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擺脫恐嚇,擁抱改變:重新思考行為改變的策略

raw-image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積極有效的改變之路。

傳統策略的迷思: 恐懼真的有效嗎?

試想,當你努力克制自己不要吃零食時,你會對自己說些什麼?大多數人會在內心告誡自己:「小心,你會變胖!」同樣地,如果你想勸孩子戒菸,你可能會警告他:「吸菸會致命!而且你會惹上大麻煩!」

這些情境反映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策略:利用恐懼和威脅來促使改變。不僅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策略也廣泛應用於健康宣導和政策制定中,因為我們深信,恐嚇能讓人們感受到危機,進而採取行動。

然而,科學研究卻揭示了令人意外的真相:警告的效果非常有限。例如,香菸包裝上的警示圖片並不能有效阻止吸菸者繼續吸菸。一項研究甚至發現,吸菸者在看到這些圖片後,戒菸的意願反而降低了。

這並非完全否定警告和威脅的價值,而是要強調它們的平均效用十分有限。那麼,為什麼人們會對警告產生抵抗力呢?

恐懼的悖論: 為何我們抗拒警告?

觀察動物世界,當動物感受到恐懼時,最常見的反應是僵住或逃跑,而非積極應戰。人類也具有相同的本能反應。當我們感到害怕時,往往會選擇關閉心扉,試圖逃避負面情緒。

我們可能會運用「合理化」的機制來安慰自己。例如,你可能會說服自己:「我的祖父也吸菸,但他活到了90歲,所以我的基因很好,完全不用擔心。」這個過程反而可能讓你感覺比以前更加堅不可摧,導致警告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另一個常見的反應是「逃避」。以股票市場為例,你知道投資者何時會查看自己的帳戶嗎?你可能會認為他們會頻繁登錄以掌握市場動態。然而,研究數據顯示,當市場上漲時,人們會積極查看帳戶,因為正面信息能帶來愉悅感;而當市場下跌時,人們則會避免登錄,因為負面資訊會讓人感到不安。

這種逃避心態也體現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可能明知一些不良行為會帶來負面後果,卻選擇視而不見,直到問題變得不可收拾,才被迫採取行動,但往往為時已晚。

資訊的篩選: 我們只聽想聽的

我們的大腦會選擇性地吸收資訊,更傾向於接受正面資訊,而忽略負面資訊。一項實驗要求參與者估計未來可能發生的80種負面事件的可能性,例如聽力受損的機率。當參與者得到來自不同專家的預測,一個比他們自己的估計更樂觀,另一個更悲觀時,他們往往會採納更樂觀的預測,即使這與事實不符。

這種現象並非大學生特有的「迷之自信」,而是普遍存在於各個年齡層。研究顯示,從10歲到80歲的人群中,都存在著這種選擇性吸收資訊的傾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尤其容易受到影響,他們最不擅長從負面信息中學習。

因此,我們努力維持著一個美好的自我形象,而當外界試圖打破這個形象時,我們的大腦會本能地進行扭曲和修飾,直到它符合我們心中的期望。

擁抱改變: 探索更有效的策略

既然威脅恐嚇策略效果有限,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地促進行為改變呢?讓我們以醫院的洗手案例為例。

為了防止疾病傳播,醫護人員在進出病房前後都必須洗手消毒。然而,即使在有攝像頭監控的情況下,只有十分之一的醫護人員會按規定洗手。

隨後,醫院引入了一種新的幹預措施:電子看板。看板上會顯示醫護人員的洗手率,每次洗手後,數字就會上升,並顯示當前班次和每週的平均洗手率。結果令人驚嘆,洗手率迅速提升至90%!

這個案例的成功,可以歸因於以下三個關鍵因素:

1. 社會激勵: 電子看板讓醫護人員能看到彼此的洗手率,激發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從眾心理。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會對他人意見產生強烈反應,並影響我們的行為。

2. 即時獎勵: 每次洗手後,看到數字上升的即時回饋,能帶來 positive reinforcement ,鼓勵醫護人員重複這個行為。

3. 進度監控: 電子看板將注意力集中在洗手率的提升上,而非未達標的部分,更容易激勵人們持續進步。

改變的關鍵: 善用人類心理

除了以上三點,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控制感。當人們感覺自己能夠掌控局面時,更有動力去改變。例如,電費帳單上的用電量比較圖、笑臉符號和年度用電趨勢圖,都能讓用戶感受到自己對用電量的掌控,進而更有動力去節約用電。

結論: 從恐懼到希望

本文並非主張完全摒棄風險溝通,而是提倡重新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促進行為改變。恐懼和威脅可能導致逃避和無所事事 ,而積極的策略則能激勵人們採取行動。

讓我們擺脫恐嚇,擁抱改變。運用社會激勵、即時獎勵、進度監控和控制感,善用人類追求進步的天性,引領自己和他人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改變的旅程並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我們就能克服阻礙,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讓我們攜手踏上這趟充滿希望的旅程,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