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超脫基因的掌控?《大腦簡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

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

⬛大腦

作者認為,人類的大腦已超脫基因的掌控

以往是基因演化,必須透過基因變異來適應環境變化,但是在人類的大腦演化出足夠的智能之後,這個演化原則就開始出現動搖,人類可以在沒有基因變異的情況下適應新環境,透過工具與文化傳承,發展出強大的掠食和適應能力,大腦帶領人類從「基因演化」走向「文化演化」,且基因也會和文化共同演化,加速基因與文化的演變

大腦會產生意識經驗,可能是為了要幫助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意識讓我們得以認識世界,但是也讓我們脫離了現實,我們是我們只是間接看到了世界,是大腦透過感官,把外在世界的能量和訊號,轉變成電生理訊號,而這些電生理訊號,再被轉化為知覺意識

且大腦具有憑空創造出知覺經驗的能力,例如在睡夢中的夢中出現的知覺經驗

而人類有許多不利於生存繁衍的行為,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為了追求虛擬的意識經驗,例如小說、藝術、電玩、賭博、毒品等,心靈狀態脫離原先演化目的,返僕為主成為人類目標

如果是以基因主導,那麼任何行為都應該會以促進生存與繁衍為優先,但是發展出意識的大腦,有時候會樂於活在大腦所創造出來的世界

例如有愛無性的愛情、得不到之愛情而自殞的故事,顯示心靈有時會為了單純追求戀愛感受,放棄原本與愛感有關的生殖繁衍行為;藝術收藏家,可能會出現收集名品的瘋狂癖好,導致廢寢忘食;哲學家或學者可能因為沉浸於思索和追求知識而與世隔絕等

自殺也是大腦的自由展現,如果自殺是由基因所控制,那麼帶著這種基因的人會自殺,所以「自殺基因」就會無法順利遺傳下去,久了之後,「自殺基因」就會在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而自殺行為也會從人類的行為消失,不過自殺行為仍存在人類社會中,代表現今的自殺行為不全然是基因所為

自殺很多與社會因素有關,例如人會因為某些團體賦予的使命、喪失既有利益(例如經濟大蕭條)、無法對抗壓迫等社會因素而自殺,這些行為最後決定的是個人的大腦,在許多社會性生物中,只有人類出現自殺行為,這或許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已經演化出高度複雜的心靈,得以自由地追尋自己的目標,與基因所操控的生存繁衍宿命進行對抗

而例如能決定是否婚姻和生育,也是大腦有自由的展現,我們都有自由的選擇權,可以自行決定

以上種種案例,都顯示大腦超脫基因掌控的現象

⬛心得

書中內容也讓我讚嘆大腦的強大,也讓我想到所謂的湧現現象,指小實體組成大實體到一定的複雜程度時,大實體就會出現小實體沒有出現的現象,例如原子結合成分子後就有新的特性;神經元到一定數量時產生意識;當人類數量達到一定數量後,出現複雜的社會現象

大腦的存在,讓我們有能力進行超脫基因的思考與行為,例如思索人生的價值和目標,並為此而前進,以及對於生和死有更深入的思索,這種行為與過往基因演化僅僅適應環境不同,表現出我們大腦獨特的能力,能夠超越基本的生存需求,尋求更深層次的滿足和意義,賦予我們掌握自身的能力,創造更有豐富和深度的生活

大家認為,大腦是否已經超脫基因的掌控了呢?

