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份報導,在2012年時中國的某一檔電視節目,原是要報導一樓住戶失火的消息,鏡頭中卻意外拍到滿臉鬍子,但穿著女裝化著濃妝的中年住戶,他茫然失措的看著燒毀的房子,喃喃自語的說著:「我明明滅了火才走的。」至此,廣大的收視觀眾將該住戶戲稱為「大喜哥」,沒有多少人在意他剛失去了可以避風遮雨的住所,也沒有看到他失魂落迫不知所措的臉龐,只是開始不斷在網路嘲諷稱他為奇皅、妖孽。
大喜哥本名劉佩麟,青島人,縱觀他的人生,單從表面上看來,我覺得他基本上就是個悲劇人物;三歲時被親生父母拋棄,遇養父母後過了一段快樂的日子,但好景不長,養父生意失敗去世、養母重病,兄弟們卻不聞不問;為了治病,他變賣養父遺留的房產,但卻遇到騙子,只拿到頭款十萬,最後四處借款卻也是留不住唯一的溫暖,在養母去世後身無一物的他只擁有十八萬欠款;因為世人眼裡的特殊喜好,沒有人願意錄用他,為了生活、還債,他只能成為拾荒者;中間他曾遇到一個愛人,是劉佩麟心靈上的依靠,但在某一天愛人卻因犯事入了監牢,不知何時才可以釋放,於是他又成為孤單的一個人;至此,悲慘的命運沒有輕易放過他,一場大火將他的住處燒毀,還意外成為全網群嘲的對象,到處都有獵奇的鏡頭對準他,意外成為網紅沒讓他得到任何好處,反而使他不能再輕易拾荒,生活愈發陷入困境;可笑的是因為在網路紅了,反而讓房東債主等覺得他因此發了財,不斷討債,甚至起漲房租,不得己劉佩麟只能離開住處,接受了一位自稱好心人的幫助,提供住所與工作,但所謂的好心人事實上也只是為了博取關注流量,利用完他後就棄之不管,已年近六十的他,最後只能黯然離開青島。
光是看媒體報導等描述,我就覺得劉佩麟這已過大半生的日子十分的苦,正常人若接二連三遇到這樣的重大打擊,應該已對生活充滿絕望,無法振作;但事實上劉佩麟的生活物質雖然又苦又貧,他的精神狀態卻是比許多人都還要豐餘;雖身為拾荒者,劉佩麟卻是個愛讀書的文人,而且他每天都會寫日記,至今已累計四百多本,裡面包含著他對人生的體悟、閱讀的心得、一些生活鎖事以及自己的小秘密;養母去世後,他徹底靜下聆聽心底的聲音,決定誠實面對自我;他留起了長髮,在拾荒時會撿起一些合適的女裝及化妝品,每天出門前會細細的為自己抹粉上妝,再搭配外出的衣裙鞋子,這是他每日最快樂的時光,即便在世人眼中是如此不倫不類,敗壞風德,他還是堅持做自己,不為他人的眼光委屈自己;他曾經救過淹水的女孩、也幫過路上車禍的人,雖然結果都只是得到嫌棄目光,但依舊善良的以自己能力所及幫助別人。終於,隨著他自我的堅持,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在2019年有一群志願者集資幫忙統整他的日記出版成一本書,並邀請他回到青島開分享會,當天有許多人到現場支持他,大聲的喊他「劉姐、劉姨」等,他們感謝劉佩麟為了少數群做了堅持與貢獻,這次,不再有人以嘲笑的語氣喊他大喜哥,劉佩麟告訴大家,他喜歡大家叫他劉姐,而且這次他要大聲的告訴青島的家鄕父老,他不是瘋子,這本書所有的收入他將會全數捐出,幫助像他一樣的少數人群;他在分享會最後說了一句話:「63歲已日薄西山,但我的心還是年輕的,我願意一直年輕下去。」
劉佩麟的故事讓我想到了黃詩君老師所寫的「在愛中成為自己」一書,我如何定義自己?這樣的定義來自主流價值的社會觀點,還是出自於靈魂的召喚?其實「成為自己=情感+理智+身體」,這個簡單公式若達成,便能達到一個圓滿的幸福狀態,劉佩麟顯然已經完成這個公式。而情感中心、理智中心、身體中心為靈修大師葛吉夫所提之三大機能,影響我們所思所想,貫穿書中全文;其中情感中心包含內在升起的各種情緒活動,以及與人互動連結時所觸發的各種感受。通常我們對一件事物與追求,以及內在被觸發的動機,都與情感中心有關;三個中心是互相依存的,身體、情感與理智我們是很難把它們分割開來。
比如你是否常常會聽到醫生說心理影響生理,書中便有一個例子是黃老師的學生正經歷老公外遇的問題,甚至小三還打電話給他嗆聲,黃老師問他身體有什麼感受,學生說他總感覺胃悶悶的,整天都有想吐的感覺,但為了不影響小孩,為了不顯自己懦弱,他一直忍耐著不哭也不與先生爭吵;黃老師心想,難怪想吐啊,整個要爆發的火山都被悶住了,身體出現狀況也不奇怪,於是她跟學生說,她看見他的內在有兩個自己,一個總忍著不哭,一個卻是想要解放自己好好大哭一場,她看得都為他心疼。黃老師說:「如果想哭,就讓自己好好的哭好嗎?不要再忍了,好嗎?」學生聽了後終於放聲大哭,哭完了胃不悶了,終於也有了吃飯的慾望。
