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讀書筆記#1:我希望你能超越我—《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大概是兩年前買的,現在書上充滿了各種顏色的劃記和註記,邊角也不知道被我折了幾次。它是出門時最常攜帶的一本書,每次看都會有新的體會。在遇到各樣難題的時候,翻開它,就像與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促膝長談、聆聽他的建言,能重新找回面對困難的力量。


這本書是由哲學家岸見一郎,以及撰稿家古賀史健合力完成的一本書,內容精髓來自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其實,比起心理學,這本書更接近哲學領域的思辨,藉由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談,帶出一種看待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全新思維


裡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提到「行為的目的論」這個說法─也就是一個人的行為,其實都是他思維的展現,並不必然跟過去發生的事情有直接關聯,卻和他當下的目的有直接相關。書中提到一位自我否定而足不出戶的友人,或許該名友人的行為和兒時被不當對待的經驗有關,但真正導致他不願意出門的,其實是他當下不願再次經歷被人所否定的可能性,而選擇不與任何人互動。因為在阿德勒心中,人類不是如此脆弱,受外界環境擺布的生物,也就是阿德勒其實相信人類的心理韌性,即使受過創傷也有人能從困境中走出來,不再害怕,所以一切並非取決於過去,而是由現在所決定的


當我聽到這樣的觀點時,真的非常驚訝,或許那些我曾經以為不可能的事情,都有機會可以被改變,就如同心理諮商對於個案的賦能,這本書也給予他的讀者們新的力量。


阿德勒因著對人內心力量的信任,並認為每個人作為獨立的人格,彼此之間當以「橫向關係」來相待。

大部分人成長過程中,都是先經歷到縱向關係─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等腳色,而當我們進入社會,也容易將縱向關係套用在與旁人的互動當中,因而產生互相比較和彼此糾纏的關係。書中提到,即使是老師與學生,也不該以縱向關係對待,比方說,當我們稱讚學生的時候,其實背後隱含的意義是:我比你優越,因而可以給予你評價,並且我希望你按照我鼓勵的方向去努力 (帶著一些操縱的意味)。這樣的做法或許可以帶來短期效果,讓孩子的成績提升,卻無法增加他對於自己的信任和肯定感,漸漸的,孩子長大後,便會習慣於尋求旁人的稱讚,被「別人是否給予認同」所束縛。

這樣的人生,真的可以稱作是自由的嗎?


我非常喜歡裡面提到的「橫向關係」,彼此平等,便不須尋求他人認同,只為了兩個目的而行動:自立,以及貢獻他人。

以前,我是一個非常需要被肯定和稱讚的孩子,直到某一次,我發現有人以此來操縱人,並且直接跟別人說:「你只要稱讚他,他就會去做」,那句話深深的刺進我的心中,讓我發現,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帶著惡意在利用人。感謝當時的自己,在知道自己有這個弱點以後,能夠去面對它,不再介意他人的評價。有時候,直接面對自己的弱點,反而能帶來前所未有的力量。

如果是為了自立和貢獻他人的目的,或許真的能夠解開人際關係的結,當我知道了阿德勒的人生哲學以後,不在意別人評價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一種可能性。書中的年輕人問哲學家,為什麼要坐在這間小房間,告訴不同人阿德勒的思想呢?哲學家回答說,在知道了阿德勒的思想後,大概需要歲數的一半時間,方能夠真正過上自由的人生,所以他希望年輕的人們提早知道,然後去告訴更年輕的人們。

哲學家說,我希望你能超越我。

看到這裡,真的非常感動,我希望能早一點遇見這本書,也希望有一天,能告訴比我更年輕的人們,讓他們知道人生是自由的,我們永遠有選擇的權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