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信課不如別上課|用批判性思考4面向遠離劣質身心靈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近期常聽到有的人被劣質的身心靈課程影響,甚至加深了心理疾病或造成輕生的狀況,而在你的文章中提到,要避免劣質課程需要持續思考,是否就是大家常說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呢?」一位朋友在閱讀我的文章後問道。

 

我回答:「批判性思維其實就是一種有條理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問題,它強調在接受到資訊時要深入分析、質疑資料的來源,並理解各種情況背後的假設和風險

批判性思維除了用來判斷在身心靈課程中獲得的訊息,在各種工作與人生面向上也很關鍵,讓我們可以做出更合邏輯、更有效的決策。」

 

朋友接著說:「原來是這樣,那批判性思維具體有哪些面向呢?」

 

「批判性思維包含了4個核心的面向,首先是『分析』此資訊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查找背後的根本原因;接著要『評估』這個資訊對於我們的決策會有什麼影響;從現有資料中『推理』出結論與決策,並預測後果;最後要『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幫助我們避免偏見和錯誤的決策。」

--------------------

在生涯與職涯中,保持「持續思考更多可能性的習慣」至關重要,而在思考時使用批判性思維,更是許多成功的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基石,幫助我們減少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機會。

無論是在專案管理還是商業分析中,批判性思維都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本文將探討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它包含哪些面向,以及如何實踐批判性思維。

 

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指的是一種能夠有條理、邏輯清晰且深入分析的思考方式。

並非指對一個問題做出直覺反應,而是涉及到對問題的全面檢視,對資訊來源的質疑,以及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能幫助我們超越表面,發現隱藏在其中的假設、偏見和潛在的風險,並且基於事實來做出更合乎邏輯的決策。

 

批判性思維的面向與實踐

批判性思維並不是單一的能力,其中包含了以下4個面向:

‧分析

在取得資料後,首先我們要能夠分析資訊本身的真實性、有效性及其背後的假設。這需要透過邏輯和證據來評估各種觀點與假設,並從中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在判斷身心靈課程時,除了取得講師、辦課單位、課程資料的詳細資訊,還要去了解曾經參與過的學員評價,盡可能從不同管道取得資訊來進行比對,才能讓分析盡可能客觀;反之,對於那些資訊不公開,甚至刻意隱瞞的課程,我們應該優先避開

‧評估

在分析完多面向的資料之後,我們不僅要理解資料,還要評估其與自身需求的相關性,讓我們能夠在眾多選擇中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例如蒐集並分析完好幾家身心靈課程後,有幾家可信度跟評價不錯的,我們就要去評估這樣的課程是否對我們的需求、現況有幫助,挑出最適合的課程。

‧推理

推理則是批判性思維的工具之一,幫助我們從已有的事實和假設中推導出結論,這不只是邏輯推理,還包括了對潛在後果的預測和分析

在報名評估完成的身心靈課程前,我們還要向前推理上課可能有的成果與風險,有好的成果是要對外分享心得?亦或是有助於人生下一步的規劃?

若不符預期,我們是否能順利退課並退款?以及是否有備用課程計畫?

‧反思

在決策的進行過程中,我們也要時時反思自己的觀點和思考過程,不僅是對外界問題的反應,更是對自己思維過程的審視,從而避免偏見和錯誤的決策

如果在身心靈課程的上課途中,我們有感受到任何不適,一定要思考是否繼續下去能達到參加的目的,切勿對課程照單全收,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綜上所述,批判性思維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能幫助我們在面對複雜資訊轟炸時作出更精確、有效的決策。

在身心靈課程越來越蓬勃發展的當下,我們也要將批判性思維實踐在挑選課程的過程中,用分析、評估、推理、反思4個面向支持自己做出決策,才能避免參加劣質或不適合自己的課程;不讓自己被有毒的資訊侵害,才能讓學習更有效率,達成預期的目標

 

#CarryKuoOnBoard

 

