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隨筆|回到本位:由心理學角度看人的行為表現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此篇較須動腦,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可能較易理解)

 

「回到本位」!

最近心中一直響起這句話,可能是我的潛意識在告訴我什麼,或者是老天要我知道什麼?並不是那麼清楚?我只記得小時候在玩錢仙、碟仙⋯時,都要畫一個「本位」,是一個起始出發點。勉強解釋,是支撐該物的根源。

我只是知道,每個人並不是單獨的存在,雖然世俗上是這麼認為,以很多論述來說,特質論者或近來很紅的16種人格,甚至大部分的心理測驗⋯等,似乎認為每個人是一個獨立體,有某種東西存在於某人身心,藉由測量,把它顯現出來。這種想法不能說它錯,只是覺得太過單薄。

「每個人在顯示自身時,都必定在某個脈絡及背景之中」,這是我的想法,有點像你看到「圖形」必定顯現在某種「背景」之中,所以「圖形」不是單獨存在,而是以「圖形-背景」的套組呈現,只是往往我們不會注意到「背景」,因為總是「圖形」奪取我們的目光。這個概念應用在心理學對人的理解上,就好像一個外遇的先生,被說「渣」時,是以正宮的先生背景出發的;而在「小三」的背景中,這位男性可能是「真正愛她的人」,冒著被正宮發現的風險和她交往,令她感念不已。

所以人的行為表現,要考慮觀看的人用何種背景理解,他的行為意義才會被你固定,多半一個人的行為意義,是被當代社會認可的背景常模所決定,它不是標準答案,卻是相對多數的答案。一個已婚的男人,他的婚姻平淡無奇,有一天愛上另一個相合的女人,並不會被詮釋成他終於找到真愛,而會被認為「渣男」。因為已婚的事實,讓他變成某人的「先生」,而「先生」的刻劃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中,有一定的様子和行為領域,而外遇,顯然已逾越「先生」所該有的樣子,逾越了秩序。

回到本位,就是回到我們社會中,你該有的角色樣子。比如說,你是一個成年男人,同時也是個父親(相對於你兒女),先生(相對於你老婆),兒子(相對於你老媽)及主管(相對於你員工)。當你是先生時,就要小心把你當主管的霸氣和當父親的威嚴放下來,好好把先生的柔情展示出來,如此你在那時就回到本位,展現自己。又如果你是人家的爺爺奶奶,就不要插手孫子的教養,因為那是他的爸爸和媽媽位置要擔負的事。

如果你不在本位而去管其他位子的事,通常你會擔負不該負的責任,最常見的後果是疲累傷神。長久下來會擔負過多的壓力,有一句成語可以作為註腳:「皇帝不急,急死太監」,而現代最常見的現象是:有的父母比孩子還著急他的功課及未來!

所以,「回到本位」有如實至名歸,您會活得很紮實。

追蹤「穗波心理師」FB粉絲專頁或加入「情感聊天室」社團,可不定時收到「今日文章」、Podcast 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愛、心理和生活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諮詢室」免費提問




 


