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終於可以開始讀今年的暢銷書《一如既往》,幾個月前就想讀了,但是全市圖書館的書每一本都排了十幾個人預約。上禮拜意外發現有一間圖書館新買了一本,趕快借來看,但才沒幾天,又有人在我後面排隊了。如果沒有在一個月裡面看完,下次不知道何時才能看。
但換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個滿好的督促,本來一本書的厚度就該是幾天內可以看得完的,只是我們經常沒有為自己空出時間。所以,我也打算趁這個機會邊讀邊做一些筆記,幫自己整理重點也分享給大家。
*
從書的最前面開始聊。書名《一如既往》(Same as Ever)想要談的東西是: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存在有某些貫穿人類社會不曾改變、且(作者認為)以後也不會改變的事情。那可能是一些世界運行的基本道理,又或者--是當人面對無法預測且具衝擊性的事件時,始終不變的人性。
但有趣的是,在最前面的兩個章節,作者首先聊的,反而是那些看起來最變動的、因為還沒發生,所以我們沒有料想到的事情。那些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整個人類歷史的「千鈞一髮」。作為整本書的正式開頭,作者從他年輕時發生的一個故事開始說起。
當時,他和兩名摯友都是滑雪隊的成員,也喜歡在沒有比賽的時候,一起享受自由滑雪的樂趣。2001年的晚冬,強烈暴風雪襲擊了他們的所在地,正規的練習被迫取消。但三人對滑雪的熱情不減,幾天之後,一個他們認為適合滑雪的早晨,他們前往滑雪場規定的警戒線外,體驗在大自然裡徜徉的樂趣。
然而,他們一踏出警戒線,馬上就遭遇了一個規模不大的雪崩。他們輕輕地浮在雪上,任滑動的雪帶著他們前進。所幸雪崩很快就結束了,三人搭著便車,回到了更衣室。作者的兩個朋友興致勃勃地說想要再去滑一次,但作者並不想去,他也說不上來為什麼,於是提議自己可以負責開車接他們,這樣他們就不必再搭路人的便車了。
但這一次,不再是「小小的雪崩」,從那之後首次得到這兩個朋友的消息時,已經是搜救人員透過探測設備在六英尺深的雪下終於找到他們的時候。而這時的他們,已變得和雪一樣冰冷。
在見到自己泛著淚的家人之後,作者才意識到自己距離死亡有多麼近。但他一點也想不起來自己那時候到底為什麼不想和他們一起去。他沒有仔細評估、沒有諮詢專家,甚至他沒有對另外兩人說「算了,太危險了」,他和另外兩人一樣「草率」,只是他僥倖地做了有好結果的那個選擇。
「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完全出於僥倖」作者說。就像喬治.華盛頓與英軍大戰的那一天,如果風向與歷史上的情況不同,英軍很可能會沿著東河而上,將華盛頓的殘軍完全剿滅,「如果是那樣,就不會有美國」。美國的存在也是僥倖,這是作者對歷史與人生的理解,也點出他接下來想要談的:「你永遠無法料想到真正的風險」。
*
作者所舉的例子是《經濟學人》每年一月都會推出的特刊,那裡面會談論對新的一年而言重要的經濟事件與趨勢。但在2020年的特刊中沒有新冠疫情、2022年的特刊中也沒有烏俄戰爭。
這顯然不是《經濟學人》的問題,因為《經濟學人》的編輯者們不可能在特刊籌備的期間就提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的重大災難與事件。但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那些真正對經濟造成決定性影響的,恰恰是這些無法被預知的突發大事件。
也就是說,在所有我們「鑑往知來」可以認識到並提前做好應對措施的風險之外的,我們根本想都沒想到的那些,才是「真正的風險」。
年輕時的作者以及他的兩位摯友肯定是知道「在警戒線外滑雪」是危險的,但他們評估了自身的滑雪技術與經驗後,認為自己有辦法應付。否則他們也不會踏出警戒線外。
經濟大蕭條之前的市場參與者也都認為自己做好的足夠的功課和抗風險的工作,但卻沒有人有辦法提前知道,接下來的十年美國都得在慘澹的經濟環境中度過。顯然,作者的好友和當時的經濟學家都失算了,因為真正要發生的事情總是超出了我們的認知之外。
從後見之明來看,經濟過熱之後崩盤是市場的定理,經濟大蕭條前的瘋狂經濟泡沫,顯然會在不久之後破裂、造成惡果。但活在當時的人不會知道,就像今天的我們不可能看得見AI泡沫破裂的那天,甚至說服自己「這次或許不一樣,也許它永遠不會破」。
對於如何應對那些--我們不可能真正提前做好準備的『認知外風險』,作者給出的建議意外地簡單(或者說單純)。就像提前設立緊急應變小組一樣,你必須「超額準備」。
你備而不用的儲蓄應該要讓你在做財務規劃時感覺「有一點太多」,而你實際要擔負的債務應該要比你自認可以承擔的來得更少。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些在你認知之外的風險何時會向你襲來。你勢必會措手不及,但因為你提前做了過多的準備,所以在真正的意外來臨之後,你比誰都能更快站穩腳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