avatar-img
128會員
37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豆pika的園地 的其他內容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本書作者是愛德華•威爾森,是是美國昆蟲學家、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被尊稱為社會生物學之父 以下彙整書中內容,以及寫出我的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有人跟你說其實壓力並不存在,一切都是我們的想法在作祟,你是否視為無稽之談呢? 明明生活上接踵而來的許多挑戰都造成我們許多壓力,也使得我們的身心疲憊不堪,這些若不是壓力,什麼才是壓力呢? 《15分鐘讓大腦超靜定》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多數時刻所感受到的壓力並不真正危及生命,而在每一
Thumbnail
為了讓生活簡單,讓工作和學習更有效率,讓日常可以留白、有餘裕,頭腦能夠保持清醒,內心澄明,我實踐這樣的方式……
Thumbnail
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最經常使用且非常簡單的5個技巧。趕快點讚收藏起來! 1. 告訴他你是誰 我有很多的提示語,我是一個提示語達人。所以,我還專門建了一個儲存提示語的頁面,這為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每次使用時,我都會發現,大部分GPT的回答和你想像中的還是會有點偏差,需要花不少時間去引導,讓他的語氣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 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是否常會遇過一種狀況,那就是當千辛萬苦做完各式各樣的讀書筆記後,卻不知道如何妥善「收納」或者是「整理」這些筆記?或著,當真的要使用時,卻早已經忘記了曾幾何時曾寫過相關內容的筆記可供參考,卻難以「使用」相關筆記的窘境?
Thumbnail
你有強迫症嗎?如果有的話就更適合玩了。這個遊戲非常簡單,就是擔任一個用高壓水槍清洗東西的清潔人員,把超髒的地方噴噴噴洗乾淨而已。睡前聽著水槍的聲音,四處噴真的很療癒呀……
Thumbnail
你可曾關注過自己每分鐘的脈搏有幾下呢?還記得以前教科書上是寫一分鐘72下,但實際上正常的標準是落在一分鐘60~85下,最高不應超過100下,無論是心跳太快或太慢都要當心,可能是身體有疾病的警訊,或是慢性壓力所造成的結果。 過往曾經發生過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反胃、心悸、耳鳴的身體症狀,我原以為離開工作環
Thumbnail
「總是無法專心,容易感到焦慮煩惱?」「常常忘東忘西,粗心大意?」 「失戀分手心情好差怎樣也忘不了對方?」「悲觀主義者,很少感到快樂?」 「很難理解與自己不同的人,不懂得察言觀色?」 如果你有上述這些煩惱,加藤俊德會為你展開全新的視野,給你人生一個不一樣的角度,我們的喜怒哀樂都來自大腦,記憶力與情商智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透過筆記步驟去引發思考的書。從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到將點子進行邏輯分析的步驟,最後以共感故事的型態將想法產出共享。本書依左腦右腦各自適合的方式,將思考方式獨立來執行,點子歸點子,是否能執行成功則依下一個步驟來分析,將傳統的思考方式「點子+執行分析」獨立開來,讓人耳目一新。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有人跟你說其實壓力並不存在,一切都是我們的想法在作祟,你是否視為無稽之談呢? 明明生活上接踵而來的許多挑戰都造成我們許多壓力,也使得我們的身心疲憊不堪,這些若不是壓力,什麼才是壓力呢? 《15分鐘讓大腦超靜定》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多數時刻所感受到的壓力並不真正危及生命,而在每一
Thumbnail
為了讓生活簡單,讓工作和學習更有效率,讓日常可以留白、有餘裕,頭腦能夠保持清醒,內心澄明,我實踐這樣的方式……
Thumbnail
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最經常使用且非常簡單的5個技巧。趕快點讚收藏起來! 1. 告訴他你是誰 我有很多的提示語,我是一個提示語達人。所以,我還專門建了一個儲存提示語的頁面,這為我節省了很多時間。但每次使用時,我都會發現,大部分GPT的回答和你想像中的還是會有點偏差,需要花不少時間去引導,讓他的語氣
Thumbnail
《做自己心智的主人》這本書主要談論壓力大多是因為我們解讀,也就是我們想法造成的,如果長期覺得別無選擇、無法改變,就會形成慢性壓力。壓力的反應包含疲倦、經常感到憤怒或敵意、頭痛、肌肉緊繃、失眠、焦慮、憂鬱、食慾改變等。透過正念與改變思維可以降低壓力反應及緩解情緒,因此每天的練習一些自我照顧的技巧很重要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 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
Thumbnail
不曉得大家在學校念書的時候,是否常會遇過一種狀況,那就是當千辛萬苦做完各式各樣的讀書筆記後,卻不知道如何妥善「收納」或者是「整理」這些筆記?或著,當真的要使用時,卻早已經忘記了曾幾何時曾寫過相關內容的筆記可供參考,卻難以「使用」相關筆記的窘境?
Thumbnail
你有強迫症嗎?如果有的話就更適合玩了。這個遊戲非常簡單,就是擔任一個用高壓水槍清洗東西的清潔人員,把超髒的地方噴噴噴洗乾淨而已。睡前聽著水槍的聲音,四處噴真的很療癒呀……
Thumbnail
你可曾關注過自己每分鐘的脈搏有幾下呢?還記得以前教科書上是寫一分鐘72下,但實際上正常的標準是落在一分鐘60~85下,最高不應超過100下,無論是心跳太快或太慢都要當心,可能是身體有疾病的警訊,或是慢性壓力所造成的結果。 過往曾經發生過因為工作壓力而導致反胃、心悸、耳鳴的身體症狀,我原以為離開工作環
Thumbnail
「總是無法專心,容易感到焦慮煩惱?」「常常忘東忘西,粗心大意?」 「失戀分手心情好差怎樣也忘不了對方?」「悲觀主義者,很少感到快樂?」 「很難理解與自己不同的人,不懂得察言觀色?」 如果你有上述這些煩惱,加藤俊德會為你展開全新的視野,給你人生一個不一樣的角度,我們的喜怒哀樂都來自大腦,記憶力與情商智
Thumbnail
本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透過筆記步驟去引發思考的書。從天馬行空的創意開始,到將點子進行邏輯分析的步驟,最後以共感故事的型態將想法產出共享。本書依左腦右腦各自適合的方式,將思考方式獨立來執行,點子歸點子,是否能執行成功則依下一個步驟來分析,將傳統的思考方式「點子+執行分析」獨立開來,讓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