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如何避免筆記陷阱,真正提升研究生的學術思考力?】

在碩博士的學術旅程中,我們經常需要閱讀大量文獻、整理筆記,彷彿多做筆記就代表深入理解。但 Nick Milo 在他的工作坊 Linking Your Thinking 中提醒我們:

「收集新想法,並不等於理解它,也不代表能有效運用它。」

這句話切中了很多研究生常犯的錯誤:我們以為透過整理、劃重點和記錄別人的觀點,已經做好研究準備。然而,這樣的習慣可能反而成為我們思考進步的障礙。

這篇文章希望幫助碩博士學生檢視自己的研究習慣,找出可能的錯誤,並提供具體的解法來突破。



▋錯誤1. 大量做筆記,但少有消化吸收

許多研究生習慣在閱讀論文時劃重點或整理筆記,卻不再深入反思。筆記變成了收集資訊的檔案庫,但未能進一步發展出新的觀點。

後果:

你會發現自己好像讀了很多文獻,但卻無法把它們有效地轉換成自己的論述。寫論文時卡住,因為筆記裡充斥的是別人的想法,而非自己的思維。


▋錯誤2. 研究輸出依賴記錄而非思考

當你只重視筆記的編排和格式,而不是透過寫作進行深入探索時,你的研究進度就會陷入停滯。你的腦袋中裝的是零散的資訊,而非完整的研究邏輯。

後果:

這導致寫作拖延。每次打開筆記時,你會發現自己必須重新組合、整理這些資料,而非直接下筆創造新知。


▋錯誤3. 筆記的重點是記錄,而非連結與應用

「Note Taker」型的筆記往往是一條條無生命的記錄,而非在不同觀點之間建立起連結。這種筆記方式會讓你感覺資訊雖然很多,但無法形成新的洞見。

後果:

在討論或論文答辯中,你難以自信地解釋自己的研究脈絡,因為你的理解停留在片段資訊的表面。


3 步驟:如何讓筆記成為學術成長的助力?

若你發現自己不小心成了「Note Taker」,那麼你可以透過以下三個步驟,轉型成為更高效的「Note Maker」。


▋步驟 1. 從「收集」轉向「寫作」——以寫作促進思考

在研究過程中,不要等到資料完全收集完才開始寫。每讀完一篇文獻,就立即寫下自己的見解。

每日習慣:

  • 每天設定30分鐘時間,嘗試將閱讀的內容轉化為文字。
  • 不用寫得完美,先寫「草稿」——將你的思路記錄下來,而非只是重複文獻內容。

啟發:

寫作是發展思維的過程。每寫一次,就能讓你的想法更清晰。即便是凌亂的草稿,也比毫無輸出更有價值。


▋步驟 2. 建立筆記之間的連結,形成自己的研究系統

不要讓筆記成為一堆孤立的重點,而是主動將不同文獻間的觀點串聯起來。例如:

  • 將不同作者的理論進行比較。
  • 記錄哪些文獻的觀點能為你的研究假設提供支持。
  • 在筆記中標記反思:這篇論文啟發了你哪些新的問題?

每日習慣:

  • 使用軟體(如Obsidian或Notion),在筆記間建立連結。
  • 定期整理筆記,找出關鍵的交集與研究脈絡。

啟發:

筆記之間的連結,就像是研究脈絡的地圖。這能幫助你更快地找到寫作靈感,並讓你的研究更具結構。


▋步驟 3. 以討論與分享促進內化,打破思考盲點

將你的筆記變成討論的素材。每次與指導教授或同學討論時,不要只是重述筆記中的重點,而是提出你自己的觀點,並尋求他人的回饋。

每日習慣:

  • 每週至少找一次機會,將你最新的想法與同儕分享。
  • 將討論中的回饋記錄下來,反思自己的觀點是否需要調整。

啟發:

透過與他人交流,你能發現思維盲點,並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學術並非孤軍奮戰,而是透過互動與修正不斷進步。


結語:成為自己的知識創造者

Nick Milo 說:「你不需要更多知識,你需要更好地發展你已有的知識。

對於碩博士生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蒐集資訊,而是發展自己的觀點與洞見。當你從「Note Taker」的習慣轉向「Note Maker」的思維,你不僅會在寫作上更順暢,也能在研究中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學術貢獻。

現在就開始吧!嘗試每天寫一點,將筆記變成思考的工具,而非資訊的倉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