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哪種感官最可惜?解密人體最早發展的感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體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覺,平常就像空氣一般自然,很容易覺得習以為常,甚至變得麻木,通常只有在生病、受傷的時候,才會發現他們的重要性。


在五種感官中,如果必須要失去其中一種感覺,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依照視聽嗅味觸的排列,似乎會誤以為觸覺是最不重要的,但實際上,觸覺是我們第一個發展的感官。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時,是靠全身的觸覺感受空間,他們眼睛還沒發育,但會踢媽媽的肚子、玩臍帶,所以,剛出生的小嬰兒,什麼東西都想摸、都想舔,透過觸摸來認識世界,同時也是安全感的來源。


你有屬於自己的安全感小物嗎?


我曾訪談過幾位朋友,他們都說自己有一條陪伴入睡的小被被,那專屬的觸感和味道,帶給他們滿足感,是出門旅行的必備品。當我們閉上雙眼、處在安靜的空間裡時,觸覺能使我們放鬆,感到安心。


關於觸覺的類型,主要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體感覺,另一個是內臟感覺(胃、大小腸、心臟等),其中體感覺又分為表層的皮膚感覺和深層的本體感覺,例如肌肉、筋膜和關節。


隨著科技發達,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穿戴裝置、腦波檢測等儀器,把內臟感覺形象化,提醒我們留意身體的狀況。


我們的觸覺24小時開放,很少遇到喪失觸覺的狀況,除非是腦中風傷到大腦,或是打麻醉暫時讓神經細胞不傳遞訊號給大腦,而我們的身體每個部位的觸覺感受程度不同,鼻尖、嘴唇和手指的接受器較多,而手臂、腿和背較少,這也代表手指的觸覺對人類來說非常重要。


非常神奇的是,透過觸碰,我們不需要開口說話,就能感受到對方的狀態,身體能夠讀懂另一個身體,最常見的像是見面握手,在這短短幾秒鐘之內,你就能感受到對方的溫度、力度和情感,他是否有自信、是否重視和你的互動;母親輕拍小孩,安撫和幫助入睡;夫妻和情侶間撫摸來傳遞愛意。


穩定扎實的握手傳遞自信和友好,而輕柔的觸碰表達愛與溫暖,觸感的交流可以加深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
raw-image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觸覺是一種比較親密的感官,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需要留意彼此的身體界線,保持尊重,才能避免造成自己或他人不舒服的感受。


此外,觸覺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相同的主題,創作者選用不同的媒材,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截然不同,雖然大多數的藝術品都無法觸摸,但某些戶外的裝置藝術沒有限制,下回你可以試試看,除了拍照之外,用手觸摸一下作品的質地,感受它的形狀和紋理,能夠產生更深刻的體驗。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透過玩黏土、製作手工藝來活化我們的觸覺,也可以到戶外走走時,摸摸看不同植物的葉片花瓣、摸摸大樹,感受它們的粗糙或柔軟的各種質地。

raw-image


觸覺是我們與世界連接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帶給我們愉悅、啟發和連結,試著用觸覺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也可以在生活蒐集自己喜歡的觸感,例如一片樹葉、一顆石頭等等,製作一本專屬自己的觸感大全,或是每天早上起床時,摸摸家裡的物品,和他們道聲早安喔!

