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關於你的夢

〈關於你的夢〉2023-05-28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幾年前曾在網路上看過這樣一句話。雖然聽起來過分肉麻,卻也明確地指出了兩種看起來截然不同的、對生活的整體思維模式。


  在這個勵志小語裡面,鬧鐘象徵著「外在」與「規範」、夢想則屬於「內在」和「自發」。在這樣的思維之中,它希望引導人們將自己的每一天時間用在達成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僅僅為了迎合外在規範。這樣的出發點聽起來不錯,但還需要去看得是:在實踐上我們是否有真正做出區別。



  其中一種普遍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每天的工作是在為未來的自己努力、為未來的自己儲備一些各種意義下的「積蓄」。努力準備國中會考,高中就可以玩社團;努力準備大學考試,大學之後就能更自由;到了大學要為出社會做準備、上班之後要準備退休生活,某一天又告訴自己,等孩子大了之後……。


  就像一些宗教的信徒相信現世的良善表現能在死後給他們回報,我們也一再地被灌輸著在當前這段時間努力,來讓之後的某段時間過得更好。我們的生命被視作一段漫長的馬拉松,但奇怪的是,人們卻會叫你不要輸在起跑點,叫你一開始就衝刺。


  在這樣的框架裡面,「被鬧鐘叫醒的人」與「被夢想叫醒的人」之間的差別剩下了前者覺得今天又要很累的跑步了、後者相信今天跑的這一段能讓它到終點時成績更好。當我們要從這兩種看待競賽的方式中選一個時,我同意後者能給予我們更多跑完全程的能量,能讓我們更有動力完成整場競賽。但是,我們只能被迫上場或嚮往「甜美的果實」嗎?我們能不能就是醒過來,去做自己想做與該做的事,不為了交差、也不為了成敗。



  比起一個高舉著要去被實現的「夢想」,這一整個生命似乎更像是一場夢。就像我們都知道夢中的世界有一種很奇特的邏輯,一個人自己的整個生命也有一個只被自己體驗到的特殊的發展關係。當我們看到自己以外的人時,我們會看到一些他在客觀世界中取得的成就,人們會稱黃仁勳是「一兆男」、或用MVP、奧斯卡、諾貝爾獎來標示出一個人的形象。看待一個學生,人們會先看他是不是來自明星學校,畢業後則以職位、薪資來衡量。


  當我們更願意去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還會去看他的興趣、他的家庭生活、甚至他的做人處事、脾氣與健康狀況。但發生在他人身上的這些事情某種意義下都是鐵板一塊的現實。無關乎我們是否彼此關心,在我們的知覺與思想可以通達的範圍之中,我們只能捕捉到另一個人在外在世界裡面的呈現。我們可以盡可能去考慮對方是怎麼想的,在心中建構一條特別合理的行動線,但真正的「心路歷程」卻只能是當事人與世界本身(或對一些人而言--是上帝或神明)之間的小秘密。


  在未來的某一天,你一下子感受到「一切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或「明明盡力嘗試了卻還是沒辦法」。這些話像一些簡單的故事註腳,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那裏面無限豐富的感受。一個極為關心你的人或許願意聽你訴說並且陪伴著你,但他看到的就是「十年寒窗」,並從他的角度為你感到高興或可惜。每個人各自做著各自的夢,終究穿透不了彼此,最美好的一種情況,也就是成為親密說晚安的室友。



  我們睡眠時的夢是私密的,清醒時的夢則有一些外顯的部分要向所有人開誠布公。當一個人太少和不一樣的人交流時,他會錯將只屬於那一層夢的邏輯當作認識世界的判準。那些邏輯讓他的夢在一個人的時候順暢運行,卻可能讓他在充滿「現實」的世界裡面碰壁。


  慶幸的是,就像我們不時地需要在夢裡找廁所,夢之外發生的事情會以其獨特的節奏影響夢者的夢。我們可能會在引發重大情緒的事件下從一層夢跳到另一層夢,或睜大雙眼看著夢中的牆面一點一點脫落。我們可能在長長的樓梯上不停地跑,隨著雙腿疲倦,重新去想該怎麼以不一樣的方式行走。


  「現實」給予的衝擊會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並向他人來解釋這場夢是關於什麼,需要找到一個主題將它定義。於是,這一整個有著它自身結構、本來無拘無束的生命歷程又再次被整理為一組具有開頭與結尾的「夢想」。



  但就像Alan Watts式的比喻:如果生命是一首樂曲,你不會一心想要快轉以便聽到最後幾個音。有一個耀眼且能夠激勵自己的夢想自然是件幸福的事,但就像你覺得自己不能翹掉的班一樣,它不是你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夢想和鬧鐘或許沒有差那麼多,它們每天都會在那,只要你不要按掉了就不理它就好。


  「我今天想做的事」、「我今天做的到的事」,或許可以試著為且只為這些事情而起床,再給自己一些機會,自己運行自己的夢。





延伸閱讀:

〈關於我們的不停奔跑〉

〈想做的/與不想做的事〉

〈Sisyphean Rock ’n Roll〉

〈我們的時間是帶著民主色彩的〉

〈那你是想站著?--「躺平」與「內卷」外的另一個選項〉

〈休息的寓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