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職涯諮詢的期待,是希望諮詢師能像「世外高人」,以他們從未想過的角度,在有限或看似無路的選擇中,提供一個全新的建議。
過去的我也曾這樣認為,但經過幾次為他人進行職涯諮詢後,我逐漸明白,諮詢師也是人,認知也有其局限。
雖然諮詢師可以以客觀的第三者視角,幫助個案聚焦價值、統整能力、梳理步驟,但同時,諮詢師也能從與個案的互動中,獲得新的啟發。
就像最近在為朋友S和朋友P做職涯諮詢的過程中,讓我對「興趣」這個議題產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回顧自己的職涯歷程,我覺得自己無疑是很幸運的。
從小我喜歡表達與寫作,也恰好對籃球充滿熱愛。有一次朋友問我,為什麼不把看球時的體悟分享出來?這便開啟了我10年的籃球寫手之路。
這10年並非一帆風順,中途多次萌生放棄的念頭,但因為對籃球和寫作的熱情,我堅持了下來,最終成為有稿費的專欄寫手。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歷程,所以我深信只要對你的興趣抱持熱情,那終究有機會換來商業報酬。
然而,最近在進行職涯諮詢時,我問朋友S是否有興趣能作為轉職選擇,她的回答令我深思:「我從未想過將熱情當作工作的基礎,因為我認為並非所有的興趣都能帶來商業回報。」
接著在朋友P的諮詢中,他也印證了這一點。他說他的興趣是看小說,但從沒想過如何將這興趣商業化,當我問他是否考慮過創作或評價時,他坦言這並非他想嘗試的方向。
這事給了我新的想法:興趣並不等同於熱情,也不是所有興趣都能獲得商業回饋。
過去我總認為,把興趣變成工作應該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方法似乎也很簡單,只要讓興趣產生價值,分享給市場,就能獲得商業回報。
然而,後來我發現,對許多人而言,興趣更多的是在閒暇時用來調劑身心的活動,而不一定具備商業化的價值或目的。
舉例來說,有人熱愛做甜點,但他可能只是享受「做甜點」這個過程,從中獲得快樂,並願意與親朋好友分享成品,而並非對「拍影片教人做甜點」或「經營自媒體分享甜點照片」感到興趣。
大文豪馬克·吐溫在《湯姆歷險記》中,借湯姆之口說道:「當興趣變成工作,它將不再有趣。」當我們把原本為自己而做的事情變成配合他人需求的任務,便可能失去放鬆的感覺,無法再進入那種忘卻時間的心流狀態。
就像我的朋友P,他在閱讀小說時能夠進入心流,完全沉浸在小說的世界裡。但如果要他評價或創作小說,他未必能保持這種狀態,甚至可能使他原本對閱讀的熱情轉變為壓力的來源。
「我這樣會不會很可悲?」 這是我在諮詢朋友P時,他發現自己的興趣無法成為工作後,沮喪地問我的話。
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
將興趣當作工作,只是眾多職涯選擇之一。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選擇這條路意味著要將自己的興趣暴露在市場上,接受他人的檢視與批評,甚至可能需要將熱愛的事物作為利益交換的籌碼,這反而有可能加速對興趣的消磨。
因此,我告訴朋友P,即使興趣無法成為工作也沒有關係,還有幾個思考方向或許能對他有所幫助:
既然興趣無法成為工作,那不妨將工作與興趣分開,將興趣純粹當作休閒,而工作則是用來支援興趣的金錢來源。
例如,我有一位朋友熱愛吃美食,但他並不想成為部落客,也不願分享他喜愛的餐廳,因為害怕分享後會導致人潮擁擠、增加排隊時間。對他來說,探店吃美食本身已足夠讓他感到愉悅。而他的工作目標很簡單,就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不被開除,每個月領穩定的薪水,這樣就能支持他到處品嘗美食。
這概念有點像前陣子流行的「安靜離職」,強調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千萬不要低估設定目標的力量,這位朋友說,當他清楚知道自己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支持興趣,工作上的挫折也就變得容易忍受了。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第一個做法過於消極,那麼不妨嘗試找出興趣中讓自己充滿熱情的元素,並將這些元素融入工作當中。
我跟朋友P說,如果他喜歡看小說,不妨試著想想看是否有機會在工作中運用自己對故事結構、敘事手法的理解來幫助解決問題、溝通或創造性思考。這不一定要直接與看小說有關,但可以用閱讀小說培養出的視角來提升工作中的某些方面。
這樣一來,即使興趣無法成為工作,也能讓工作更具吸引力。
最後,我認為有些興趣無法成為工作,可能僅僅是「目前」的狀態。
有時我們其實有心想嘗試將興趣商業化,或探索其他興趣的可能性,但因為資源不足,例如缺乏時間或金錢,所以遲遲無法行動。
這時,你可以參照前面提到的方法,設立一個具體目標,無論是儲蓄、技能或人脈,並在不影響正職工作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逐步體驗和探索興趣商業化的潛力。
以朋友P的例子來說,他曾提到一直想嘗試學習調酒。我鼓勵他在工作之餘,先看看相關書籍、報名課程,甚至在酒吧與調酒師交流。
他不必馬上放棄現有的工作,甚至可能在試驗後發現調酒僅僅是一個興趣,而無須進一步發展。
反之,如果他確定想往這條路發展,那麼目前的工作可以幫助他累積存款、學習技能、購買器材,甚至在轉職初期薪資不高時,成為他的經濟後盾。
這就像「集點卡」的概念,透過現有的工作累積必要資源,為未來的職涯轉換提供更多彈性與準備。
我認為自己很幸運,能找到一份將興趣與熱情結合的工作,這也讓我有勇氣跳脫出原本的安逸,選擇追隨這條路。
然而,這僅僅是眾多職涯選擇中的一條路而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也不一定每個人都希望將興趣變成賺錢的工具。
但我堅信,無論最終是否將興趣商業化,這些經驗都會逐漸累積,成為我們在職場上最珍貴的資產,為未來的職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