avatar-img
50會員
60內容數
紀錄來地球玩耍的心得 學習如何照顧身體、情緒和心靈 從書籍和戲劇中蒐集其他人類過生活的靈感 也從音樂和藝術中看見生活之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情緒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從開心到難過,從生氣到驚喜,情緒就像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彩虹,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然而,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情緒時,有時候我們可能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那些讓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消極(負面)情緒,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遇到消極情緒一定要立刻消滅它嗎?
你曾好奇過情緒跟身體之間的關係嗎?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嗎?還是只是心理作用呢? 情緒是心和身體溝通的媒介,我們每天都在體驗著各式各樣的情緒,情緒對帶動身體產生生理反應所有的情緒都會烙印在我們身體的肌肉和神經裡面,為當時發生的情境蓋上專屬印章。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社會化的結果讓我們習慣仰賴大腦思維的判斷,經常為了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但是身體非常誠實,身體知道所有訊息。
有些事情即使已經過去,畫面依舊時不時會在腦海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播放,情緒順勢被勾起,久了之後那塊區域就會變成地雷區,很害怕靠近,每當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會被戳中,然後爆炸,但是如果沒有面對它,它會成為心裡的一個痛。​
說到「睡覺」這件事情,第一個浮出來的念頭應該是因為身體累了,所以需要睡覺來修復,讓自己恢復體力吧,既然睡覺是要充電、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為什麼說睡覺也要有體力呢?
情緒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從開心到難過,從生氣到驚喜,情緒就像是一個五顏六色的彩虹,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然而,當我們面對他人的情緒時,有時候我們可能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那些讓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消極(負面)情緒,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遇到消極情緒一定要立刻消滅它嗎?
你曾好奇過情緒跟身體之間的關係嗎?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嗎?還是只是心理作用呢? 情緒是心和身體溝通的媒介,我們每天都在體驗著各式各樣的情緒,情緒對帶動身體產生生理反應所有的情緒都會烙印在我們身體的肌肉和神經裡面,為當時發生的情境蓋上專屬印章。
情緒其實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社會化的結果讓我們習慣仰賴大腦思維的判斷,經常為了達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但是身體非常誠實,身體知道所有訊息。
有些事情即使已經過去,畫面依舊時不時會在腦海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播放,情緒順勢被勾起,久了之後那塊區域就會變成地雷區,很害怕靠近,每當遇到類似的事情就會被戳中,然後爆炸,但是如果沒有面對它,它會成為心裡的一個痛。​
說到「睡覺」這件事情,第一個浮出來的念頭應該是因為身體累了,所以需要睡覺來修復,讓自己恢復體力吧,既然睡覺是要充電、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為什麼說睡覺也要有體力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立自宗 | 味處(1),介紹完了味處後,皆下來介紹五處中的觸處,觸處這部分(四大種能造/所造之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多注意喔~ 以下引用原文: 觸處之性相,身識所領受境。 觸分為兩種:四大種能造之觸與四大種所造之觸二類。 四大種能造之觸分為四種:地、水、火、風四類。
Thumbnail
直覺中心是人類圖的覺察中心,訊號最微弱。若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感到恐懼時,可調配花精使用。
Thumbnail
《感官之旅》一書豐富地敘述了嗅覺與觸覺,以及這些感官對感受世界帶來的影響。本文分享了這本書的精彩段落,以及作者黛安‧艾克曼對於人類感官的詩意描寫。
Thumbnail
體驗的過程是為了找到意義 ●體驗的定義? 體驗是人透過五官、身體感官感觸周圍事物事件的一種過程,需再透過反覆思考,進行更深層的反饋,並對此經歷後給予記憶,並試圖記錄下來,方便未來串連成自己的人生藍圖,找到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介紹內感與基本感受的概念,並提供情緒建構的技巧,讓讀者可以更豐富地詮釋自己的情緒經驗。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9/02/76.html 00:03👉感覺的運用 — — 運用內在感官,靈活運用靈氣  04:38👉運用內在感官 07:34👉解讀身體的排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Thumbnail
本文闡述作者對五感的重視,描述如何利用五感來加深與周遭事物與親友的連結,也提到作者發現自己原有不知道的層面以及重新認識周遭事物。文章鼓勵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的五感,並透過一些簡單的活動和改變,來讓平凡規律的生活,有些不同的樂趣和發現。
Thumbnail
葛瑞琴花了一整年讓自己不斷去嘗試一些新的感官體驗。 我個人對長時間的新鮮體驗沒什麼興趣,但她在生活中加入的注意力確實值得效仿。 今年的第一個月,為了感謝我還活著!我的五感都健全!我的大腦運轉良好且可以接收到許多不同的感官資訊! ——因此我決定對生活周遭出現的種種元素、訊息,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攝類學 | 紅白顏色 | 立自宗 | 味處(1),介紹完了味處後,皆下來介紹五處中的觸處,觸處這部分(四大種能造/所造之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要多注意喔~ 以下引用原文: 觸處之性相,身識所領受境。 觸分為兩種:四大種能造之觸與四大種所造之觸二類。 四大種能造之觸分為四種:地、水、火、風四類。
Thumbnail
直覺中心是人類圖的覺察中心,訊號最微弱。若無法相信自己的直覺或感到恐懼時,可調配花精使用。
Thumbnail
《感官之旅》一書豐富地敘述了嗅覺與觸覺,以及這些感官對感受世界帶來的影響。本文分享了這本書的精彩段落,以及作者黛安‧艾克曼對於人類感官的詩意描寫。
Thumbnail
體驗的過程是為了找到意義 ●體驗的定義? 體驗是人透過五官、身體感官感觸周圍事物事件的一種過程,需再透過反覆思考,進行更深層的反饋,並對此經歷後給予記憶,並試圖記錄下來,方便未來串連成自己的人生藍圖,找到人生的意義...
Thumbnail
本文介紹內感與基本感受的概念,並提供情緒建構的技巧,讓讀者可以更豐富地詮釋自己的情緒經驗。
詳細內容👉 https://joyying888.blogspot.com/2019/02/76.html 00:03👉感覺的運用 — — 運用內在感官,靈活運用靈氣  04:38👉運用內在感官 07:34👉解讀身體的排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Thumbnail
本文闡述作者對五感的重視,描述如何利用五感來加深與周遭事物與親友的連結,也提到作者發現自己原有不知道的層面以及重新認識周遭事物。文章鼓勵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的五感,並透過一些簡單的活動和改變,來讓平凡規律的生活,有些不同的樂趣和發現。
Thumbnail
葛瑞琴花了一整年讓自己不斷去嘗試一些新的感官體驗。 我個人對長時間的新鮮體驗沒什麼興趣,但她在生活中加入的注意力確實值得效仿。 今年的第一個月,為了感謝我還活著!我的五感都健全!我的大腦運轉良好且可以接收到許多不同的感官資訊! ——因此我決定對生活周遭出現的種種元素、訊息,投注更多的注意力。
Thumbnail
在網路上突然看到有所謂的五感體驗,我便好奇的報名參加。當然這參加者是學齡前的小朋友,而我覺得小朋友的五感是需要啟發的,所以覺得這樣的活動很好。而何謂五感?五感就是指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