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過這種人嗎?
某年,公司入職一位看似能力強資深業務,大家都期待他帶飛團隊。試用期一過訂新目標時,他第一句話是,目標也太高了?
主管說明,這是資深業務的標準。他先是皺眉,接著抱怨。某天,他當著幾個年輕業務的面說,這業績目標根本亂來,大家根本達不到,還會影響客戶服務!
聽起來像在替團隊發聲?大錯特錯!
他不是單純抱怨,而是開始煽動,把 「我不行」包裝成「大家都不行」,試圖集體施壓。這種人,比能力差更可怕。
如果你是管理者,該怎麼辦?
1️⃣ 讓步,安撫他,避免團隊動盪?
2️⃣ 強硬處理,讓問題人物離開?
我選了讓步,因為選第二步,也不代表他會馬上離開。
結果呢?
惡夢的開始。
主管耐心溝通、調整策略,不斷給他機會,最後才發現,
他根本沒想適應團隊。
最終,公司只能開除他,連帶著開了被他洗腦的年輕業務。
但這場鬧劇,讓當季業績直接掉了 30%。
這時候你才明白,最傷的,不是業績做不到,而是不行,還想帶頭鬧!
這種人,什麼時候會出現在你的團隊裡,你無法預測。
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不早點處理,爛掉的會是整個團隊。
事過境遷,做個自我檢視,
自己歸納出幾個原因及解決方案,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同事不服你呢?通常可能有三個原因
1.不信任你:覺得你外行、能力普通,怕改變
2.不認同規則:獎勵不明確,甚至覺得不公平
3.不怕違規:規則形同虛設,有靠山更不當一回事
權威不是靠職位,而是靠成績。
當團隊卡關時,你是等著他們自己解決,還是親自示範?
做出成績給他們看,比講一百句都有用。
挑戰者不是敵人,讓他們提案,如果方案更好,就執行。
如果有漏洞,就當場點破。
他們會開始認可你的判斷,而不是挑戰你的權威
很多管理者的規則,團隊聽起來就像「應該這樣做」,但具體怎麼執行沒人知道。規則不清、不落地,等於沒有規則。
✖ 錯誤示範:請提高工作效率
✔ 正確示範:回應客戶郵件,1小時內必須完成
人不喜歡被「管」,但接受「有道理的改變」。
訂新規則時,不要只說「這是規定」,而是這樣做的原因是,
這樣會帶來什麼好處,利益為先。
若沒人執行,那就先抓一次「違規示範」,讓大家知道後果。
第一個違規者或奬勵的執行方式,會改變大家對規則的態度。
沒有後果的規則,等於開玩笑。
管理者最常犯的錯就是,規則訂了,但沒人執行,
你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第一次違規時,你的處理方式,決定了規則的存亡。
「這次算了」等於告訴大家規則沒差。
團隊裡總有人影響力大,你要讓這些人先遵守規則。
如果這些人違規,你不處理,整個團隊就會失控。
團隊成員挑戰你的決策時,避免用「我是主管」來壓,而是
拿數據來證明你的決策合理。
例如:你要求提高業務績效,就拿過去與現在的數據來對比,不要只用個人感覺說「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有時候,單獨對抗不服管的員工,效果有限。
更好的方式是創造一個「順服規則」的團隊文化,讓不服管的人自然感受到壓力。具體做法如下;
這個人可以是績效最好的、資歷最深的,或是最受同事信任的。
當這些人願意服從新規則,其他人就不敢輕易挑戰。
例如:提拔遵守制度的人當組長,讓團隊看到遵守規則的好處。
公開表揚遵守規則帶來的成果,例如;過去三個月,按照新流程的團隊,業績平均提升 15%。
當「服從管理」變成團隊文化的一部分,不服管的人自然會產生壓力,甚至開始改變態度。
如果這個人長期影響團隊,幾次調整後,他也不想改變,又還沒到開除的地步
最好的方式是讓他自己覺得這裡不適合他。
例如,讓他負責一些「獨立作業」的項目,減少他影響其他人的機會。
他會覺得「這個環境好像對我越來越不友善」,最終可能會自己選擇離開。
另一假設是他有靠山,而且挺強勢,讓他走可能會引發反彈,
那就讓他「主動換部門」或「換崗位」,就能避免直接衝突。
例如:「XX 你有沒有想過,這邊的發展可能不太適合你的長期規劃?」(引導他自己去找更適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