「允許情感流動、允許眼淚釋放,真實的聆聽內在的聲音,真實的說出心底的渴望。」劉佩麟也曾為了生存而隱藏內心的渴望,丟棄女裝與化妝品,剪去長髮,成為體面的人;但迎合世人眼光,少了漫罵嘲諷的他並沒有變得更快樂,他感覺壓抑、心酸與為難,覺得遺失了生命最重要的一塊,也許因此他曾在半夜偷偷哭泣過,但在最後重捨女裝後他又找回了遺失的自己,也更堅定明白可以讓自己覺得幸福的關鍵是什麼;在書中有提到六A,什麼是六A?即為李崇建老師發展的情緒覺察六步驟,我想劉佩麟在調節自己的情緒時,便有做到類似的情況。
第一個A:感受 aware;劉佩麟感受到心酸。在身穿女裝被路人嘲笑時,他感受到心酸。那也許是一種想哭委屈的感覺。
第二個A:承認 acknowledge,他承認這份心酸。面對這種情況,他開始時感到無地自容,只想躲回家裡獨自療傷。
第三個A:允許 allow,他允許他心酸。在明白這是他成為女人的必經之路後,他的心酸會漸漸漫延自整個人的內在情緖,五味雜陳。
第四個A:接受 accept,他接受他心酸。既然這是必經之路,那就勇敢面對,看著鏡子裡美麗的自己,他接受了這份情緖。
第五個A:行動 action,將心底渴望化為行動。他不再害怕他人的眼光與言語,而是在每一日起床後為自己做上精心的打扮。
第六個A:欣賞 appreciate,他欣賞他自己。曾有朋友跟劉佩麟說,男人就該有男人的樣子,但他回答:「我不認為,我覺得我這樣就挺好看。」
「當我練習無情誠實的面對自己時,我會體驗到自願的受苦。我可以不帶自我欺騙和評判,如實的看見內在的衝突,和痛苦在一起,在身體裡去感覺它,痛苦就會滋養我。這是一種身心能量的平衡過程。」_《觀察自己》
黃老師提及自己對於情緖六A的反應,從感受到欣賞,內在情緖的翻騰其實只有短短不到三分鐘,因有些情緒其實極微小的,並不需要像劉佩麟一樣需要一段時間來釐清,只需要告訴自己我接受,然後放開身心去感覺身體是如何接受的,情緒就會自然散開。如果情緒糾結的狀況很明顯,身體一直有不適感,就有可能是心裡未能真正接納;學習六A對我們來說其實很重要,因為現在生活總是快速且忙碌,我們常會忽視自己的情緖,或是不斷的壓抑,進而讓生理出現許多狀況,比如頭痛、胸悶、呼吸不順、難以入眠或是多夢等情況,所以我們得學會察覺自己的情緖,學習如何接受它,在探索自己時,唯有對自己誠實,看見真實的自己,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自己。
You only live once,but if you do it right,once is enough. _ Mae West
在我們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以前,先好好想想:「人生只有一次,但如果活得夠精彩,一次就夠了。_梅·蕙絲
每個人經歷的困境與自我掙扎都不同,所謂在愛中成為自己,並不是要去祈求別人的愛與關懷,最重要的愛一直以來都是來自於自己,唯有深入的了解、察覺自己,讓自己身、心、靈合一,打從心底認同自己,你才會懂得如何去愛自己,讓生命求得完整,進而拿到幸福的門票,擁有真正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在愛中成為自己》是黃老師以自身經歷體驗所完成的心血,我覺得是一本易讀且容易深入人心的書;在書中每篇結尾也都有一個小TIPS,告訴你一些可以察覺自己的小建議,若是書中所描述之事能剛好能觸碰到你,那你不妨也可以跟隨黃老師的腳步探索自己,進一步建立自己幸福的人生。
本集KEYMAN 黃詩君老師
擔任國小教師,兼任心理輔導老師,校內演說、朗讀及寫作的市賽選手培訓教師,
將薩提爾、華德福融入語文教學。
與聊樂key和詩君老師一起連三集分享怎麼讓人練習在21天察覺小幸福。
本集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67lp7d
Spotify: https://reurl.cc/WRLevZ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K4jy39
【閱讀聊樂KEY】 Podcasts 頻道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節目主持人: 小翔 & Silvia
聯絡我們: chatkeyout@gmail.com
網址與節目總覽: https://portaly.cc/chatkeyout
Podcast 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oQWq03
Spotify: https://reurl.cc/p6vbvQ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e3Ao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