avatar-img
202會員
358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住院疑似在夢中的一系列奇幻經歷,包括被囚禁在港口、夢到太太把他帶出院、開著敞篷車去東部城市等,充滿了神祕的感覺。
本文是我回顧中風生病狀態的一種發現,希望藉由描述重病時的意識狀態品質,來讓大家理解,人在面臨重病時一種可能的意識狀態,並因此衍生合適的對待方式。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這是一個近似靈異的經驗,描述了作者在轉加護病房前一晚的所見所聞。經歷了護理人員的對話及一位病人的事件,形成了一段異常的回憶。
這是一個關於病患在醫院遇到各種測試和掙扎的故事,從失去社會角色到對加護病房的害怕以及面對不斷的測試。作者分享了他在病房裡的種種心得與感受。
這篇文章描述了穗波住院疑似在夢中的一系列奇幻經歷,包括被囚禁在港口、夢到太太把他帶出院、開著敞篷車去東部城市等,充滿了神祕的感覺。
本文是我回顧中風生病狀態的一種發現,希望藉由描述重病時的意識狀態品質,來讓大家理解,人在面臨重病時一種可能的意識狀態,並因此衍生合適的對待方式。
穗波心理師在疫情時期因為自己生病住院的經歷,不可否認在面對死亡時會有種種恐懼。 文章描述住普通病房初期的心理狀況。
文章描述作者住進病房的過程,受疾病影響,有許多錯覺,也有因疫情的預防措施,影響太太看護的安排等。整篇文章描述混淆,且許多錯覺感。
這是一個近似靈異的經驗,描述了作者在轉加護病房前一晚的所見所聞。經歷了護理人員的對話及一位病人的事件,形成了一段異常的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外境包括了你身邊的人事物。以往,我們更認知的是心隨境轉,概念大約是著遭遇到了某些事情去讓自己的心適應,或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幫助自己的心可以接納,讓心可以在不同的境遇時,有彈性的去換個角度思考接受。 這常常會給人感覺更像是一種安慰、開導人的說法,因為生命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種種的體驗,從出生到上學從上學到出社會接著按照社會教育的種種去經歷身分的轉換,工作、結婚、買車、買房,付房貸、生孩子養育成人然後一路朝死亡邁進。 這是社會多數人經歷的種種歷程,當然這是在集體的意識架構下所做的安全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特別的角色去體驗生命,出家、創業、決定單著或著被迫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終其一生,不管對外,或是對內,與自己的關係, 都在學習設立界線與平衡度的拿揑, 都在讓我們意識到不被舊有的慣性綑綁,不再重蹈覆轍。
用嶄新的視野,創新的方式,更新的心態,建立全新的習慣, 那會校正與調整,引領你回到內在的核心,前往自我實現的方向。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如何回到當下/體悟】 2024-1-8 其實,方法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無論遇到任何境界,我們的內在一定會有反應,我們內在有什麼情緒或想法出現,要警覺的先【發現】,我們要保持觀照的姿態!!! 第一步是發現,如果連發現都談不到,就沒辦去回到當下,後面就變成很糟糕,會變成我們會認
Thumbnail
這外境包括了你身邊的人事物。以往,我們更認知的是心隨境轉,概念大約是著遭遇到了某些事情去讓自己的心適應,或用不同的角度去重新看待,幫助自己的心可以接納,讓心可以在不同的境遇時,有彈性的去換個角度思考接受。 這常常會給人感覺更像是一種安慰、開導人的說法,因為生命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在一段時間的沉靜之後對自己內在世界的反思和重新開始的決心。充滿了內省和自我探索的內容。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我們從小到大經歷了種種的體驗,從出生到上學從上學到出社會接著按照社會教育的種種去經歷身分的轉換,工作、結婚、買車、買房,付房貸、生孩子養育成人然後一路朝死亡邁進。 這是社會多數人經歷的種種歷程,當然這是在集體的意識架構下所做的安全選擇,有些人選擇了特別的角色去體驗生命,出家、創業、決定單著或著被迫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終其一生,不管對外,或是對內,與自己的關係, 都在學習設立界線與平衡度的拿揑, 都在讓我們意識到不被舊有的慣性綑綁,不再重蹈覆轍。
用嶄新的視野,創新的方式,更新的心態,建立全新的習慣, 那會校正與調整,引領你回到內在的核心,前往自我實現的方向。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如何回到當下/體悟】 2024-1-8 其實,方法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無論遇到任何境界,我們的內在一定會有反應,我們內在有什麼情緒或想法出現,要警覺的先【發現】,我們要保持觀照的姿態!!! 第一步是發現,如果連發現都談不到,就沒辦去回到當下,後面就變成很糟糕,會變成我們會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