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我的人生充滿流水帳

你都拿筆寫字,還是用鍵盤打字?

我拿筆,也用鍵盤。

用鍵盤打字,可以藉著幾乎和腦袋運轉一樣的速度紀錄正在想的事情,在打字的過程中,慢慢想清楚一些事情。

同時無限發散。

拿筆呢,可能一樣發散,但因為寫字的速度跟不上腦袋發散的速度,所以多少會稍微聚焦一點。而且,寫字總是有一種舒服的感覺。

心情很不好的時候,寫字還有一種排毒的作用。好像只要卯起來一直寫、一直寫,寫到什麼都寫不出來之後,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清理乾淨。



所以,如果日常沒有什麼特別讓我上心的事情、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緒起伏的狀態下,大致就是閒閒散散的,一天度過一天。

不過,我最近似乎真的太放空了。

空閒的晚間或者週末午後,不是躺著睡覺,就是……,打開YouTube看影片,或者拚命滑手機,看社群大家討論什麼,或者滑滑Webtoon。

也不是真的這好看,就只是,被動接收總是很容易的。

倒也不是看的東西多,想說的話少;就只是,輸入的勞心程度遠遠大過輸出(更何況我看的不是書)。



卻也發現,許多倏忽即逝的念頭,如果沒有即刻抓住它們,或者記錄下來,其實過了就過了,有時候是感覺不再那麼強烈,有時候是那個合適分享的時間點就過去了。

又甚至,可能就是忘記了。

有一點點像是,一直和 洪七在錄Podcast,但因為我們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並不是每週每週都會見面錄音,而是約見一次,錄兩三集,一次墊個兩三週。

所以到了當週要處理上架的檔案時,往往就忘了當初究竟都談些什麼去了。雖然說,沒有腳本的隨意聊天,其實常常是在關掉錄音App的當下,就全然不記得剛剛我們倆究竟講了些什麼。

打開重聽,偶爾卻也有一點點驚奇。因為,當時講過的話,自己可能不太記得了,甚至一點點印象都沒有哩!



這麼懶散的我,如果懶得寫字,或許自行錄錄音,也是一種幫助記憶的方法。

其實在四月中跟家人回了一趟雲林,一直想分享那一個詩人的家(屍人厝),還有前幾個星期,和超過五年與兩年沒見的國中老師與研究所的老師見面的事情。

還有,我的小虎尾蘭,最近遇到了一些事情。

我的人生充滿流水帳,但在流水帳的日常中,偶爾似乎還是會留下吉光片羽,或許稍縱則逝,但總歸是一點點的微光。

和我同一天生日的國中國文老師,見到我總是會熱切地喊我小星星。

幾年前我不太注意到這件事情,直到後來我默默想起,原來那是因為國中那幾年,我可能送了老師很多星星。當時,摺紙是我最大的愛好,下了課從學校一路走回家,沒事就拐到書店去買回一落一落專門折星星用的紙條。

哪,我猜朋友就是,幫我們記得過去某些時刻中,某些片段的自己。

有點像是,上回七公和我說,朋友於我而言,似乎就是,日記本的分靈體(而且還是活的)(聽得懂分靈體的,可能都是有些年紀的哈利波特讀者了)。



確實我最近很手殘,常常覺得打字卡卡的。

因為,我自己的電腦是ASUS,公司的電腦是IBM,鍵盤位置有一點點不同,加上,我習慣用酷注音打字快十年了,它的標點符號快捷鍵很方便;但是公司的電腦不能連外網也不能下載任何東西,只能用電腦內建的輸入法。

我最近才摸熟了一般PC上的標點符號快捷鍵,但回到家,還是使用酷注音;再加上,為了公司電腦無法連外網,我幫小平板加上了mac的鍵盤——也就是,同時在使用三種不同的鍵盤。

打著打著,偶爾還是會卡卡的就是了。


好吧,我找不到左手拿筆的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