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8|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CM11:照顧者別忘了多照顧自己Part 2

前一篇文章提到,心理諮商師蘇洵慧將關係界限失守的十個類型中,自己覺得最優先適用的,是她歸納出第1種類型”自我犠牲者”,接著她提出的第2種類型”失衡者”,我覺得自己佔比重的成份為第二高。

所謂的”失衡者”,典型的特徵說白了就是”討拍型”,習慣用別人的讚賞來填補內心的缺憾,也可以說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深怕自己的行為會遭到別人議論,習慣把別人的人生當成自己的,或是說好像是在為別人而活。

心理師認為,一個人很容易被他人的行為影響,那麼這個人一定很容易崩潰,所以她建議:「這個世界沒什麼道理,你要有創造幸福的能力」,對於這類型的人,首先需要練習的是,要會先肯定自己,而不是從他人身上獲得成就

知名的主持人吳淡如在導讀這部份時,她特別提到這個”他人”,有可能是自己的父母,比如說,小孩子從小到大,就是一直在滿足父母的期望,要是目標一致那也就算了,若是相反,那麼這小孩子可能活的很痛苦。當時聽到這段解說時,心中在想,長大後的我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認真檢討自己,其實是一個不會在乎別人意見的人,舉凡親戚、朋友、同事,甚或是過往職場上的貴人、人生導師等,對方若是說的有道理,我會虛心求教,若可以一起討論,接受度會很高,但若一聽就覺得是對我下指導棋,雖不至於翻臉,但通常我的耳朵會自動關起來,繼續做我認為對的事。

同時,在年輕的時候,父母時不時的也會對我的選擇給予意見,例如:職業的選擇、結婚對象的挑選、購屋地點的建議之類,印象最深的就是門禁,自從大學開始,每每規定晚間10時一定要進家門,差1分鐘都不行,只要人沒出現,B.B.Call立刻響起,直到出社會工作仍舊緊迫盯人,但通常我都很少準時到家。

那時的我超想逃家,大四時終於可以搬出去租房子,享受短暫的快樂時光,但一畢業又打道回府,後來就一直在找可以長期出國工作的機會,父母總是希望我考公務員或是教職,我根本充耳不聞。

記得大學畢業那一年,我最好的朋友不但考上公職,還覓得良緣,我人生第一次當伴娘就是獻給她,記得在她婚禮的第二天,我就出國去澳洲遊學半年了,母親在我離家前長嘆一口氣說,要是妳像這個某某某一樣就好了!我雖然沒有回應,但說真的,當時的場景對我而言依舊清晰,因為我人生的後來20年,無論工作、婚姻、甚至買房買車,還真的沒有一件事情符合父母的期望。

可是,我為什麼會覺得自已也屬於 ”失衡者”的失守關係呢?在一開始接手照顧父母的時候,我心中告訴自己,世界上只有他們才是我最在乎的人,只要他們好就好,當時除了對照顧、醫療的部份不瞭解,導致手忙腳亂之外,他們只要一開口要什麼,我就是放下所有,馬上處理,無論是工作、朋友,甚或是婚姻,連他們還沒開口的部份,我也一併先解決。

父母總會因為這樣的”驚喜安排”讚美我,同時不自覺會流露出對我的信任感,我發現自己開始”沈迷”這些,心想只要我盡心盡力滿足他們,我就可以從他們身上得到”肯定”,因為這些可能在我40歲以前都沒有得到的吧?至此之後,為了得到更多”肯定”,我把自己變成了八爪章魚,每件事都親力親為,即使有外勞或是看護在,我也是跟在邊上當台勞,不知不覺中父母對我的依賴增加外,對我的不滿意也隨之加重,某一部分我歸咎於他們可能對我有更高的期待,例如:父親前一陣子要求我,必需24小時在家裡等候他的使喚,當下沒答應之後得到父親的臭臉回應。

直到某一天摯友問我,妳為什麼要活成父母想要的樣子?妳還記得自己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嗎?如果有一天父母離世,妳覺得自己為誰而活?這一棒打醒了我,雖然我放棄了工作與自己的家庭,但我還有自己的人生,所以我決定實現一些曾經做過的夢想。

三年前在允許的情況下,我選擇重回學校唸書,實現了自己念研究所的願望,過程雖然艱辛,但成果甜美。實現自己與成就自己的過程雖然緩慢,但我還是跨出了這一步。

現在的我不會再向父親”討拍”,亦不會在意他對我的”指導”,照顧之路無法卸責,但必需從中找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是喝杯咖啡、閱讀、寫作,甚或是發呆這種小事,我認為都是為自己而活的開始,有了開始,也別忘了肯定自己,那麼我相信,幸福將在不遠處。(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