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B 端產品經理的需求來源?我們能決定產品走向嗎?|EP50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raw-image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策略、產品規劃有興趣的朋友

一、產品需求怎麼來

在我目前服務的電商開店平台系統商,需求會來自兩大方向:

  1. 簽約客戶:通常客戶會根據某個行銷策略,希望平台在原有功能增加機制。
  2. 潛在客戶:通常客戶是從其他平台轉過來,因此簽約前會希望我們平台也有相同的功能可以使用。

這兩大需求整理後,就會有一大份產品功能需求清單,這些清單通常是業務部門根據銷售目標、客戶重要程度、或需求最大公約數,所整理出的 Top 30。

接著會有產品主管、業務主管進行討論,再根據公司策略、產品策略、或開發時程、客戶重要程度,決定哪些要做、哪些不做,訂出最終的 Top 10。

初步的流程圖如下:

而產品經理則是根據產品代辦清單,由主管分配要做的項目,針對比較明確的客戶場景進行細部流程規劃。

接到客戶的需求後,產品經理會先確認「功能範疇」,例如要滿足 A 情境,會改到哪幾個頁面的顯示欄位,以及要調整哪些現有機制。

都盤點完之後,還需要向 RD、UX 確認初步構想,整理完再向上回報「預估的開發時程」、「預期的使用者流程」。


二、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


聽起來似乎產品走向都是根據客戶需求再規劃,那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方向嗎?

根據我目前所在的電商開店平台系統商,以及之前待過的募資平台,角色比較偏乙方,意思是多半是「以客戶的需求來規劃產品走向」,比較少的情境才會有「比客戶還要早預測到他可能會用的功能,進而提前開發」。

雖然沒辦法完全決定產品走向(要做 A 功能還是 B 功能),但仍可以決定「產品樣貌」,例如使用者流程、產品文案、產品視覺等。


因此產品經理的角色會比較偏「讓事情完成,將功能實現」,這類型的產品經理通常不太需要做很前期的策略發想或提案,因為客戶需求已經相對明確,我們只要做到:

  1. 確認客戶實際的需求、應用場景、或過往使用過的競品
  2. 確認競品的設計邏輯和可優化的地方確
  3. 認要開發的方向和時程安排

都整理完之後,將整個功能進行簡報提案,包含評估完要改哪些、要做多久、有沒有潛在風險等,若沒問題就會帶著開發團隊進場。


依照目前的工作心得,好處是「需求相對明確」,比起有些 C 端產品經理需要在一片模糊中挖掘使用者需求、做各種訪談或 AB test,在 B 端做產品經理只要訓練好自己的「產品規劃、團隊帶領、風險管理」能力,但壞處就是比較不會培養到「策略思考、市場思考」能力。


三、產品經理的成長路徑


近期我也正在盤點自己想累積的能力,剛好發現這個環境可以先累積基礎的「產品規劃、功能時程拆解、風險管理、利害關係人溝通、團隊控管」等相關技能樹,未來再思考如何拓展到「產品策略、技術架構」等更深層的細節。

這篇主要是整理近期的產品想法,如有興趣可以再觀看:

非常謝謝你的閱讀!上述單純以我的職場生活來整理,未能涵蓋所有案例。 

如果文章有一點啟發或幫助,可以留言或來信讓我知道 👏

.撰寫於:2024/06/08 ()。 .撰文者:張家惟 Evan Chang,evancwchang@gmail.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思維的創意想像》是工作之餘發起的 Side Project,因為近期快速吸收各種資訊跟商業知識(Input),但一直沒有地方輸出(Output),因此想透過這系列記錄學到的內容,包含商業知識、產業洞見,或是職場分享等等,目前已有產品開發、客戶成功、社群行銷、思維增長、職場日記等系列文章。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