業的過程中,培養出對管理的興趣。教育理念是多元適性,不放棄任何一位孩子,讓每位學生都能發掘並發揮120%的潛能。目前是雙寶爸,正在享受這場關於教育、管理與生活的哲學旅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