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靜坐須知 (11)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靜坐須知 (11)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八者、解脫魔羂。

    第八個「解脫魔羂」。這個魔羂包括四魔:煩惱魔、五陰魔、生死魔、天魔。我們能夠修止觀的話,就能破除這一切的障礙。

    第七個和第八個都屬於成就三德當中的般若德。

    九者、安住佛境。

    第九個「安住佛境」,我們的心和法身佛的境界相應,這是法身德。就像《月燈三昧經》裡面所說的:「處空根寂靜,其心離雜亂。」

    我們的心恒常地跟空性、畢竟空——十方諸佛的法性畢竟空——的理是相應的。不管外在境界怎麼動,我們都能夠觀察這一切都是從我們自性當中所顯現的,全體自性,全體真如,恒常安住在佛的境界當中,心是徹底的清涼,徹底的寂靜。這是第九個「安住佛境」。

    十者、解脫成熟。

    第十個「解脫成熟」是解脫德。這個時候不管動也好,靜也好,你都能夠自在。有時候常住事情忙起來,比如要辦什麼法會、什麼活動,或者是這段時間靜下來好好用功,打個佛七,你的心都是自在的,能動能靜,能收能放。

    動的時候,能夠在動當中,心不被境界所轉,依然能夠守住正念;靜的時候,腿一盤,或在佛堂拜佛,你能夠馬上靜下來用功。為什麼?因為你平常的時候習慣觀心,習慣去掌控自己的心,你的心是被你所掌控的,而不是被境界所掌控。

    各位可以下去再想一想,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之外,你的心大部分是被誰掌控?是被境界掌控的多,還是能夠自己掌控的多?如果是被境界掌控的多,這是個損失,我們真的要去訓練我們的心。那這個心要怎麼訓練呢?就是透過止觀。

    止觀從狹義來說,就是腿一盤,靜坐。但從廣義來說,在任何時刻,不管動不管靜,靜坐止觀的原理都是通用的。只是說靜坐的時候,正念正知比較好修,但是正念正知在任何時候都是相通的。

    我們只是保持安住在當下,不要憶念過去,不要幻想未來,就安住在當下修止,乃至能夠觀察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安住在般若波羅蜜當中。

    以上就是觀察思惟功過,透過兩方面觀察:

    一方面,透過過失觀察,如果不修止觀,過患真的是很大。不是說我出家修行,我就能夠保證決定往生;或者我學佛,我就能夠決定往生,沒這回事。我們要是不好好修行止觀,過失很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Sherlock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