延伸閱讀

如何避開劣質身心靈課程? — 3個關鍵指標與目標設定,掌握成長核心

再上層樓,回望過去的每個階梯—談職涯回顧與目標設定的藝術

在成長與成功之中迷路了嗎?|商業分析5步驟幫你邁向成功

 

讓我們有更多連結👇😊

Medium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 Threads | Linkedin

avatar-img
319會員
180內容數
使用專案管理與商業分析的角度,分析並分享在職場與商場的所見所聞, 來與CK一起討論職場管理心法 & 人際關係心得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K On Board 的其他內容
能力強不一定等於好主管,選人用人要考量領導風格,避免管理失衡、團隊流失。 透過本文分享的3個關鍵,幫你正確挑選與培養領導者,讓團隊更穩定、更高效。
在職場中常見員工與公司之間的矛盾,如何理解雙方的關係,並找到自己的定位? 透過本文一起打破2大關鍵思維,重新定位員工與公司的關係,找到雙贏平衡點。
成長與成功並非等號,成功或許會遲到,但成長從不缺席。 運用商業分析五大步驟,系統性找出適合自己的成功方向。
社群軟體常營造成功假象,讓人產生自卑和焦慮;透過理解本質,設定個人指標調整心態。 別再與他人盲目比較!學會活在當下、照顧自己,認清不足並積極成長,走出自己的人生。
失敗是成功的基石,還是倖存者偏差?本文分享累積成功的3個關鍵思維。 了解失敗多樣性、專案切割累積小目標、勇於結束無效專案來防止資源浪費。
CK 船長回顧 2024 年的各個重要里程碑,聚焦數據分析、成長紀錄與未來展望。 感謝各位水手及格友們一直以來的持續支持,展望未來一年繼續成長與分享新知。
能力強不一定等於好主管,選人用人要考量領導風格,避免管理失衡、團隊流失。 透過本文分享的3個關鍵,幫你正確挑選與培養領導者,讓團隊更穩定、更高效。
在職場中常見員工與公司之間的矛盾,如何理解雙方的關係,並找到自己的定位? 透過本文一起打破2大關鍵思維,重新定位員工與公司的關係,找到雙贏平衡點。
成長與成功並非等號,成功或許會遲到,但成長從不缺席。 運用商業分析五大步驟,系統性找出適合自己的成功方向。
社群軟體常營造成功假象,讓人產生自卑和焦慮;透過理解本質,設定個人指標調整心態。 別再與他人盲目比較!學會活在當下、照顧自己,認清不足並積極成長,走出自己的人生。
失敗是成功的基石,還是倖存者偏差?本文分享累積成功的3個關鍵思維。 了解失敗多樣性、專案切割累積小目標、勇於結束無效專案來防止資源浪費。
CK 船長回顧 2024 年的各個重要里程碑,聚焦數據分析、成長紀錄與未來展望。 感謝各位水手及格友們一直以來的持續支持,展望未來一年繼續成長與分享新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是什麼?怎麼做?一文帶你掌握提高工作學習必備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你學會8 種關鍵的批判性思考技能,學會用專業工具輔助進行批判性思考,強化個人思維能力,全面看待各類事情!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可能與我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你我在不同環境成長,接受不同知識文化滋養,對於同樣事物的詮釋可能會截然不同。因此,外物一切,包含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人,可能都是中性,只是我們透過自己的觀點,給他們貼上了標籤……
Thumbnail
情緒的展現不論好壞,都有其用意,你認清自己、他人的情緒嗎?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不懂情緒,請站起來離開吧!」 賞識、親和感、自主、地位、角色是人類的五大狀態維度,而這些狀態特別容易引發情緒的產生。 過往,身邊人總會教我們: 「不要生氣」....怎麼可能!! 「直接面對憤怒,直球對決」....談何容易!! 「忽略你的脾氣吧」....屁話!!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考是什麼?怎麼做?一文帶你掌握提高工作學習必備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你學會8 種關鍵的批判性思考技能,學會用專業工具輔助進行批判性思考,強化個人思維能力,全面看待各類事情!