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4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面對焦慮、過度比較跟自卑的攻略

raw-image


文 黎豈鳴諮商心理師


或許是出自於生存焦慮,抑或是因為華人社會從小就比較成習慣。活在臺灣,總是會有鋪天蓋地的三十歲規訓(或者說三十而慄),不斷提醒我們什麼叫幸福,什麼又叫活得有價值。久而久之,就算自己的能力不差,那些蟄伏的自卑感也會因為大大小小的比較而被喚起,然後開始看自己各種不順眼,甚至豢養出名為「我不夠好」的心魔。


不管是成為心理師之前或者之後,我也一直在思考:「現在的我夠好了嗎?足夠讓別人驕傲了嗎?」。然而,如果我無法試著去相信自己,無論多少讚賞或肯定,都只是一種僥倖、還沒露出馬腳,也就是所謂「冒牌者症候群」。


通常來說,如有冒牌者症候群可能具有以下特徵:


  • 習慣低估自己:總是忽略正向的外在評價或客觀指標,並低估自身能力與表現。
  • 自損歸因:成功歸咎於運氣,失敗歸咎於自己。
  • 完美主義:認為完美才是及格,對於細節高度執著,並因此花費大量心力與時間。
  • 擔心露出馬腳:害怕犯錯,也害怕被人發現自己不夠完美,排斥展現真實的自我。
  • 身心緊繃:不敢放鬆,但又覺得窒息,甚至伴隨飲食、睡眠或情緒的困擾。
  • 身心耗竭:為了維持完美,過度消耗身心力氣,進而開始出現疲憊、健康異常。


參照以上特徵,我們可以發現「冒牌者症候群」其實跟「焦慮」、「比較」、「自卑」議題緊密關聯。令人遺憾的是,具有冒牌者症候群的人,經常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這也使得他人很難及時發現異狀,亦即在優秀表現的背後,他們的內心正在上演一波接著一波的狂風暴雨,近乎要被自己的「過度努力」給淹沒。


除了焦慮,冒牌者症候群還會伴隨孤單、迷惘與失落。那種無人理解的失速感,讓所有的辛苦都變得難以承受。不敢停下來休息,可是又不知道怎麼找回以前的自信與輕盈,所以歷經各種混亂與拉扯。換句話說,冒牌者症候群雖然不是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卻會全面影響我們的日常。


如果想要改善冒牌者症候群,我們又該從什麼開始改變呢?


承前討論,冒牌者症候群的核心在於焦慮、比較和自卑,三者不斷交織,並讓我們深陷於「我不夠好」的心魔中,無法自拔。接下來,本文將會依序探討如何對症下藥,幫助你找到一個方向去擺脫這些束縛,進而讓日常不再被自我懷疑所架空。


一、應對焦慮的策略


關於焦慮,常見的因應方法包含深呼吸、轉移注意力、降溫調節,也可以透過改變想法或者自我對話達到焦慮控管。

(一)深呼吸:

深呼吸的關鍵在於吐氣要比吸氣長,許多人會把吐氣比喻成煞車,吸氣則是油門。所以當我們已經失速時,要做的是慢慢減速,亦即好好吐氣。反之,如果這個時候繼續加速吸氣(過度換氣),往往會讓情緒更緊繃,甚至引發恐慌。假如在深呼吸的過程,節奏會不自覺變快,也可以再加上閉氣,也就是:吸氣-閉氣-吐氣,進而達到放慢的效果。


至於每次深呼吸的秒數,比如 3-3-3 或 4-7-8,皆為可以搭配使用的口訣。


(二)轉移注意力:

許多時候,我們無法阻止焦慮的產生,卻還是可以調節焦慮程度。轉移注意力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避免焦慮不斷被我們擴大。當人們在焦慮的狀況下,經常會陷入鑽牛角尖,無法克制地在「過往的失敗經驗」或是「災難化的想像」中打轉。為了避免焦慮像病毒一樣擴散,就得為自己設立一個暫停鍵,比如:


  • 暫時離開喚起焦慮的現場
  • 移除(遮蔽)焦慮刺激源
  • 口語默念自己當下可以做到(要做)的事
  • 默念數字
  • 接觸療癒性的小物,以啟動放鬆感受像是娃娃、精油、偶像小卡
  • 觀看短影音或影片抽換情緒刺激源。


(三)降溫調節:

就跟轉移注意力一樣,降溫調節無法阻止情緒產生,卻能減緩或者避免情緒氾濫,包含喝冷開水、吃冰塊、手握冰塊,或者冰敷臉頰與脖子,皆有情緒調節效果。然而,降溫策略本身也會帶來副作用,如有牙口、頭痛、腸胃或心血管相關疾病,不建議使用。


(四)改變自我對話:

對比前述策略,改變自我對話屬於長期工程,但效果也因此更加深入與全面。延續前述冒牌者症候群特徵的整理,很明顯潛藏許多負向的自我攻擊語言,除了比較之外,可能還會有羞辱、貶低與反諷。所以練習對事不對人,檢討行動可以帶來動力,但如果變成自我攻擊,就要先暫停下來,利用深呼吸、轉移注意力或降溫去止損。


如前所述,自我攻擊往往是一種慣性,不可能一夕翻轉。第一步是練習暫停,第二步則是抽換自我對話內容,藉以打造內在支持系統。舉例來說,把過於僵化的用語,像是「應該」、「一定」、「必須」替換成擁有彈性的詞彙,好比「可以」、「想要」、「決定」,即能保持動力,同時減少壓迫,更把思考焦點從「他人期待」放回「自己」身上,而這同樣可以降低「不自覺比較」的頻率。



二、如何適當的比較


雖然比較總是被人視為有害的行為,但個人的比較行為其實具有心理學上的意義,推動我們保持前進。只是過度的比較,也讓我們精疲力盡,甚至因為害怕失敗而寸步難行。


那麼,我們該如何讓比較成為「助力」,而非「阻力」呢?


