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定要跳脫框架,才值得被擁戴嗎?關於留在框架裡的人

一天午後,我與伴侶聊起朋友A子最近喜愛的 Youtuber。我當然好奇什麼情況下會用「喜愛」來形容?聽完A子的描述後,我從中捕捉了 4 個 Youtuber 吸引A子的特質:「做喜歡的事、樂於分享、跳脫傳統思維與框架、保有自己的本質。」組合起來確實有其魅力。

「我覺得,自願留在框架堅持的人,不是也很有勇氣嗎?為什麼現在人都只追隨跳脫框架、挑戰傳統思考的人,好像只有那樣才是有勇氣、有價值的人?自願待在框架裡的人,不也是很有勇氣才留下來的嗎?」伴侶皺著眉頭回應。 


我想釐清伴侶微慍的原因(笑)。順著伴侶的思路,我發現幾個有趣的面向,包含自我投射、跳脫框架的意義、勇氣的價值等⋯⋯等等,最後怎麼又指向了「自我覺察」?跳脫框架的焦點已經過多,今天想聊聊留在框架裡的人。


我不想動啊,可以嗎?


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從日常粗簡定義「框架」與「勇氣」:

☞ 框架:事物的格式與架構。這裡以最接近主題的「心裡/社會框架」展開,意即個人(或社會)對於事物格式與架構的認知。

☞ 勇氣:英文(courage)字首源於拉丁語系的(cor),奧修曾說「心的道路即是勇氣的道路」;中文常用的詮釋為「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氣魄」、「面對痛苦、危險、不確定性或恐嚇的選擇和意願」。




接下來,我將套用「起承轉合」
陪伴伴侶梳理這次的 小我叫囂 疑問




起:理想自我的投射

從A子​的視角看待「跳脫框架」

老實說,A子欣賞的特質都很好,但不特別吸引我。聽完描述的當下,我更加明白這位 Youtuber 之所以吸引A子關注的原因。A子時常提到他很佩服「做自己的人」、欣賞「跳脫傳統框架」的人,總說自己缺少離開舒適圈的勇氣。這種「吸引」之於我而言,是種個人的理想投射,有人代替A子活出他深層的想望。


有些時候,吸引我們的特質源自內在投射
反應內心渴望而未得的態度與自我確信


A子曾提到,觀看這位 Youtuber 的影片讓他感覺開心、內心得到鼓舞,想實現而未做的事也一一被憶起:「到國外工作、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我覺得他很有勇氣。」他看見內心理想的典範,這樣的生活模式之於A子而言,已經跳脫他現有的生活框架。然而,將生活過成理想的模樣需要勇氣。他需要的勇氣是面對不確定性的決心與意願,這位 Youtuber 做出了之於A子而言,非常艱難的選擇。


換個說法,假設我本身就在國外工作(或這件事根本就不是我的嚮往),那麼十之八九不會覺得這位 Youtuber 之於我是突破框架,因為我的認知裡「這裡沒有設框」,也沒有投射理想自我在上面。我想伴侶正是如此,因此幾乎是用嗤之以鼻的神情,皺著眉頭回覆我的閒聊。




承:跳脫框架才是有勇氣?

以伴侶的角度看待「跳脫框架」

伴侶認為,主流只讚場「跳脫框架、突破傳統思維、忠於實現的夢想」的人。彷彿只有遠離原先的生活軌跡、做出與他人不一樣的行動與決定,才是值得被擁戴的生活態度。可是,那些自願留在框架裡的人,做著重複又沒那麼喜歡的事,不也是需要勇氣才會留下來嗎?為什麼沒人注意到這也很值得被看見?

閒註:我想到的例子是全職媽媽、陪病家屬、繼承家業等。

聽完伴侶的疑問,我自然認同自願留在框架裡的人,也是很有勇氣的人。更準確來說,在形式上不論是否跳脫框架,之於我而言從來不是焦點所在(因為都很好呀XD)。


所以,伴侶在意的是什麼呢?

「你的意思是,你認為自願留在框架裡的人,也很有勇氣,是因為他們知道為什麼要留在框架裡嗎?是思考過後的選擇,也是需要下定決心,這樣的感覺嗎?」伴侶描述時提到「自願」二字,我想勇氣的秘密或許就藏在這裡面。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