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何面對孩子「歡必霸」:讓情緒冷靜,智慧應對

歡必霸」是一種常見的育兒挑戰,當孩子因為沒有達成願望而哭鬧不止,家長或老師可能會感到壓力倍增,甚至情緒失控。但孩子的「歡必霸」其實反映了他們在情緒管理和需求表達上的不成熟。那麼,如何才能在面對這種情況時不生氣,並用智慧幫助孩子呢?本文將結合實例,提供一些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家長和教師平穩處理這類情況。

raw-image

什麼是「歡必霸」?

孩子的「歡必霸」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當需求未被滿足時,透過哭鬧、撒潑甚至尖叫來表達不滿。這種行為通常在2到6歲的孩子中最為常見,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還在學習如何調節情緒並合理表達需求。

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兒童發展階段理論」,這時期的孩子正處於「自主性與羞愧懷疑」的發展階段。他們渴望探索世界、控制環境,但往往受到能力和規範的限制,導致挫折感從而引發「歡必霸」。


一場超市裡的「歡必霸」風波

小安是一名4歲的孩子。一天,他和媽媽一起逛超市,看到玩具區的一套積木,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帶回家。然而媽媽解釋:「今天我們只買食材,不買玩具。」小安立刻坐在地上,開始哭喊:「我就是要!你不買,我不走!」聲音越來越大,路人頻頻側目,媽媽的臉也漲得通紅,心裡又氣又急。

這是典型的「歡必霸」情境,媽媽應該怎麼做,才能既平息孩子情緒又不讓自己被情緒牽著走呢?


如何不生氣?三個關鍵策略

1. 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是最好的示範

當孩子哭鬧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煩躁或憤怒。這種情緒其實很正常,因為「歡必霸」會讓家長感到無助和尷尬。然而,如果家長的情緒失控,情況只會惡化。因此,先深呼吸幾次,提醒自己:「孩子的行為不是針對我的,而是他還不會用更好的方式表達。」

可以試著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句鼓勵的話,例如:「這是個教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機會。」

2. 用同理心看待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歡必霸」背後,常常有未被滿足的需求或強烈的挫折感。與其馬上制止他們的行為,不如先蹲下來,給予眼神接觸,用簡單的語言表達理解。例如:

• 「我知道你真的很想要這套積木。」

• 「你現在覺得很生氣,因為你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對嗎?」

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進而減少他們的抗拒情緒。

3. 設立清楚的界限並堅持執行

同理心並不等於妥協。當孩子要求不合理時,家長應該明確地告訴他規則,例如:「今天我們不買玩具,但如果你能平靜下來,下次我們可以討論買玩具的條件。」

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要堅定且一致,避免孩子認為只要繼續哭鬧就能達成目的。


情境演練:給父母的思考問題

1. 設身處地思考:

想像你剛下班回家,非常疲累,卻發現晚餐沒有準備好,這時你想點外賣,但伴侶告訴你:「不行,今天一定要自己煮!」你可能會覺得很委屈甚至生氣。這種挫折感與孩子的「歡必霸」其實相似——他們無法接受自己需求未被滿足的狀態。

• 如果你是孩子,什麼樣的語言或行為會讓你覺得舒服一點?

2. 檢視自己的情緒反應:

• 回想孩子「歡必霸」時,你曾有哪些情緒反應?

• 你生氣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孩子不聽話,還是因為外界的壓力讓你更難應對?

3. 模擬場景,練習回應:

面對以下場景,你會如何冷靜處理?試著想出你的回應語:

• 孩子在公園裡想玩溜滑梯,但時間已到,你告訴他要回家,結果他賴在地上大哭。

• 孩子要吃糖果,但你認為吃太多對健康不好,他卻不斷用哭鬧逼迫你妥協。

4. 討論規則的預設與執行:

• 想一想,孩子常在什麼情境下「歡必霸」?有沒有可以提前設定的規則來降低這種行為發生?

• 如何與伴侶或其他照顧者保持一致的教養態度,避免讓孩子產生混淆?


善後工作:教孩子學會表達需求

在孩子平靜下來後,我們可以幫助他回顧剛剛的情境,並教導他更好的表達方式。例如:

• 「如果你真的想要什麼,可以先告訴我你的想法,而不是直接哭。」

• 「下次我們可以一起看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像是存錢來買玩具。」

同時,家長也可以透過遊戲或故事來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和溝通技巧,例如讓孩子扮演「想要東西的小狐狸」,練習用語言表達願望,而不是用哭鬧來達成目的。


把「歡必霸」當成教養的契機

孩子的「歡必霸」雖然令人頭痛,但它也是一個理解孩子情緒與需求的契機。當我們以冷靜和同理心面對這些情境,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能提升親子之間的信任感與連結。

下次再面對孩子的「歡必霸」,不妨試著提醒自己:「這是幫助孩子成長的一步,而不是我失控的一刻。」當家長心態平穩了,處理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