首先,在比較的過程,開始留意適切性,同時結合自己的獨特性。他人的表現可以作為目標或憧憬,卻不等於唯一解答。所以,在比較時也要考慮自己所處的脈絡,包含社經地位、性格、優勢資源等,進而讓比較保持客觀性,而不是:我不夠好,才會做不到。


除此之外,我們在比較時,也經常會只看到大方向,亦即成果。可是要達到那個成果,其實需要一個個步驟(或者說子目標)。是故,比較的時候,練習再多一步驟,把原本的大目標,按照自身優勢與習慣拆解成合適的份量,就像通往大目標的階梯一樣,以免陷入「我做不到,所以不夠好」的邏輯,而是「我還做不到,因為需要時間跟步驟」。


比較時,難免會有焦慮跟不足感,但如果可以把步驟明確化,就能從認知層面提升自己的掌握感。即使還沒成功,卻也踏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因為你成功穩住自己的不安感。


總體而言,比較是人類的天性,但如何讓比較發揮正面效益,而非掀起情緒巨浪,值得我們停下來摸索與練習,包含:


  • 向上比較或向下比較,適量即可,橫向比較(對等的位置),才會有助於成長
  • 比較是為了成長,而不是用來自我批判
  • 跳脫成果,改為深入過程理解要如何學習或實踐
  • 比較時,練習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發展出明確的策略,有助於減緩焦慮或自卑感
  • 比較行為失控時,可以搭配情緒調節策略,幫助自己踩煞車



三、自卑心態的因應


最後,談完焦慮因應跟比較之後,也來談談我們的大魔王:自卑。


身為一位心理師,許多申請諮商的來談者都會跟我說:他們想要消除自卑。儘管如此,在心理治療場域自卑不完全是一個負面的概念。當然,自卑會讓人不舒服、限縮我們的表現與行動力,卻也可以帶來「改變或者進步」的動力,亦即自卑具有功能。


自卑就跟情緒一樣是在幫助我們,但也跟情緒一樣,若缺少合適方式去理解、去共處、去超越,自卑就會變成揮之不去的緊箍咒,為人帶來日日夜夜的折磨。特別的是,自卑與自信雖然經常被擺在一起討論,卻不能直接互相抵銷。換句話說,就算我們擁有足夠的自信,還是會歷經各種不安、焦躁與迷失,甚至覺得自己不夠好。


也因此,即使找到自信,自卑依然存在。但不一樣的是,我們會開始明白:自卑的自己僅僅是部分的自己,無法用來定義完整的自己,也無法用來秤量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更不用完美才能開始行動。


總而言之,面對自卑,我們需要自信,可是也需要一點彈性。練習擁抱自己的匱乏感,並在滿足或追尋的過程提醒自己,那些匱乏所帶來的意義。關注成果,但也不忘過程所帶來的累積,才不會陷入全有全無的極端思考,一步步培養出柔韌的內在支持系統。


回到具體方法上,除了多多運用情緒調節策略,避免負面情緒壯大自卑之外,改變思考路徑依然非常關鍵。


好比說:將「我不夠好」改為「我可以/想要更好」。如果還是很有壓力,則可以搭配擴充語句的技術,例如在「我想要更好」的後面,再加上一個「可是我也需要休息」,藉此去啟動「滋養性的思維」,就能慢慢打造出內在支持系統。


接下來,練習斷開「表現好壞」跟「自我價值」之間的絕對連結,同樣重要,才不會把我們的人生活得越來越窄。為此,在生活中,多元經營可以帶來成就感與自我價值感的興趣、關係或活動,以免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未來,如果發生重大壓力或挫敗,就能降低自我價值的波動幅度。


綜上所述,關於面對自卑,總共會有以下關鍵:

  • 接納自卑的存在,自卑可以帶來成長,那些不足的自己,也只能代表部分的自己
  • 練習以多元的角度思考挫折或過程帶來的意義
  • 練習不以「表現好壞」去評斷「自我價值」
  • 建立多元的成就感或自我價值感來源
  • 多多利用情緒調節策略,切斷自卑的養分




結語

冒牌者症候群作為非常普遍的一種心理現象,恰恰反映人心的複雜與矛盾,並再次讓人體認到彈性對於生命發展的重要性。本文雖然是針對冒牌者症候群來討論,其中的許多方法或道理,卻同樣適用各種議題,包含拖延、慢性憂鬱、高敏感族群。


然而,不管是何種議題,不完美作為一種生命常態,始終不等於沒有價值。或許,人生會發生各種的迷惘,然後歷經各種的創傷與疼痛,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找到其中的意義,但何謂意義,其實由我們來定義。


到頭來,意義不是來自於創傷本身,而是我們面對創傷時,所做出的努力與掙扎。光是拒絕被創傷定義,就足以成為一種飽含力量的展現。所以,冒牌者症候群或許讓人感到痛苦,但也提醒我們,人人都有脆弱與不完美。如何接納不足、擁抱真實的自己,並不容易,需要時間,更需要練習。可是,你不孤單,我們都在一起學習跟成長。


如有心理諮商預約需求,敬請聯繫:心風景心理治療所
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要如何照顧自己,我們也都需要時間一步步認識自己。走入諮商關係,就像開啟一場旅程,讓我們有機會走向不同的生命面貌——黎豈鳴諮商心理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